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
西四地区,是北京著名的商圈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里都是商贾云集的黄金地段。由北至南的大街两侧,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大型百货商场、南北小吃和特色小店,除此之外这儿还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如:金代的古刹广济寺、元代的妙应寺白塔、万松老人塔,和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北京市基督教第二大教堂——缸瓦市教堂等。尤其是坐落在西四南大街路口的万松老人塔更是别具特色,这座高约16米的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矗立在街边的一座小院内,跃出墙头的高大塔身,显得与周围繁华时尚的街景有些格格不入,但这并不妨碍它与生俱来的古典美。古塔因埋有元朝高僧万松行秀禅师的骨殖而得名,它屹立此地已有700余年。时光不仅赋予了它厚重的历史感,还为它平添了一份历经世事变幻后的云淡风清,因此经过这里的行人都会不自觉地多看上它几眼。
位于砖塔胡同东口路南的万松老人塔,是北京二环路内唯一一座与僧人有关的塔,它的主人正是金末元初的高僧——万松行秀禅师。
万松行秀禅师,俗姓蔡,河南沁阳人。生于金大定六年(1166),卒于元定宗元年(1246),世寿81岁。禅师十五岁在邢州(今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曾先后在燕京的潭柘寺、庆寿寺、万寿寺学习。后又在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寺得到雪岩大师传授,并且受其衣钵成为曹洞宗鹿门自觉系的第十四代宗主。禅师学成后返回邢州的净土寺,并在其内建“万松轩”居住授课,因此世称万松老人。金代明昌四年(1193),应金章宗之召,入宫说法。章宗大为称赞禅师的学识,并赐袈裟一领。承安二年(1197),他应诏住持仰山栖隐寺(今门头沟妙峰山樱桃树村),后又住持燕京内的报恩寺。元太宗二年(1230),奉诏住持万寿寺,后不久禅师便退居在报恩寺的从容庵内修行。万松老人门下弟子很多,著名的嗣法弟子有:嵩山少林寺的雪庭福裕禅师、大都报恩寺林泉从伦禅师、在元太宗任中书令的耶律楚材、金朝著名的翰林李纯甫等居士。尤其是元朝重臣,契丹贵族后裔——耶律楚材,他曾追随禅师学法3年,不仅在佛法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生活上也非常的简朴,因此深受万松老人的喜爱。远在大漠的成吉思汗听说了耶律楚材的才识,将其招入麾中为自己效力。太宗即位后,任命他为中书令。在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30年中,他做出了不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这都与万松老人的教育分不开。禅师曾告诉过他从事政治要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这八个字深刻地印记在他心中,因此他坚决反对蒙古人以屠城作为报复的手段,在他的力劝之下,元太宗(窝阔台)终于听取了他的意见,改变了这种野蛮的做法,才使中原千百万生灵免于涂炭。元定宗元年(1246),四月初五,万松老人突然示疾。7日后,禅师写了一则偈语后圆寂,偈曰:“八十一年,更无一语,珍重诸人,不须我举。”老人圆寂后,弟子们悲痛不已,纷纷起塔供奉。据史料载,行秀禅师的骨殖塔共有两处,一处就是今天西四路口处的万松老人塔,而另一处在河北邢台市西南古塔群中,此塔早已不复存在,但万幸的是嘉庆年间的《邢台县志》中完整地保留了《万松舍利塔铭》。
物换星移,随着元朝的覆灭,万松老人塔也破败下来,到后来竟然有人围塔建屋,从远处看高大的塔身就像从屋中钻出来一样,塔顶上还长满了荒乱的蓬草,真是破败不堪,住在塔下房屋中的人还总是报怨古塔占了自家的厅堂。就这样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塔下的房屋做起了酒店生意,塔檐上挂着猪肉,塔基周围砌了酒瓮,甚至割肉的刀子钝了就在塔身上磨刀,喝醉的客人也倚着拍着塔,撒酒疯,200年不见香灯。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有一位叫乐庵的僧人,发现了屋中的古塔,入而环视,见塔身上的石额刻着“万松老人塔”5个大字,遂礼拜,失声痛哭,乐庵和尚后将古塔赎回并一直居守在此。《帝京景物略》中详细地记载了这个故事。到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奉敕对万松老人塔修葺,把原来的七级加高到九级。民国16年(1927),当时的交通总长叶恭绰等集资重葺古塔,并在东侧开辟一门,即我们现在看到的塔院门,门额曰“元万松老人塔”。建国后,古塔又多次进行修缮,1986年文保部门在一次维修古塔时,突然发现该塔内竟还包着一座塔,而里面这座古塔就是元代所建的老塔,外塔则是清乾隆年间所修的新塔。1995年10月20日,“万松老人塔”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万松老人塔被列入西城区保留的历史风貌区中,文保部门开始对古塔进行勘探与修护。2008年腾退了长期占用该院的图片社,也清除了遮挡塔身多年的违章建筑物,这座历经风雨与战乱的百年古塔终于伸直了她美丽的腰身。2011年古塔维修完成,虽没有对外开放,但只要站在街上人们就能将这座玲珑雅致的古塔尽收眼底。今年4月份,万松老人塔变身为全市首个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对公众免费开放,蓝天白云下不少读者依偎在古塔身傍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作为阅读场所而重新开放的古塔小院,这次也终于脱离了被酒食店、羊肉铺、牙科诊所、电器店、药店、图片社占用的厄运,找到了自己最完美的归宿。几个月前,西城区政府又开始对砖塔胡同进行保护性修缮,并要将其打造成西城区15条精品胡同之一。为保持胡同的古韵,不仅翻修了房屋,改造了下水道等硬件设施,并且还保留了胡同内原有的旧青砖、砖雕等老物件,预计年内就能完工。
砖塔胡同这条北京城内古老的胡同,曾多次出现在老舍、鲁迅、张恨水等文人的笔下,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地名,更多的是一种老北京的味道。现今它与古塔作为一种文化地标被原汁原味保留了下来,如果不是当初有识之士的奔走相告和强烈反对,也许这里现在只是一片供人休息的绿地。胡同、四合院、寺庙、名人故居等,这些老建筑都承载着北京城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但为了给经济利益让路,不少老建筑已经被永久性地拆除。如京城里最后的一个过街楼——观音院过街楼、道教著名宫观——蟠桃宫、磁器口十字路口东北侧的曹雪芹故居、江西会馆等等。这些老建筑如同这个城市的肌理一样,对还原城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推土机再次对准这些老建筑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