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2014-08-30 00:48周培红
护理与康复 2014年6期
关键词:施灸甘露醇静脉炎

周培红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 305010)

20%甘露醇为高渗性药液,使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甘露醇在快速静脉滴注时局部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壁损伤,反复多次输注可引起血管内淤血,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据文献报道[1]采用静脉留置针反复输注甘露醇,2 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 d后发生率为100%。艾灸的温热效应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低氧,减少致炎物质的产生,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剌激。为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治疗疾病的预期效果,本院神经内科采用艾灸预防留置针静脉滴注20%甘露醇所致的局部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标准:急性脑血管疾病,甘露醇每日用量250~1 000 ml,排除其他药物对静脉的损伤。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符合入组标准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单双号分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2~86岁,平均(51.0±3.6)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11例;输注甘露醇时间7~15 d,平均(12±1.6)d。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5~83岁,平均(52.0±2.6 )岁;脑梗死28例,脑出血12例;输注甘露醇时间7~16 d,平均(11±1.6)d。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要求,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为 72~96 h[2],故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均在96 h内拔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输注甘露醇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和输液器,选择上肢前臂表浅静脉且弹性好、暴露明显、无破损、无炎症、易固定且远离关节和肌腱末端的静脉,要求穿刺一次成功,确保无外渗后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且保证30 min内滴完。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输注20%甘露醇,并常规采用0.9%氯化钠溶液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沿静脉走向从静脉穿刺点至近心端约10 cm处,将点燃的艾条距施灸部位约 2~3 cm进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每天输注甘露醇开始时灸1次,每次30 min。

1.3 判定标准及方法 静脉炎判定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指标[3]。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在输注甘露醇期间,每日观察穿刺处有无疼痛、红肿,穿刺静脉有无条索样改变、硬结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输注甘露醇期间发生静脉炎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注甘露醇期间发生静脉炎情况比较

3 讨 论

3.1 艾灸疗法的机理和效果 甘露醇为大分子高渗溶液,高浓度快速静脉滴注时,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发生炎性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疼痛,导致静脉炎[4]。艾灸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抑制组织源性炎性递质组胺、5-羟色胺作用,减轻或缓解炎性反应,还能促进炎性反应消散和破损灶的修复[5]。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作用,激发经气达到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治疗的温热效应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6]。目前对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7.5%,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艾灸可有效预防留置针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

3.2 使用艾灸的注意事项 在艾灸前向患者介绍其作用,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精神放松,配合治疗。施灸时要集中思想,以免发生意外;注意防火,施灸时注意防止落火,随时弹去艾灰,艾条灸结束后,将艾条点燃端塞入灭灸器直接熄灭;注意施灸时间,每天于静脉输液开始时灸1次,每次30 min;注意施灸部位和方法,沿静脉走向从静脉穿刺点至近心端约10 cm处,将点燃的艾条距施灸部位约2~3 cm进行温和灸;掌握施灸的刺激量,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避免烫伤;防止晕灸,晕灸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应立即停灸,嘱患者躺下静卧,服用少量温水。

参考文献:

[1] 李娜,孙晓红.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07,28(1):132.

[2] 闫俊芬.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318-4320.

[3] 段玉兰,刘永翠,戚晓华,等.PICC并发静脉炎18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439.

[4] 马金亚.神经外科应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护理现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90-92.

[5] 姜劲峰,王玲玲,徐斌,等.抗炎-艾灸温通的效应机制[J].中国针灸,2013,9 (9):860-864.

[6] 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1(1):6-9.

猜你喜欢
施灸甘露醇静脉炎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暑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对《介绍一种甘露醇结晶溶解方法》一文的商榷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乳酸细菌甘露醇脱氢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