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日
(婺源县中医院 江西 婺源 33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笔者在临床应用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51~70岁,平均(60.57±1.16)岁;病程为5~26年,平均(15.53±1.17)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52~69岁,平均(61.02±1.23)岁;病程4~27年,平均(16.03±1.27)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2011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的全球策略》标准进行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痰热郁肺证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喘息、咳嗽、气短、胸闷、痰多、痰黄、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舌苔黄和舌质红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平喘、化痰和吸氧等西医治疗方法治疗。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清肺化痰汤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肺化痰汤,200mg/次,1剂/日。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栀子15g,黄岑20g,桑白皮10g,浙贝母10g,瓜蒌仁30g,陈皮10g,麦冬10g,桔梗10g,苏子10g,甘草6g,炒杏仁9g。
1.4 疗效判定[2]显效,指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70%;有效,指患者治疗后症候积分减少为30-69%;无效,指患者症候积分减少<3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s用力肺活量(FEV1)和第1s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以此对患者肺功能进行评价。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状况 观察组治疗前FEV1为(51.13±10.02)L,FEV1/FVC为(53.26±10.41)%,治疗后分别为(66.67±8.21)L,(70.35±4.21)%;对照组治疗前FEV1分别为(51.35±10.62)L,FEV1/FVC为(53.96±3.52)%,治疗后分别为(59.78±9.21)L,(64.13±3.52)%。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EV1/FVC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FEV1、FEV1/FV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喘证”、“哮症”、“咳嗽”、“肺胀”等范畴,主要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炼液成痰等产生。对于痰热郁肺证的患者,临床上采用清热化痰和宣肺降气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改善患者肺功能。笔者运用清肺化痰汤在治疗该疾病临床上获得理想效果,其中,杏仁具有降肺平喘作用,桔梗具有宣肺平喘作用,两药合用可有效止咳平喘,促使患者气畅;栀子、黄芩、桑白皮、瓜蒌仁和浙贝母具有降火、清热化痰及止咳平喘等作用;麦冬具润肺生津;苏子、陈皮消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宣降肺气,诸药合用具有显著的清热祛痰和平喘止咳等作用,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水平[3]。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上清肺化痰汤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朱晓红.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6):1 200-1 201.
[2]高 洁,郑爱红,许早荣.清肺化痰逐瘀汤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30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0):1 505-1 058.
[3]陈萍.清肺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50 例[J].河南中医,2013,33(5):70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