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超
一、做受人欢迎的校长
一校之长,是全体师生的“领头羊”,其决策力、执行力固然重要,但感召力同样重要。欲形成感召力,首先得受人欢迎。受人欢迎的校长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热情。人们喜欢热情的人,热情的人身上总有一种力量,使人们愿意凝聚在他周围。第二是真诚。与真诚的人交往可以不设防,格外轻松。第三是善良。善良的人特别能为别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四是宽容。人们愿意和宽容的人在一起,是因为宽容的人从不挑剔,能“责己以周,待人以约”。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那么也就学会了尊重,要容忍教师非原则性的错误,好的校长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带来安全感的“长者”。
受欢迎的校长要“专业”。大部分校长是教师出身,因为书教得好,才被提拔为环节干部,乃至成为副校长、校长。按理说,校长整天在学校里摸爬滚打,对学校教育教学这点事,应该很熟悉。但是细想发现,当了校长以后,整天忙的都是琐事。“专业化”程度反而有所下降,进课堂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少。作为校长应该做什么?我认为,校长应该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把学习当做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名校长靠的是学习,靠的是积累,而不是靠培养。学校可以没钱,但不能缺少文化,学校是应该引发学习的地方,不仅要引发学生学习,更要引发教师学习,培养一支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才是治校之本。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胞”,有人曾说,要衡量一个校长在学校有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关键要看这个校长能不能把每个教师放在最合适的教学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课堂是校长最应关注的地方,听课是校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校长再忙也要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与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最好是兼一些课,哪怕教一个班级的课。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校长不只是带着老师做,更要与大家一起做。记得有一位名校长这么说:“校长是一个领跑者,领着教职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学生不断地奔跑。”
二、校长应该明确告诫老师,饭碗是需要自己捧好的
饭碗捧好,对个人对家长对学生对学校都有利,也应该明确告诉老师:你在为谁工作?不是为校长,也不是为别人,而是在为你自己工作。其实,校长应怕好老师,怕什么?怕好老师的流失、懈怠。学校是靠好老师生存发展的。平庸的校长总在埋怨教师,而出色的校长则总在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特长。校长不能只识“千里马”,也要用好“百里马”“十里马”,让每个人都有成就感。
如果教师没有幸福感,没有成就感,没有激情,如果教师经常处于紧张压抑、烦躁和不满之中,他会带给学生什么?学生会好在哪里?所以校长要尽量地要求教师,也尽量地关心教师,严要求多宽容。
三、校长要让老师和学生敬畏
校长可以问自己:我能让老师学生敬畏吗?我能让老师和学生喜欢吗?老师和学生凭什么敬畏我?老师和学生凭什么喜欢我?喜欢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校长有爱心,对老师和学生好,老师和学生才会喜欢他,就是这么简单。“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最大的利益就是生存和发展,学校生存的条件是什么?学校生存的前提是有学生愿意来读书,学校因为有学生而成为学校,而不单单是因为有教师而成为学校的。怎么让学生来学校读书?要靠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有人对为什么企业会失去顾客作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的顾客是因为服务者和企业对他们的需求漠不关心。这个调查启示我们,要留住学生吸引学生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到教师和学校对他们的需求非常关心。
优质教育不完全是漂亮的校舍或者先进的教学设备,主要还是教育服务的质量。校长和教师要为家长和学生服务,家长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每次家长给学校提意见,校长都要“笑纳”,因为我们不能将家长气走,家长气走了,家长就要带走他的孩子,还要给我们做反面宣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家长作为最可信赖的伙伴。一旦我们树立服务意识,并努力改善服务,我们工作中许多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提高一个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的知名度上去了,教师的幸福感就增强了。
四、作为校长,应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大多不喜欢开务虚的会、低效的会,所以学校要尽量少开会。不该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二为一的会议坚决合并,能用简单通知代替的决不开会,能在短时间内开完的会决不拖延时间,能单独向老师传达的决不兴师动众。这样提高的是校长的工作效率,体现的是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节省的是教师宝贵的时间。其实,只要教师的内驱力调动起来了,就不用校长每天絮絮叨叨地说了。校长要成为教师队伍的引领者,要拿着旗子,走在前面,而不是教师后面的驱赶者。教育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是以身作则。魏书生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带好头领好路的优秀管理者,不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他都没有过多的评价,有的是实实在在地遵行日常的纪律和规定,更多的是激励、肯定、建议和引领。
也许我们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但我们愿意和教师一起做幸福的教育追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