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干预对社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2014-08-30 00:48:30陈菊珍孔福仙程卫珍
护理与康复 2014年6期
关键词:椎间盘病因姿势

陈菊珍,孔福仙,程卫珍

(金华市中医院,浙江金华 321017)

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主要是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但真正发病诱因与脊柱结构因素、职业因素、外伤因素、不良健康行为、遗传、妊娠等密切相关[1]。城市社区居民中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少,但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并不少见,有研究指出,患者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治疗效果和复发率有直接的影响[2]。目前,国内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主要在医院开展,并着重于知识宣教、运动指导等康复训练[3],而深入社区对居民早期干预和预防等研究较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笔者对本市园丁新村、婺江新村、江滨小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病因干预,对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行矫治,建立健康行为,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减轻症状,延缓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标准:年龄10周岁以上,在社区居委会登记在册的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MRI检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症,但无手术和住院治疗史;从事以下职业之一者,公务员或文职人员、专职驾驶员、学生;文化程度小学三年级以上;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因脊柱肿瘤及结核、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腰腿痛。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72例,其中男92例、女80例;年龄12~78岁,平均48.7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9例,初高中82例,大专及以上71例;职业分布:教师67例,公务员或文职人员59例,驾驶员11例,学生35例。临床表现腰腿疼痛108例、颈肩酸痛106例、肢体麻木10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9例,棘突旁压痛阳性116例,曲颈试验阳性73例,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97例。

1.2 病因干预方法

1.2.1 病因调查 结合临床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参照实用骨科学[1],制定椎间盘突出症病因调查表,内容见表1,包括:长时间(指某一体位或动作持续时间≥2 h)操作电脑或伏案书写,>3 h单一姿势不休息,经常(指每周2次以上、每次>2 h)打牌和搓麻将或玩电脑游戏,长时间低头干活,半躺着看书或看电视,高枕(>20 cm)睡眠,不注意保暖,生活工作中存在不正确姿势(如弯腰拖地或提拿重物、单肩负重、跷二郎腿或腰背前倾坐姿等增加颈腰椎负荷的姿势)。对干预对象行病因调查。

1.2.2 建立健康档案 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因调查结果,椎间盘检查(体检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阶段性评价结果。

1.2.3 干预内容 分析患者病因,提出认知与行为干预内容为脊柱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椎间盘的位置和结构、疾病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在什么姿势下腰椎负重最大、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姿势及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注意保暖、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等。

1.2.4 干预方法 由14名医护人员组成专家组,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6名,专家组负责对患者实施病因干预。

1.2.4.1 椎间盘突出症大讲堂 根据患者需求制定大讲堂授课计划,每周1次,共8次完成。分别由骨科中心主任、针推科主任、脊柱骨伤科正副主任、脊柱骨伤科护士长、骨科护士长授课。内容为脊柱的结构功能、生理曲度,椎间盘的位置和结构、功能,不同姿势下的腰椎负重情况;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症状、体征及自查方法、常规检查方法;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如家庭牵引治疗的适应证、注意事项,按摩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家属帮助按摩的手法,椎间盘突出的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前要做哪些准备;椎间盘突出的预防保健,如预防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怎样的睡眠状态能起到预防和治疗椎间盘突出,避免腰部扭伤的正确身体动力学,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方法,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如何制定个体化锻炼方案和计划。讲课时针对患者特点、文化层次、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和人体骨骼结构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内容由浅入深,使患者不仅能听懂还能加深记忆。每次大讲堂课后安排10~15 min提问和交流时间,专家予以答疑解惑,必要时现场个别指导。

1.2.4.2 现场演示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电脑操作、搓麻将打牌及高枕睡眠或半躺看电视、不正确的抬举重物姿势等对脊柱的影响,通过演示使患者明白前屈坐位时腰椎负重最大,而不是想象中的站立位,自己生活中许多细小的不良习惯动作的积累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由专职护师现场演示正确的身体运动力学姿势,如坐姿、站姿、行走、驾驶、抬举物品和睡姿;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功能锻炼,指导颈椎操、腰背肌锻炼等方法。

1.2.4.3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卡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针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保健知识、腰围使用、居家牵引、功能锻炼方法等常见问题以问答形式制作成手册,把颈椎操、腰背肌锻炼操及身体运动力学姿势(正确和错误对比),正确的坐姿、站姿、行走、驾驶、抬举物品和睡姿图制作成小卡片,由于手册和卡片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图示简单明了,且体积小便于携带,所以非常受欢迎。在发放教育处方卡同时,专家组成员帮助患者分析病因,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体征及文化程度进行个别指导,以强化教育效果,如告知患者寒冷和潮湿会引起颈腰椎局部小血管收缩,影响血液供给,加重神经根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疼痛,故在气温低时可以围围巾或使用腰围来保持局部温度;抑郁与焦虑情绪可使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增加[4],故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针对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疾病进展期进行饮食指导以减轻腰腿痛[5],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便秘,以免腹压增加刺激神经根而使疼痛加重,有肢体麻木者多食舒筋通络、活血益气之品,如红枣、丝瓜、威灵仙、黄芪、当归、菱角、鳝鱼等。

1.2.4.4 借助网络平台拓宽干预渠道 组织并建立椎间盘突出症病友俱乐部QQ群,本研究负责人为群主,其他专家组成员为群成员,群主把大讲堂的授课内容和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根据护理干预的进度分次上传到群共享文件中,让没有时间参加听课的患者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得到相应的信息,患者若有疑问可以在线与专家交流,更多时候是患者相互之间进行切身体会的交流,如功能锻炼之后有没有不适,锻炼的方法、强度等,不仅补充了课堂上的不足,更是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也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身对照法,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评价患者的健康行为及椎间盘突出症状和体征。健康行为评价内容同病因调查内容(见表1),正确的身体运动力学姿势在健康教育手册或小卡片中均有详细描述,由患者对照手册自行测评;椎间盘突出症状体征依据中医骨伤科学[6]和实用骨科学[1]制定,包括8项评价内容(见表2),其中前3项评价内容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自行评价,要求如实填写,4~7项内容由专家组中骨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检查评价,MRI检查结果须由骨科主任和医院影像中心主任共同作出,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干预前后比较 见表1。

表1 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干预前后比较(n=172)

2.2 患者椎间盘突出症状体征干预前后比较 见表2。

表2 患者椎间盘突出症状体征干预前后比较(n=172)

3 讨 论

3.1 提升社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行为非常重要 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从事计算机、伏案工作的职业人群不断扩大,导致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年增加[7,8]。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管理在社区、家庭,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健,护理工作深入社区势在必行,这与我国“十二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一致。本研究虽然只面对很少部分社区居民,但起到的社会效益非常好,这对本院面向社会走入社区是一种尝试,也是鼓励,只要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武装人们的头脑,指导人们的健康行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肯定会提高。

3.2 病因干预的优势 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发生与其职业和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运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9],使症状加重,痛苦明显,这时常规干预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神经根受压的各种后果,患者只有面对手术等创伤更大的治疗方法,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病因调查,发现患者均存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其中占比较高的是生活工作中存在不正确姿势、经常打牌和搓麻将或玩电脑游戏、半躺着看书或看电视。针对患者病因,提出干预措施,通过大讲堂知识讲授、错误和正确健康行为演示、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网络平台QQ群聊等全方位干预,患者椎间盘突出症状体征较干预前均有改善,约半数患者症状消失,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病因干预须循序渐进 有始有终、家庭成员参与是预防和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能否起效的有利保证。通过病因干预,患者掌握了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运动力学姿势,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如果不能坚持,远期效果就很难保证。表1数据显示,干预后并没有让所有患者的不健康行为都得到矫正,约10%~20%的研究对象仍存在不良的力学姿势和生活习惯,可能这部分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已经成为习惯,要矫正不健康行为须针对患者的个性特征,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循序渐进,在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配合下,使患者逐渐养成适合力学姿势的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042-2048.

[2] 周静,费惠慧,居春芳.社区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26-2327.

[3] 孙其凤,于从,吕菁.康复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36-38.

[4] 叶树良,林建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对象抑郁与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4,6(11):959.

[5] 彭明.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0, 9(10):845-847.

[6] 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2-324.

[7] 徐宝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社区防止[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4):64-65.

[8] 高宗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社区护理[J].卫生教育杂志,2010,28(18):147-148.

[9] 魏任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家庭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03,10(4):6-7.

猜你喜欢
椎间盘病因姿势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颈腰痛杂志(2023年2期)2023-05-05 02:20:32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6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10
看书的姿势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电视的病因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7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发言要注意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