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先
在急性和亚急性咳嗽的疾病中,感染后咳嗽十分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这给社会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为探索更加有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方案,我们对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入选标准:病例选自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在门诊就诊,有明确的感冒病史伴有咳嗽症状,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诊断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50例。年龄19~70岁,男女不限。心率、血压、血常规检查均正常,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无其他肺部疾患。
2. 排除标准:①对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马来酸氯苯那敏有过敏史的患者;②有发热、合用抗菌药物治疗者;有心脏疾患、高血压病、青光眼和排尿困难者;③孕妇和哺乳期者以及服用其他药物与本研究药物有相互作用和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不予选择。
按病历卡单双号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用药为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阿斯美)2粒,3次/d,饭后口服,总疗程10 d。匹多莫德片(太阳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万适宁)800 mg,2次/d,总疗程10 d。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能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其他止咳药物。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咳嗽严重程度评价方法:用我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的咳嗽积分量化指标[1]。0分为无咳嗽;1分为偶有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2分为频繁咳嗽,轻微影响日常活动或轻微影响夜间睡眠;3分为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或严重影响夜间睡眠。有效率评价:痊愈:治疗后咳嗽积分为0分;显效:治疗后咳嗽积分减少>1分,咳嗽症状没有消失;进步:治疗后咳嗽积分减少1分,咳嗽症状没有消失;无效:治疗后咳嗽积分没有减少或咳嗽症状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病例,据此计算有效率。
依据治疗过程中受试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与治疗药物的关联性。评价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和无法判断。前三项和无法判断者计入与治疗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依据不良事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联合治疗组2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19~69岁,平均41.25±15.43岁,患者咳嗽时间平均44.49±9.53 d。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18~ 67岁,平均43.49±16.96岁,患者咳嗽时间平均42.90±10.58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咳嗽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咳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 ,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0%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72.0% ,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比较
表2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出现 1 例不良反应,为服药第2天后有短暂手抖、心悸一次,后未再出现,未停药。联合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
目前普遍认为,感染后咳嗽是亚急性咳嗽中最常见的原因,在流行季节,其发生率可高达25%~50%[2]。然而,有关感染后咳嗽的真正原因知之甚少,部分患者在感冒后反复出现慢性咳嗽,虽然最终大多可以自愈[3],但过程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引起一些并发症或误诊,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4-5]。因而探讨更加有效控制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匹多莫德作为一种全合成的免疫刺激调节剂,通过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效应[6-7]。其急性及慢性毒性作用都非常低。匹多莫德主要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和预防,国内较多文献报道其效果明确[8-10],而针对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评价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病例观察发现,匹多莫德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可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咳嗽,同时未发现与匹多莫德相关的不良反应。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推测与气道的广泛炎症和呼吸道的上皮连接破坏有关[11- 12]。而导致这种病理改变的致病原多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一项针对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开放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共入选394例患者,咳嗽时间平均29.8 d,其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总有效率为90.1%[13]。本研究中,复方甲氧那明单药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2%,可能与我们入选的患者咳嗽时间(平均42.9 d)较长有关。而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可提高到92%,与单药治疗组比较,治疗效果更加满意。匹多莫德可以起到抗病毒作用,同时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增殖以及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各种改善呼吸道环境的酶,减少定植菌群移位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侵袭[14-15],这可能是其改善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9): 608-613,623,644.
2 Lai K,Pan J,Chen R,et al. Epidemiology of cough in relation to China [J]. Cough,2013,9(1):18.
3 许文兵,刘 莎.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和尝试性治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9): 598-599.
4 李斌恺,赖克方,王法霞,等. 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J/CD].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1,5(1):11-14.
5 张景熙. 感染后咳嗽治愈靠时间[J]. 医药与保健,2013,21(7): 17.
6 田新平,曾小峰. 新型合成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1-114.
7 Riboldi P,Gerosa M,Meroni PL. Pidotimod: a reappraisal [J]. 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2009,22(2):255-262.
8 杨伟泽. 匹多莫德用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2): 48,117.
9 胡 博,尚 清.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61-162.
10 朱霖婷.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 113
11 陈崛耸,罗远强,刘春丽. 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及气道炎症特点[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 263-264.
12 叶新民,刘春丽,钟南山,等. 感染后咳嗽及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研究进展[J/CD]. 中华哮喘杂志: 电子版,2010,04(5): 388-391.
13 周 新,包婺平,瞿介明,等.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CD]. 中华哮喘杂志: 电子版,2011,05(6): 407-411.
14 Huo XX,Wang L,Chen ZW,et al. Preventive effect of pidotimod on reactivated toxoplasmosis in mice [J]. Parasitol Res,2013,112(8): 3041-3051.
15 Carta S,Silvestri M,Rossi GA. Modulation of airway epithelial cell functions by Pidotimod: NF-κB cytoplasmatic expression and its nuclear translo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TLR-2 expression[J]. Ital J Pediatr,2013,39: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