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万鹏
【摘要】 目的 分析头颈部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2例头颈部肌上皮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复发者为2例, 远处转移2例, 死亡者1例, 5年总生存率为58.33%(7/12);实性型与病理类型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切缘阳性与阴性及有无神经侵犯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对头颈部肌上皮癌的确诊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头颈部肌上皮癌;临床病理;综合分析
肌上皮癌(epithelial-myoeppithelial carcinoma, EMC)是由Shelchon首先在1943年报告并给予命名, 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重新出版的《涎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中将肌上皮癌作为一种类型提出[1]。肌上皮癌也称之为肌上皮瘤(malignant myoepithelioma, MME)主要发生于机体大小涎腺的比较罕见的恶性肿瘤。本院2005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12例头颈肌上皮癌患者, 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为以后疾病的尽早、准确诊断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4年1月12例头颈部肌上皮癌患者, 其中男7例, 女5例, 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56.0±14.6)岁。12例患者均采用了手术治疗, 10例患者作了术后放疗, 病理类型实性型4例。
1. 2 方法 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 单克隆抗体及试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 3 结果判定 主要以细胞膜或者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志, P53为细胞核着色, 阳性强度按照>50%(+++), 26%~50%(++), 5%~25%(+), <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 于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例病例中复发者为2例, 远处转移2例, 死亡者1例, 5年总生存率为58.33%(7/12);实性型与病理类型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切缘阳性与阴性及有无神经侵犯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肌上皮癌临床上又称之为恶性肌上皮瘤, 主要发生于大小涎腺的恶性肿瘤。在20世纪90年代由WHO将肌上皮瘤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在临床上提出。
头颈部肌上皮癌沿神经侵袭性生长, 临床复发率较高, 最容易发生于远处转移, 属于临床上罕见及较难以根治的肿瘤之一, 在广泛的手术切除以及综合治疗后5年后的复发率较高, 原发部位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在10年甚至在20年后仍然会发生远处转移[2]。头颈部肌上皮癌病理特点为上皮癌和肉瘤样区域双向性分化, 如果为同源性肉瘤样成分多见异型的梭型细胞区域, 呈束状排列浸润性生长, 异源性成分表现为软骨肉瘤以及平滑肌肉瘤等。免疫组织化学肉瘤样区域双相表达上皮标记, 本组中12例病例中复发者为2例, 远处转移2例, 死亡者1例, 5年总生存率为58.33%;实性型与病理类型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切缘阳性与阴性及有无神经侵犯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头颈部肌上皮癌生物学特性表现为高度恶性以及强侵袭性, 复发后多伴有淋巴结转移, 多数患者确诊后为晚期, 因此准确掌握上皮癌的病理特点对今后临床及时、尽早确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聂旭光,刘云生,郝宏.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肿瘤防治杂志, 2009,8(5):493-495.
[2] 陶泽璋,刘剑锋,肖伯奎,等.头颈部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研究.癌症, 2007,19(7):671-673.
[收稿日期:2014-0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