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辉军?陈娇霞?陈玥瑶?黄文生?黎继昕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电恒温箱加热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80例进行MS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20)和对照组(n=1260), 将对比剂(优维显300和优维显370)放入电恒温箱加热至37℃后进行MSCT增强,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电恒温箱加热优维显370至37℃时, 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恒温箱;多层螺旋CT;CT增强;不良事件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迅速发展, CT增强已成为了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MSCT增强检查中, 能显著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虽然目前使用非离子型、高亲水溶性对比剂作为常规增强对比剂, 但是由此引发的如对比剂外渗、过敏样反应、对比剂肾病、微循环障碍等不良事件也越来越多, 不容忽视。本研究探讨使用恒温箱加热对比剂是否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4月到放射科进行CT增强检查的26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剔除碘过敏、过敏性体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检查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射对比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20)和对照组(n=1260), 实验组男756例, 女684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52.6岁;对照组男648例, 女612例, 年龄20~83岁, 平均年龄46.8岁, 两组患者均选用优维显300和优维显370对比剂, 并采用相同的注射方式及注射速度进行CT增强检查。
1. 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深圳圣诺高压注射器和DHP-900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组患者均按照CT增强常规操作方法, 选用20 G或22 G安全留置针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射速率3.5~5 ml/s, 剂量1~2 ml/kg)。实验组将对比剂放入恒温箱加热至37℃后经肘静脉注射;对照组即将对比剂在不加热情况下直接经肘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开始静脉注射对比剂到CT检查结束1 h内, 出现过敏样反应和对比剂外渗等不良事件。
1. 3 判断标准 过敏样反应参照美国放射学会2004年修订的分型标准[1], 轻度:局限性荨麻疹、皮肤瘙痒、流涕、恶心、呕吐、咳嗽、眩晕等;中度:剧烈呕吐、广泛性荨麻疹、喉头水肿、轻度支气管痉挛、轻度低血压等;重度: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 昏迷、休克、低钾, 并危及生命者。外渗根据对比剂外渗量(肿胀范围)及局部组织的反应等, 将外渗局部组织损伤分为3度:Ⅰ度(局部微红热、轻度肿胀, 肿胀区直径<5 cm);Ⅱ度(肿胀、疼痛明显, 可触及动脉搏动, 肿胀区直径5~8 cm);Ⅲ度(局部皮色斑状青紫或水疱形成, 动脉搏动不明显, 肿胀区直径>8 c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不良事件共6例。其中发生轻度恶心、呕吐、局限性荨麻疹等症状者5例;无中度和重度过敏样反应患者;发生Ⅰ度外渗者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27例, 其中轻度恶心、恶吐、局限性荨麻疹等症状者21例;发生剧烈呕吐、轻度低血压、广泛性荨麻疹等症状者3例;发现低血钾或呼吸困难等症状1例;发生Ⅰ度外渗者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0%, 见表1。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 >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3 讨论
随着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CT增强影领域广泛运用, 由于对比剂注射的速度快、剂量大, 所引起的不良事件逐渐受到关注。虽然CT增强注射非离子、高亲水溶性对比剂, 但是不适宜温度的对比剂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影响实际注射的流速, 使影像达不到最佳的效果[2], 并且增加对比剂不良事件发生率[3]。碘对比剂应用中的不良事件与多种原因有关, 其中对比剂的温度及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4]。
研究表明, 对比剂的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与对比剂的黏度有关。对比剂的黏度与碘浓度成正比, 但与温度成反比, 对比剂的碘浓度越高或温度越低时, 其黏度越高, 在血管内滞留的时间也越长, 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越大, 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外渗几率则越高。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 对比剂处于此温度时, 其理化性质几乎不发生改变。Cademartiri[5]报道, 非离子型造影剂温度从20℃加热至37℃时其黏度下降达到50%左右。据有关资料介绍, 优维显300在20℃时黏滞度为8.7 mPa/s , 在37℃时黏滞度仅为4.6 mPa/s; 优维显370在20℃时黏滞度为20.1 mPa/s , 在37℃时黏滞度仅为9.5 mPa/s。本研究结果显示, 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azirolan 等[6]证实将对比剂加热至37℃时,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本研究通过加热优维显370, 明显降低了对比剂所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这可能主要是通过恒温箱加热对比剂降低了对比剂的黏度有关。
总之, 使用恒温箱加热的对比剂, 不但可以减少注射部位的疼痛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还可以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慕朝伟, 高润霖, 陈红林, 等.非离子型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中国循环杂志, 2007, 22(3):172-175.
[2] 苗日. 造影剂温度与流速相关性观察.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1(4):277.
[3] 孙剑宁, 李佐华, 史利华, 等. 离子型造影剂加地塞米松预防CT增强扫描反应的对比剂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 2001, 3 (9):664-665.
[4] 李佳欣, 任喜军, 李学奇.碘对比剂黏度对微循环的影响.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46(7):669-670.
[5] Cademartiri F, Mollet NR, van der Lugt A, et al. Intravenous contrast material administration at helical 16-detector 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effect of iodineconcentration on vascular attenuation. Radiology, 2005, 236(2):661-665.
[6] Hazirolan T, Turkbey B, Akpinar E, et al. The impact of warmed intravenous contrast material on the holus geometry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pplications. Korean J Radiol, 2009, 10(2):150-155.
[收稿日期:2014-05-06]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电恒温箱加热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80例进行MS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20)和对照组(n=1260), 将对比剂(优维显300和优维显370)放入电恒温箱加热至37℃后进行MSCT增强,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电恒温箱加热优维显370至37℃时, 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恒温箱;多层螺旋CT;CT增强;不良事件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迅速发展, CT增强已成为了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MSCT增强检查中, 能显著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虽然目前使用非离子型、高亲水溶性对比剂作为常规增强对比剂, 但是由此引发的如对比剂外渗、过敏样反应、对比剂肾病、微循环障碍等不良事件也越来越多, 不容忽视。本研究探讨使用恒温箱加热对比剂是否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4月到放射科进行CT增强检查的26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剔除碘过敏、过敏性体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检查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射对比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20)和对照组(n=1260), 实验组男756例, 女684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52.6岁;对照组男648例, 女612例, 年龄20~83岁, 平均年龄46.8岁, 两组患者均选用优维显300和优维显370对比剂, 并采用相同的注射方式及注射速度进行CT增强检查。
1. 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深圳圣诺高压注射器和DHP-900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组患者均按照CT增强常规操作方法, 选用20 G或22 G安全留置针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射速率3.5~5 ml/s, 剂量1~2 ml/kg)。实验组将对比剂放入恒温箱加热至37℃后经肘静脉注射;对照组即将对比剂在不加热情况下直接经肘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开始静脉注射对比剂到CT检查结束1 h内, 出现过敏样反应和对比剂外渗等不良事件。
1. 3 判断标准 过敏样反应参照美国放射学会2004年修订的分型标准[1], 轻度:局限性荨麻疹、皮肤瘙痒、流涕、恶心、呕吐、咳嗽、眩晕等;中度:剧烈呕吐、广泛性荨麻疹、喉头水肿、轻度支气管痉挛、轻度低血压等;重度: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 昏迷、休克、低钾, 并危及生命者。外渗根据对比剂外渗量(肿胀范围)及局部组织的反应等, 将外渗局部组织损伤分为3度:Ⅰ度(局部微红热、轻度肿胀, 肿胀区直径<5 cm);Ⅱ度(肿胀、疼痛明显, 可触及动脉搏动, 肿胀区直径5~8 cm);Ⅲ度(局部皮色斑状青紫或水疱形成, 动脉搏动不明显, 肿胀区直径>8 c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不良事件共6例。其中发生轻度恶心、呕吐、局限性荨麻疹等症状者5例;无中度和重度过敏样反应患者;发生Ⅰ度外渗者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27例, 其中轻度恶心、恶吐、局限性荨麻疹等症状者21例;发生剧烈呕吐、轻度低血压、广泛性荨麻疹等症状者3例;发现低血钾或呼吸困难等症状1例;发生Ⅰ度外渗者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0%, 见表1。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 >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3 讨论
随着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CT增强影领域广泛运用, 由于对比剂注射的速度快、剂量大, 所引起的不良事件逐渐受到关注。虽然CT增强注射非离子、高亲水溶性对比剂, 但是不适宜温度的对比剂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影响实际注射的流速, 使影像达不到最佳的效果[2], 并且增加对比剂不良事件发生率[3]。碘对比剂应用中的不良事件与多种原因有关, 其中对比剂的温度及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4]。
研究表明, 对比剂的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与对比剂的黏度有关。对比剂的黏度与碘浓度成正比, 但与温度成反比, 对比剂的碘浓度越高或温度越低时, 其黏度越高, 在血管内滞留的时间也越长, 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越大, 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外渗几率则越高。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 对比剂处于此温度时, 其理化性质几乎不发生改变。Cademartiri[5]报道, 非离子型造影剂温度从20℃加热至37℃时其黏度下降达到50%左右。据有关资料介绍, 优维显300在20℃时黏滞度为8.7 mPa/s , 在37℃时黏滞度仅为4.6 mPa/s; 优维显370在20℃时黏滞度为20.1 mPa/s , 在37℃时黏滞度仅为9.5 mPa/s。本研究结果显示, 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azirolan 等[6]证实将对比剂加热至37℃时,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本研究通过加热优维显370, 明显降低了对比剂所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这可能主要是通过恒温箱加热对比剂降低了对比剂的黏度有关。
总之, 使用恒温箱加热的对比剂, 不但可以减少注射部位的疼痛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还可以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慕朝伟, 高润霖, 陈红林, 等.非离子型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中国循环杂志, 2007, 22(3):172-175.
[2] 苗日. 造影剂温度与流速相关性观察.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1(4):277.
[3] 孙剑宁, 李佐华, 史利华, 等. 离子型造影剂加地塞米松预防CT增强扫描反应的对比剂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 2001, 3 (9):664-665.
[4] 李佳欣, 任喜军, 李学奇.碘对比剂黏度对微循环的影响.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46(7):669-670.
[5] Cademartiri F, Mollet NR, van der Lugt A, et al. Intravenous contrast material administration at helical 16-detector 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effect of iodineconcentration on vascular attenuation. Radiology, 2005, 236(2):661-665.
[6] Hazirolan T, Turkbey B, Akpinar E, et al. The impact of warmed intravenous contrast material on the holus geometry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pplications. Korean J Radiol, 2009, 10(2):150-155.
[收稿日期:2014-05-06]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电恒温箱加热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80例进行MSCT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20)和对照组(n=1260), 将对比剂(优维显300和优维显370)放入电恒温箱加热至37℃后进行MSCT增强,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电恒温箱加热优维显370至37℃时, 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恒温箱;多层螺旋CT;CT增强;不良事件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迅速发展, CT增强已成为了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MSCT增强检查中, 能显著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虽然目前使用非离子型、高亲水溶性对比剂作为常规增强对比剂, 但是由此引发的如对比剂外渗、过敏样反应、对比剂肾病、微循环障碍等不良事件也越来越多, 不容忽视。本研究探讨使用恒温箱加热对比剂是否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4月到放射科进行CT增强检查的26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剔除碘过敏、过敏性体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检查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射对比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20)和对照组(n=1260), 实验组男756例, 女684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52.6岁;对照组男648例, 女612例, 年龄20~83岁, 平均年龄46.8岁, 两组患者均选用优维显300和优维显370对比剂, 并采用相同的注射方式及注射速度进行CT增强检查。
1. 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深圳圣诺高压注射器和DHP-900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组患者均按照CT增强常规操作方法, 选用20 G或22 G安全留置针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注射速率3.5~5 ml/s, 剂量1~2 ml/kg)。实验组将对比剂放入恒温箱加热至37℃后经肘静脉注射;对照组即将对比剂在不加热情况下直接经肘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开始静脉注射对比剂到CT检查结束1 h内, 出现过敏样反应和对比剂外渗等不良事件。
1. 3 判断标准 过敏样反应参照美国放射学会2004年修订的分型标准[1], 轻度:局限性荨麻疹、皮肤瘙痒、流涕、恶心、呕吐、咳嗽、眩晕等;中度:剧烈呕吐、广泛性荨麻疹、喉头水肿、轻度支气管痉挛、轻度低血压等;重度: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 昏迷、休克、低钾, 并危及生命者。外渗根据对比剂外渗量(肿胀范围)及局部组织的反应等, 将外渗局部组织损伤分为3度:Ⅰ度(局部微红热、轻度肿胀, 肿胀区直径<5 cm);Ⅱ度(肿胀、疼痛明显, 可触及动脉搏动, 肿胀区直径5~8 cm);Ⅲ度(局部皮色斑状青紫或水疱形成, 动脉搏动不明显, 肿胀区直径>8 c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不良事件共6例。其中发生轻度恶心、呕吐、局限性荨麻疹等症状者5例;无中度和重度过敏样反应患者;发生Ⅰ度外渗者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2%。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27例, 其中轻度恶心、恶吐、局限性荨麻疹等症状者21例;发生剧烈呕吐、轻度低血压、广泛性荨麻疹等症状者3例;发现低血钾或呼吸困难等症状1例;发生Ⅰ度外渗者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0%, 见表1。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5, >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3 讨论
随着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CT增强影领域广泛运用, 由于对比剂注射的速度快、剂量大, 所引起的不良事件逐渐受到关注。虽然CT增强注射非离子、高亲水溶性对比剂, 但是不适宜温度的对比剂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影响实际注射的流速, 使影像达不到最佳的效果[2], 并且增加对比剂不良事件发生率[3]。碘对比剂应用中的不良事件与多种原因有关, 其中对比剂的温度及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4]。
研究表明, 对比剂的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与对比剂的黏度有关。对比剂的黏度与碘浓度成正比, 但与温度成反比, 对比剂的碘浓度越高或温度越低时, 其黏度越高, 在血管内滞留的时间也越长, 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越大, 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外渗几率则越高。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 对比剂处于此温度时, 其理化性质几乎不发生改变。Cademartiri[5]报道, 非离子型造影剂温度从20℃加热至37℃时其黏度下降达到50%左右。据有关资料介绍, 优维显300在20℃时黏滞度为8.7 mPa/s , 在37℃时黏滞度仅为4.6 mPa/s; 优维显370在20℃时黏滞度为20.1 mPa/s , 在37℃时黏滞度仅为9.5 mPa/s。本研究结果显示, 注射优维显300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优维显370时, 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azirolan 等[6]证实将对比剂加热至37℃时,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本研究通过加热优维显370, 明显降低了对比剂所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这可能主要是通过恒温箱加热对比剂降低了对比剂的黏度有关。
总之, 使用恒温箱加热的对比剂, 不但可以减少注射部位的疼痛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还可以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慕朝伟, 高润霖, 陈红林, 等.非离子型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中国循环杂志, 2007, 22(3):172-175.
[2] 苗日. 造影剂温度与流速相关性观察.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1(4):277.
[3] 孙剑宁, 李佐华, 史利华, 等. 离子型造影剂加地塞米松预防CT增强扫描反应的对比剂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 2001, 3 (9):664-665.
[4] 李佳欣, 任喜军, 李学奇.碘对比剂黏度对微循环的影响.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46(7):669-670.
[5] Cademartiri F, Mollet NR, van der Lugt A, et al. Intravenous contrast material administration at helical 16-detector 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effect of iodineconcentration on vascular attenuation. Radiology, 2005, 236(2):661-665.
[6] Hazirolan T, Turkbey B, Akpinar E, et al. The impact of warmed intravenous contrast material on the holus geometry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pplications. Korean J Radiol, 2009, 10(2):150-155.
[收稿日期:2014-0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