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青 邝 军 朱建勇 张立波 何 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在我国疾病死亡排序中,占第3位,而在农村,COPD则占死亡原因的首位[1]。COPD的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一般情况差,呼吸衰竭和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为其常见的晚期表现,大部分患者最终可因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难以纠正而导致死亡。1,6-二磷酸果糖是细胞内糖酵解的中间产物,是一种高能物质,它作用于细胞膜,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磷酸果糖激酶,增加细胞内高能磷酸键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另外还可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本研究将1,6-二磷酸果糖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对AECOPD患者的疗效。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临床诊断为AECOPD的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的标准[3]。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7~88岁,平均63±7岁,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病史10~6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检查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抗菌药物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止咳,祛痰。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10 g/d静滴, 14 d为1疗程。
分别抽取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静息及非吸氧状态下动脉血,立即应用美国GEM Premier 4000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检测PaO2、PaCO2、FEV1等指标。同时对患者用药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
有效:病情好转,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所恢复;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计算出总有效率。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FEV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PaO2、FEV1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在症状、体征变化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总体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见表2、3。
COP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点是气道的持续性、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同时伴有进行性肺损害,与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出现逐渐加重的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最终导致呼吸衰竭[4-6]。1,6-二磷酸果糖是糖酵解中间产物,可作用于细胞膜。张士祥等[7]检测了血清酶的变化后发现1,6-二磷酸果糖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组织酶和其他物质的外泄。它还可促进细胞对循环中钾的摄取及刺激细胞内高能磷酸键和2,3-二磷酸甘油的产生。冯美云等[8]的研究认为1, 6- 二磷酸果糖可使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加强, 减少自由基生成及其对组织的损伤作用。另外,1,6-二磷酸果糖可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酯,降低红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在血管内的变形能力,且具有抑制红细胞聚集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微循环障碍[9]。动物实验也证实1,6-二磷酸果糖对肺微循环和肺功能具有保护性作用[10-11]。目前,对AECOPD患者营养治疗的新策略是及时改善线粒体功能,线粒体是以ATP的形式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而1,6-二磷酸果糖不用磷酸化即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并能较快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紊乱以防止线粒体功能进一步受损,从而改善AECOPD患者的 PaO2、PaCO2以及营养状况,缩短控制感染时间[12]。AECOPD患者在使用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时会严重消耗肾磷酸盐,导致血磷下降,出现低磷血症,而低磷酸血症和肾磷酸盐再吸收障碍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低磷血症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引起肺泡闭陷,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故AECOPD患者适当补充磷酸盐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FEV1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n)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平均住院日(d)
另外,1,6-二磷酸果糖在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稳定生物膜以及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方面能力突出。它作用于细胞膜时,可以刺激磷酸果糖酶的活性,使细胞内高能磷酸键激增,ATP和cAMP浓度增加,提高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功能,从而解除气道痉挛,改善肺通气,对AECOPD患者的治疗有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同等的基础治疗上使用1,6-二磷酸果糖后,动脉血气PaO2、PaCO2、FEV1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提示1,6-二磷酸果糖用于AECOPD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爱兵. C反应蛋白检测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7): 1240-1242.
2 肖华凤, 杨 敏, 潘尚仁, 等. 1,6-二磷酸果糖的体内过程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4(2): 42-4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 8-17.
4 Rabe KF, Hurd S, Anzueto A,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176(6): 532-555.
5 Hui CKM, Chung KF. Indacaterol: pharmacologic profile, efficary an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COPD[J]. Expert Rev Respir Med, 2011, 5(1): 9-16.
6 郭 伟, 张 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研究与临床治疗[J]. 中华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17): 1390.
7 张士祥, 冯美云. 1,6-二磷酸果糖营养液对小鼠肾脏、心肌、骨骼肌组织及其血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 19(3): 23-29.
8 冯美云, 王习霞. 1,6-二磷酸果糖营养液对人体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6, 15(3): 219-224.
9 李跃萍, 刘 苏. 1,6-二磷酸果糖对自体肺体外循环中肺组织的保护作用[J]. 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 872-873.
10 薛庆亮, 汪建新, 江 宏. 1,6-二磷酸果糖对肺微循环和肺功能的保护性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98-100.
11 Nunes FB, Simoes Pires MG, Alves Filho JC, et al. Physiopathological studies in septic rats and the use of fructose 1,6-bisphosphate as cellular protection[J]. Crit Care Med, 2002, 30: 2069-2074.
12 庞晓军, 杜正隆, 曾 红, 等. 强化肠外营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10, 21: 2612-2614.
13 肖 瑶. 低磷血症的发生及其对机体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