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秀
“试点学院,就是先行先试,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性改革。”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肖智雄说,川大生科院是西部地区唯一的试点学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试点生命科学学院,大胆探索改革,是试点学院的使命。川大生科院究竟进行了哪些改革?怎么改?
一、“好苗子,不能被扼杀”
谢龑是川大生命科学专业大三学生,2011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生科院试验班学习。“试验班非常强调学习自主,同时对我们也有很高的要求。”谢龑说,这是他在试验班学习最大的感受。
“我们班每年都要考核和答辩,要是不努力,随时可能被淘汰。”谢龑说,每年春季,学校都要对试验班的学生进行考核,只有阶段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同时,其他专业的优秀学生通过申请、答辩、专家考核,合格者也可以进入生物科学试验班。
川大生科院的改革,是从试验班学生的选拔开始的。肖智雄介绍,“通过申报材料审核、笔试和面试的试点学院考生,其高考成绩只要达到生源地一本线即可录取。”川大生科院这一特殊的招生简章,吸引部分高考生的注意力。而这只是该院试验班录取学生的一种方式。
“好苗子,不能被扼杀。”肖智雄说。为此,川大生科院正在探索“二次选拔”,这是新生刚入校时在全校范围内的一次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选拔,只要对生命科学领域有特别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学院普通班学习,通过试验班考核的学生可以进入试验班学习。今年9月新生入学后,“二次选拔”将正式启动。
二、“育好苗,还需要源头活水”
川大生科院将“试验班”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从180分降到155分,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别在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上,选用国际经典教材,实行全英文教学。
肖智雄说,虽然学院在改革前,很多学科也要求实行双语教学,但由于有的教师的用语习惯,很多时候还是汉语教学。为了突破这个难题,2012年,川大生科院在全球各地引智,选聘中青年教师,在学院推行全英文授课。目前,学院已经聘请了3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外籍教师,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3门全英文课程。从教材选择到课堂模式上,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同时,借力新引进的海外人才,推行更多学科的全英文授课改革。
“第一年的时候,有50%的学生反映不适应,但是第二年,8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接受了。”该院特聘教授韩源平说,实行全英文授课后,学生更能够实现学术的国际接轨,更容易理解国际前沿的学术著作。
肖智雄曾就读于四川大学,上世纪80年代初留学美国,曾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和医学系教授,是首批“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拥有美国国籍的他已拿到中国“绿卡”。在试点学院院长选拔过程中,川大一方面严格遵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公开选聘院长,一方面打破关于国籍的惯例,选聘肖智雄担任院长。这在川大各学院院长中也是唯一的一个。
“育好苗,还需要源头活水。”肖智雄说。为了引入“活水”育好苗,川大生科院把触角伸到了全球各地,截至目前,已引进了全职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人,青年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外籍教授4人。
三、“在有限空间寻求最大效益”
试点学院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在川大生科院,无论引进的人才是千人计划人选还是外籍教授,他们都不再有“铁饭碗”,而是与学校签订合同,全面实行聘任制。对于所有人员,进行五年一次评估,通过引入国际量化评估体系,对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再续签合同,考核不合格者予以低聘或解除合同,而目前已有1名引进人才从教授岗位低聘至副教授岗位。
“感觉教学热情和科研热情被激发了。”韩源平说,新体制的考核要求很严,科研成果、教学成果都有硬性的要求,但这样的机制更能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和科研热情。
“我们希望突破障碍,实现新老体制的合理流动。”肖智雄说,如何促进新老体制流动,激活学院发展,仍然是学院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另一方面的障碍,来源于学生培养体制的落后。肖智雄认为,在生物领域出一个像样的成果至少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本科、硕士、博士三阶段分开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今,在学校整体探索本硕博连读的政策下,试点学院也在探索本硕博连读,希望通过“3+2+3”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真正能出成果的拔尖创新人才。但目前由于名额有限,很多问题仍然难以突破。
“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求改革的最大效益。”肖智雄说,试点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区”,从“特区”中找到可供普遍借鉴的经验,培育更多的英才,才是试点学院最大的意义所在。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