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流行音乐论略

2014-08-28 23:18祝捷刘欢
学理论·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校

祝捷 刘欢

摘 要:流行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可缺少的大众文化,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有目共睹,而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同时并在,正是因为这种需求使得流行音乐与大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流行音乐以其细腻丰富的内容与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将主要对象对准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为了研究高校流行音乐,我们必须要了解流行音乐以及高校流行音乐的概论,再对此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校;流行音乐;大众娱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22-02

一、流行音乐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一)流行音乐的内涵

作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适用于各个国家及各种形态的社会制度[1]。关于流行音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说法,用来适应各个国家及各种形态的社会制度不同。因此,流行音乐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专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众文化。由此,我们应该了解:从学科划分上来说流行音乐是一个音乐种类,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娱乐性的特点。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行音乐是由社会物质现实决定的,马克思的发展理论提示我们,流行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文化代替传统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社会制度与社会环境一直在改变流行音乐的存在方式,但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下的意识形态,流行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变更始终依靠上层建筑的发展。所以我们说,流行音乐是一个有新鲜活力、体现时代性的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界定是与社会实践及审美价值密切相关的文化哲学问题。

(二)流行音乐的时代特征

首先,流行音乐因其群众性广义上属于一种意识形态,但是流行音乐又因其自发性成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流行音乐作为文化意识的载体,被人们利用的多是娱乐性、通俗性以及游戏心理,而主流文化里强调的教育功能和审美标准的培养却被搁置在一旁,于是亚文化用来形容流行音乐表现出的随时间而变化的各种主题。在一些流行音乐中,不乏一些充满个性、激情、同时也过于感性的音乐内容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合,甚至会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宜提倡的亚文化势态。流行音乐追求的价值不同于理性主义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价值定位。

其次,流行音乐具有娛乐性,为从事于社会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社会娱乐的音乐生活。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消遣,消遣是为着休息,休息就是愉快的。这些流行音乐作品往往源于生活,准确地说源于生活的作品往往更能成为流行音乐,主题主要是爱情与成长。因为流行音乐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所以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音乐用途只在消遣闲暇。

第三,流行音乐具有商品性。作为一种商品文化现象,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必然会以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作为最终目标。在这种程度上就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娱乐性离不开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在娱乐圈中几乎一切都是市场、到处存在买卖,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大大超出想象,因此流行音乐因其内容性与情感性,成为一种利润极高的商品。

最后,从狭义角度出发,以高校流行音乐为载体,流行性和时尚性越来越成为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为了满足大众对消遣娱乐的需求,成为商品化的流行音乐也在不断改进自己去迎合受众的需求[2]。随着时代的变化流行音乐的内涵和特征也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维持受众对于流行音乐的需求及维持其商业市场。由此我们提到,高校流行音乐的特有之处在于主动性与时代性,高校流行音乐更多地关注于高校团体的生活与情感世界。从音乐本身出发,高校流行音乐节奏轻快,旋律简单,唱法自然,性格迥异的学生可以把一首歌阐述出不同的内容。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高校文化的特殊性、高效生活的丰富性以及高校群体的广泛性也是高校学生成为流行音乐受众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流行音乐正是因其贴近生活并且具有娱乐精神更容易成为青年群体行为认同的重要文化标志。

由此呈现的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娱乐性、商品性、时尚性及其在高校发展的文化特征正需要我们从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关系中展开探讨,这也是了解中国当代高校流行音乐文化的必由之路。

二、流行音乐发展的时代根由

流行音乐起源于欧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已经逐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娱乐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样式,至此,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众音乐的娱乐方式,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对于高校领域的审美价值要求,营造了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商业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其特有的社会交流方式,通过对高校青年群体的直接影响,改变乃至重塑了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烙印。

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综合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了诸多具有开放性的外来因素,例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手。不难看出,中国内地流行歌手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附有其他音乐样式的痕迹,因此,从港台歌曲到外国流行音乐,甚至传统的民族音乐,都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探索中可以发现,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以各个方面学习、模仿、借鉴着严肃音乐与民族音乐的某些因素,并在其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可以看到的是,当今的流行音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呈现出一面是现代派音乐与古典浪漫派音乐共存、现代音乐与流行民族音乐共处的复调式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商品化的流行音乐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社会上,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在经济上,文化界出现了“文化热”、“寻根热”等浪潮,产生了消费热,大中城市形成了浓厚的都市文化,这就使内地流行音乐兴起的条件出现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音像制作行业也循序渐进地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摆脱了单一的国营计划经济模式,进而使机制的转变带来了市场的变化。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被时代背景所决定,流行音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真实的时代背景,因此,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的。面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国际化、市场化是中国流行音乐文化走出世界的最佳运行方式,合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

三、现代中国高校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有目共睹,而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同时存在,正是因为这种需求使得流行音乐与大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相对应的受众群体,流行音乐也是如此,它以其细腻丰富的内容与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将主要对象对准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欣赏流行音乐,另一方面也因为流行音乐的特性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因此,不仅是大学生对流行音乐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需求,而现阶段流行音乐的创作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需求,并将高校学生群体作为其主要的宣传市场之一。

校园歌曲最初被称为“乐府民风”、“现代民歌”、“校园民歌”,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大学校园。1975-1981年间是台湾校园民歌的黄金期。台湾校园民歌在“中国现代民歌之争”“淡江校园”等事件后,得以引发整个台湾大学校园关于校园流行歌曲的创作、演唱变革与发展。小调是那时候校园歌曲曲风的主旋律,速度中慢,歌词以叙述为主,简单易唱。使用的乐器也比较简单,口琴、吉他、手风琴、手鼓等常常出现在歌曲伴奏中,给人一种清雅纯朴的感觉。学生们喜爱这种特有的风格,这类校园歌曲也占据着校园里的音乐舞台与广场草坪。伴随着学生们走向社会,以及社会人对校园的怀念,原本狭小的校园歌曲风格影响了当时整个台湾流行乐坛。当时的代表作甚至传唱至今,有刘文正演唱的《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以及罗大佑的《恋曲1980》、《恋曲1990》,还有李宗盛的《没有人知道》,等等。这些台湾音乐人对台湾的校园音乐以及后来的流行音乐,都做出了极大的创新与贡献。且无论他们本人还是作品,又都对大陆的校园歌曲施加了深刻的影响。

大陆原创校园音乐晚于台湾,始于1986年前后,在北京校园内逐渐传唱开。郭峰首先开始了大陆流行音乐的创作,并推出了《让世界充满爱》,这标志着大陆流行校园音乐的诞生。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发行是内地流行乐的一个高峰。崔健不但以自己的作品征服了年轻人的心,其《一无所有》等歌曲在中国乐坛上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到老狼、高晓松等人的作品,校园歌曲已经扩大到整个流行音乐领域。大学校园流行音乐唱出了学生的激情,唱出了学生的生活,是课余文化的重要部分,它能表现并反映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面貌与精神发展的方向。故而优秀的校园歌曲是青年一代,特别是学生成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養料。

四、流行音乐的发展对中国高校的影响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根本上说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文化是人类发展必须出现的历史痕迹,流行音乐作为其中一部分更是如此。高校流行音乐不同于以往的消遣目的,在现在社会中更加注重教育功能。而流行音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潜移默化发生在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以及人格魅力等等精神素质方面,其影响和作用见微知著。流行音乐同时具有通俗性,并借由轻松活泼的节奏和优美流畅的旋律,体现了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具体来说,就是将创作主体与表演者和欣赏者三者的情感相融合,做到时代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并不脱离群众基础,使得人们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有共鸣,而为受众所接受并逐渐转化为精神追求的一部分。你来我往的交互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

流行音乐帮助学生发现并表达自己情绪的同时,也有另一个功能,即异化。流行音乐在广泛转播自然、贴合高校学生生活音乐的同时,也成为高校学生抒发自我情感并容易被其他人接受的一种表达方式。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让高校学生的审美标准不再整齐划一,而是自由多样。但笔者担忧的也正是这样,流行音乐的传播变得随意而过于个性,太过远离主流音乐,而受众者因为年龄的局限往往沉溺于一些负面情绪中,错过了当下应该审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黄金时期,流行音乐中所表达的失落处境只能越来越成为真实,而高校学生们却丧失了对真理的求问与探寻。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披着大众文化的外衣在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培养”下一代人的平庸趣味,并“滋养”着下一代人的精神支撑[3]。尽管如此,流行音乐在高校的发展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并且只要它存在着,就会不顾理性上的追求,固执地享受感性的放肆。新兴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促成了流行音乐行业的变化,硬件条件提升的同时,音乐制作周期变短。创作、表演效果不断提升,而频繁的商业交流、包装、炒作以及还不完善的市场结构也催生了大批低质音乐。这些仅仅具有某种流行特性而缺乏积极情感的音乐作品被高校学生群体所传唱。霍克海默曾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言及,“将廉价物偶像化,也就是将普通人英雄化,这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将一切旧的、不起眼的事物无论在形式还是内涵上赋予新的意义”。

而现今高校文化环境的污浊也恰恰体现了青年学生群体的价值失落和精神家园空虚,而这种变化本身也说明了流行音乐内在的随意性与不严肃性及其本质上的非精神性。在流行音乐单纯成为一种商品,其附有的感情因素成为点缀而非初衷与目的时,经济效益会成为判定其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这些工业批量产品只能给青年学生群体带来消极的价值观以及非主流的心理扭曲,并没有任何实际的积累或升华。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物被商业化,削减了原本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成为单纯的消费品,这是流行音乐异化的又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与其对高校青年群体的教育功能和审美价值体系脱节。

流行音乐是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标志着文化产业的一个发展阶段,不管我们对它到底抱有何种态度,它都将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里生存和发展,并在喧嚣中引领流行的方向。但是面对流行音乐对高校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作为青年学生,应该认真严谨地加以审视,并引领流行音乐的前进趋势,使流行音乐能够在社会价值本位的前提下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关黎,张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J].音乐生活,2007(5).

[6]胡艳妍.流行音乐与高校文化建设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63).

[7]师洪震.浅谈流行音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8]傅晓蓉,范思成.流行歌曲与校园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高校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