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体系的合理性研究

2014-08-30 21:55苏连青姚卫周长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9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学生评价高等学校

苏连青+姚卫+周长杰

摘要: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体系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各高校“学生评教”体系是否合理和如何完善,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学生评教的历史和现状、评教体系和网络评教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作一探讨,为合理构建评教体系和完善评教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评价;网络评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62-03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1,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简称教学评价)具有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诊断、激励和调节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要遵循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等原则,好的教学评价,将具有导向、鉴别和选择、反馈、咨询决策、强化和竞争等功能,并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可以有很多,如专家、同行、学生、家长甚至是教师本人等。不同的主体在实施评价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的要求与期望也不同,因而在评价时就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思维,从而也就有不同的评价结论[3]。其中,“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简称为“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在被更多的学校采纳,但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也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以使其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本文将针对学生评教的历史和现状、评教体系和网络评教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作一探讨,为合理构建评教体系和完善评教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一、学生评教的历史和现状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一般都是将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这些因素和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密切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单纯根据一种评价途径评价教师存在的弊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校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其中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部分,对于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

学生评教源于美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之后,90年代初才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可与重视,并逐渐成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此后我国高校对学生评教的理论研究愈来愈成熟,注重学生评教也成为我国高校的广泛共识。特别是2001年,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师本人、同行、领导和学生这些评价主体中,学生无疑具有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后,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师的教学评价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在一些学校中学生的评价结果被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用基于网络运行的学生评教方式,评教手段实现了网络化与现代化,我们称之为网上评教。网上评教是网络时代高校全面、准确、快捷、便利获取课堂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改进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5]。但是,由于网上评教的匿名性、参与的开放性等,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异常现象和问题需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有效推进大学生评教工作机制,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部门及相关人员亟需深入研讨的新课题。

二、当前学生评教体系和网络评教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被评教的对象,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教的认可度不高,持有一些疑问和保留意见[6-8],主要表现在:(1)大部分教师认为相对于学生,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学生受自身知识、认知水平的局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难免肤浅片面,因此学生是否有资格、有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评头论足”?学生的评价是否可信?(2)大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在逐步形成过程中,易受情绪和主观感受制约,是非判断标准难以统一,随意性大,评教结果是否公正、公平?(3)不同课程的评价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来看看当前学生评教体系和网络评教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教中学生打分随意性较大,导致评教结果失真[9,10]。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1)学生对网上评教重视不够,态度比较随意,不参与评教、找人代其评教或敷衍评教的情况较为普遍;(2)学生网上评教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多数院校都将学生网上评教的时间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而此时学生往往认为课程马上结束,对评教易产生应付的思想;(3)学生网上评教时往往加入很多个人的情感因素,不能公正、公平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导致学生评教结果失真。如有些教师教学水平很高,但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致使一些学生有抵触情绪,对教师评价比较低,以此报复教师。相反,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管不问,甚至包庇纵容,或注重与学生处好关系,获得的评价却比较高。

2.在评教活动中,学生作为评教主体,其对评教的认识决定了评教态度、评教参与程度以及评教活动的有效性[11]。就目前情况看,学生对评教活动的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1)敬畏心理,片面地理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认为自身没能力,也没资格对教师的教学“评头论足”。(2)讨好心理,一部分学生认为,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好,会遭到教师的报复,现实当中,也的确有类似事故发生,导致学生为讨好教师,充当“好好先生”,不敢表露真实态度。(3)报复心理,部分学生借对教师评议之机,对曾经批评过自己的教师进行报复。endprint

3.对学生评教目的认识不正确,教师也易走进思想上的误区[12]。学生评教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而不是终结性的评价。而在大多数院校里,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往往与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年终考核和岗位津贴等挂钩。有些领导还片面地认为学生网上评教分数的高低说明了教师的优秀与否,分数高的就是好教师,分数低的就是差教师。

4.学生管理部门和老师对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就河北科技大学而言,学生评教一般会放在学期末之前的一个月进行,通常为期一周时间,由于学生主动性差,评教通常由辅导员组织安排在某一个固定地点(机房)、在一个固定时间内进行。试想每个辅导员按10个班计算,每个班级每学期平均7~8门课程,这样每一个辅导员在一周的时间内需要统一组织70~80门课程的评价,这对于辅导员来说也是很重的任务。据调查,在统一评教时,每个学生通常会被要求在一小段时间内(比如10分钟)完成该学期所有课程任课教师的评价。在这样的模式下的评教也许根本来不及通过大脑的思考就完成了,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5.学生评教指标、内容不完善[13]。受我国高等教育的集中式管理和统一性要求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体系基本上为各课程共用的统一模式,大部分学校对参与评教的所有课程在内容上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比较粗化,不能体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的区别。比如,对于河北科技大学来说,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将采取以学生对被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为主,以学校教授督导委员会及教学管理人员抽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按得分多少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聘、评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特别对职称评聘至关重要。

三、合理建立学生评教体系和评教系统的优化

1.提高评教主体认识[10]。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是有效开展评教活动的关键性环节。既要让学生明确他们是教学主体,是教学的消费者,教师是教学的服务者,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评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开展评教活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信息,全面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2.严格评教标准制定[10,14]。学生评教是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什么标准做判断、采取什么方式制定标准是学生评教工作的核心。就目前学生评教标准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全校统一的评教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以及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就评教标准内容来看,大体局限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这四个方面,甚至有些指标不具操作性。就目前评教标准的制定来看,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教学管理部门自行设计制定,基本排除了评价主体与客体参与对评教标准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评价标准内容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这一点。从横向看,各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难以照顾周全,当然不可否认,教学存有共性的因素,科学的标准应是统一性与差异性的集中设计。从纵向看,评价主体处在不同的层次,其认知水平会有所差异,如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认识会更深,其评价的可信度与效度较低年级学生要更高。评价标准最终要依靠评价主体进行评判,必须要考虑评价主体的自身的差异性。评价指标的设计上要力求合理、科学,应当选取学生在教师教学中能够观察和掌握的教师行为特征作为评教指标,尽量避免选择学生难以实际感受、观察和直接测量的指标项目。

3.学生评教和学生得分相互促进。将学生评价和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我们有理由认为,只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才能给老师作出公正的、正确的评价。相反有些学生经常逃课,或者来上课了但是不好好听讲,交作业也不积极,这一类的学生的评价可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失公允。将学生评价和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的方法可以是:给每一个学生的评价赋予一个权重,这个权重可以是他的平时成绩在所在班的所有学生的平时成绩中占的比重。然后对评价求加权平均,从而得到老师的评价。这样一来,一方面督促老师注意平时成绩的登记,避免结课后登成绩时凭印象随意打分,这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负责;另外一方面,如果有学生因为平时表现不好而平时成绩不高,那么他对老师的评价所起的作用就会很小,从而这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责任。上面的方法需要我们对评价系统的内置程序和公式进行修改。挂钩的另外一种,平时成绩在某一成绩(比如60分)以下的,其评价成绩不参加最后的汇总,即他可以参与评价,但是评价不起作用。

4.完善网络评教系统[15,16]。目前大部分院校所采用的评教系统中只需学生对固定的、制式的问题进行勾选答案就可以。对于学生随意评价的问题,也要对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评价时间很短(比如2分钟以内的),不能提交评价,需要重新评价。因为如果有些学生随意评价的话,其操作时间必然很短;相反,认真的学生针对不用评价内容许有一个思考回忆的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上面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出现:学生匆匆评价后,将网页挂在那里,等到够最短时间后再提交。解决的方法是借鉴中国期刊网的做法,如果用户在多少时间内(比如30秒)没有操作,那就自动退出系统。这两步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随意性。上面的大多数步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从软件方面修改评教系统,另外还需要适当延长评教时间。

四、结语

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体系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更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各高校“学生评教”体系是否合理和如何完善,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学生评教的历史和现状、评教体系和网络评教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作一探讨,为合理构建评教体系和完善评教系统提供理论支持。endprint

参考文献:

[1]李龙.教学过程设计[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朱云飞.学生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2):134-135.

[4]刘国华.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41-42.

[5]唐瑛.高校学生评教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10):136-137.

[6]陈华华.高校“学评教”现状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1):177-178.

[7]季玲,等.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95-97.

[8]姚合环,李新发.谈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5):134.

[9]李伟娟.高校学生评教的利弊分析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60-161.

[10]宋光辉.大学学生评教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02,(4):317-320.

[11]王瑛.关于高校“学生评教”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7):46-47.

[12]刘梅.高校网上评教的思考与探索[J].管理科学文摘,2007,(10):51-52.

[13]刘矛.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6-49.

[14]佘远富,黄友圣.论网上学生评教的有效性[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5):32-35.

[15]陈长征.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完善[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5):40-42.

[16]姚得民,邓菊香.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之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3(5):19-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1112),河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Y2012020),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R2-120),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作者简介:姚卫(1979-),男,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学生评价高等学校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的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可靠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