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建锋
摘 要:斯宾诺莎是17世纪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其建立的理性伦理学影响深远;理性伦理学强调理性对感性的驾驭,形成一种追求抽象真理的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否定财富、荣誉、权力和感官快乐等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从而肯定对思辨、思想、真理、形式知识等的追求具有最高的价值。
关键词:斯宾诺莎;伦理学;真理;理性
中图分类号:B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040-03
斯宾诺莎是17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哲学家的代表,和同时期的其他哲学家相比,他更重视伦理学,致力于知识和伦理的结合,并且其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伦理学,所以斯宾诺莎是思想自由、品德高尚的哲学家的榜样,同时斯宾诺莎的幸福成为精神幸福,就像柏拉图恋爱成为精神恋爱的代名词,所以斯宾诺莎的思想遗产主要就在其理性伦理学。
斯宾诺莎为了克服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设定了一个实体(自然或者神)来统一身体和心灵,即把可广延的物质和可思想的心灵看作实体的两种属性,属性并且会以“样式”方式出现在具体事物当中;而人则分有物质和心灵两种属性,分别对应着人的身体和思想(理性),思想的内在标志是真观念,主要表现为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真观念没有对象,表现出清晰、真理、确定、必然、永恒等特征,其伦理学的追求就是用理性认识真观念,用真观念驾驭思想的其他样式(个别观念),“心灵一旦认识了这个真观念,则我们就可以明了真观念与其他表象之间的区别”,“若心灵愈能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则它就愈易于指导它自身,建立规则来辅助求知。如果心灵对自然法则的知识愈增加,则它就更易于抑制它自身使它不要驰骛于无用的东西”[1]34;思想还表现在个别事物的观念上,这观念主要有外在的物质或者身体引起,身体对于思想来说,除了身体的感触而引发的感性外,心灵可以说对身体一无所知,这种感性在知识上表现为意见或者想象,对个别事物的观念或者知识是有对象的,表现出模糊、不确定、意见、片面、偶然等特征,所以是理性要规整的对象,人对外在事物比如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追求,使它们在人心灵产生的快乐、痛苦和情绪等都属于这类对象,这些由外在事物引其心灵的感性知识就是理性要控制的对象。
因此斯宾诺莎的理性伦理学最终将理性和感性对立起来,希望通过理性来驾驭感性,达到人的自主自由;也就是通过理性活动建立对真观念的信仰,从而促使人从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来的追求中转向对真观念的追求,其伦理学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启发性的方面主要有三:
第一,否定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斯宾诺莎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人追求的东西的种类,“因为那些在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来,大约不外三项: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萦绕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不能想到别的幸福的,就是这三样东西”[1]20;其次,斯宾诺莎分析了人类通常自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追求目标都是不会给人带来幸福的表现,因为“世界上因拥有财富而遭受祸害以至丧生的人,或因积聚财产,愚而不能自拔,置身虎口,甚至身殉其愚的人,例子是很多的。世界上忍受最难堪的痛苦以图追逐浮名和保全声誉的人,例子也并不少。至于因过于放纵肉欲而自速死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1]21;最后斯宾诺莎分析了为什么这三种追求不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原因,个人对这些事物的占有不是永恒的,会增加或者减少,一旦失去就对心灵产生伤害;并且对这三者的追求会导致和他人处于一种竞争关系中,获得会恐惧失去,也遭他人嫉妒;“由此可见,所有这些恶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切快樂或痛苦全都系于我们所贪爱的事物的性质上。因为凡是不为人所贪爱的东西,就不会引起争夺:这些东西消灭了,不会引起悲伤,对这些东西的占有,不会引起他人的嫉妒、恐惧、怨恨,简言之,不会引起心灵的烦扰。所有这些心灵的烦扰都起于贪爱前面所说过的那种变幻无常的东西”[1]22。
除了用日常实践活动中例子来论证其不应该把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最作为人最终追求的目的的观点外,斯宾诺莎还从其理性主义哲学角度论述了为什么要放弃那三种追求,因为对它们的追求远离了真观念,“因为我判断事物的圆满与否,只须以事物的本性及力量为标准,因此事物的完满与否,与其是否娱人的耳目,益人的身心无关”[2]43。而人的本性应该在人自身当中,那就是思想(理性),而不应该在人的外部去寻找人的本性,并且应该用人的理性来驾驭这些外部的原因,这样的人才能实现其本性,“我把人在控制和克制情感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2]166。
第二,斯宾诺莎认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真正的善、知识和道德。斯宾诺莎认识自己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要过一种稳定的生活,所谓稳定的生活“指心灵的安宁和无纠纷状态,这就要脱离对财富、名声、感官享受的追求”,“热爱具有永恒和无限性质的事物,用纯粹的幸福滋养心灵,从一切忧伤中解放出来”,他所说的无限和永恒的事物只能是具有真观念形式的知识。他将知识分为四类:1)由传闻或符号得来的知识;2)由泛泛经验得来的知识;3)由推论得来的一事物本质的知识;4)纯粹从事物的本质得来的知识;这四类知识中,唯有最后一种知识对道德是最重要的,“惟有第四种知识才可直接认识一物的正确本质而不致陷入错误。所以我们必须首先采用这种知识。”[1]29为什么知识可以保证人不陷入错误(不稳定)呢?因为这类知识出自思想自身,与追求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给人带来毁灭和痛苦不同的是,对知识的追去会给人带来善和幸福;因为那三者没有稳定性,并且由于对它们的争夺导致嫉妒等情感扰害了心灵。而知识具有永恒性和可分享性,知识一旦获得就不会失去,“但至善乃是这样一种东西,人一经获得之后,凡是具有这种品格的其他个人也都可以同样分享。至于这种品格是什么性质,我将在适当地方指出,简单说,它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界相一致的知识”[1]23;对知识的追求也不会导致嫉妒,因为真正有知识的人都乐于与人分享其知识,“因此这就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目的:自己达到这种品格,并且尽力使很多人都能同我一起达到这种品格,换而言之,这也是我的一种快乐,即尽力帮助别人,使他们具有和我相同的知识,并且使他们的认识和愿望与我的认识和愿望完全一致”[1]23。
普通人的行为都取决于判断,而判断的基础就是自己的感情,而人的感情很多情况下是建立在想象(期望)的基础上的,比如追求财富的人总是想象着自己将会拥有更多财富,这些都是人性很难改变的倾向,即使仅仅使人认识到对真观念的追求最重要都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谈改变了,“我们不能不承认世界上也有一些人,或者由于禀赋,或者由于成见,亦即由于偶然遭遇,深深陷于心灵的盲目。像这类的人,我们是绝不能同他们谈论科学的。因为凡是与生活需要及社会交往有关的东西,他们为情势所迫,都不能不假定其存在,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常常不惜指天誓地般承认这些,否认那些”[1]36-37,所以感性对人控制是非常深,人需要很强的意志才能摆脱其控制。
斯宾诺莎将意志归入理性(真观念和知识)一类,即使难以摆脱感情的束缚,但是人只有依靠坚强的意志走出感觉,走向知识;他认为相反的东西相克,知识和情感是相反的,认识的知识越多,理性就越强,这样意志就能战胜欲望情绪等,使人过上理性稳定的生活。
第三,斯宾诺莎不是简单否定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追求,认为这些追求有其价值。斯宾诺莎毕竟属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者,他不可能简单的否定身体,否定人的情感,他肯定了人类三种基本情绪——痛苦、快乐、欲望,对获得真观念的影响,情绪的增加或者减少,会促进或者阻碍我们灵获得真观念的力量,关键是要让情感为促进真观念服务。
首先,斯宾诺莎肯定了这些情感的意义,他用了数学的例子,数学中的负数和复数都是虚构的,相对于实数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负数和复数,数学推理将无法进行,所以情感对于理性来说必不可少。
其次,人生不可能一步就认识到真观念,需要一步步走向真观念,应该把对感官快乐、资财和荣誉得追求看作手段而不是目的,看作达到人生至善目的过程中必须超越的阶段,超越感官快乐就是第一步,超越资财又是一步,超越荣誉又是一步,经过这逐级超越人才会认识到真正的善;“特别是当我确切认识到,如果把追求财富、荣誉、肉体享乐当作自身目的,而不把他们当作达到其他目的手段,实在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则我的心灵便愈觉得沉静不为所动。但是,反之,如果只认对于财富、荣誉及快乐的追求为手段而非目的,则它们就会受到一定的节制,这不但没有什么妨害,而且对于我们所以要把它们作为手段去追求的那个目的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我得便将加以适当的说明”[1]22。
最后,将获得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看作起点而不是终点,对其追求必须要做到节制和超越,即当你真正拥有财富的时候,而不把人生目的停留在此,而是超越它,经过这个阶段才能把求真当作人生最终目标;毕竟一个穷人说自己多么看不起财富,总让人有伪善的感觉,只有得到然后能放下这才算进步。
斯宾诺莎生活的时代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盛行的时期,那是一个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哲学家表现出来的“野心”比政治家还要大,他们把知识和理性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方面是欧洲人对于中世纪宗教时代的一种反思,但是确实经过启蒙运动与理性经验主义洗礼的欧洲人,变得更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在近代短短两百多年取得成就远远大于过去两千年。对于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来说,由于缺乏科学理性精神的长期洗礼,各种非科学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总是层出不穷。
斯宾诺莎将人的各种追求协调起来,建立起一个包容的理性伦理学,其伦理学还具有很强的实践色彩,他一生就是在践行自己的伦理学,对金钱的需要只限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不贪恋荣誉和权力;他详细分析了人的各种情感,比如:快乐、痛苦、嫉妒、自卑、骄傲等,最终指出这些情感都只具有想象性,最有价值的生活是用知识和理性来滋养心灵,不是用感性来毁坏心灵,这符合那个时代精神。所以学习和研究斯宾诺莎伦理学,有助于使科学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重知识的价值观,有助于人们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追求。
形成对科学知识的信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自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后,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和创新。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对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价值导向,进一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斯宾诺莎理性伦理学有利于落实上述的国家大政方针,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思想在以下三方面促进青年进步:
第一,有助于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现象的蔓延。当前中央集中解决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归根到得四风产生的根源就是对财富、荣誉权力和感官快乐的过度追求;对青年来说,即使在思想上认识到对这些东西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人生应该追求的最终目的,将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并不一定按照这些认识原则来行为,但是就像斯宾诺莎的名言所描述的,“人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2]241,人在控制物欲方面的意志就会增强,理解本身就是进步。
第二,有助于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西方文明经历理性和科学的洗礼,直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这与西方人重视科学,很多人把追求真理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氛围是分不开的。中国社会制度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中国人思想还有封建社会的某些特征,整个社会求真的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评价知识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人认识到是否求得真理是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标准。斯宾诺莎思想使人相信,追去真理会得到他人的诚服,而不是追求感官快乐带来的他人怨恨;追求真理会获得他人的敬重,而不是追求权力带来的他人嫉妒;追求真理会收获真正稳定的幸福,而不是患得患失的财富感;总之,在斯宾诺莎的思想中树立对知识和真理的信仰是道德的最高标准。
第三,斯宾诺莎不是简单的否定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的追求,而是把它们看作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有助于我们协调人的世俗追求和崇高向往,这对青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今中国必须鼓励企业家精神,鼓励人们创造财富,要鼓励大学生去追求梦想,这梦想最主要的就是好生活,而好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财富、荣誉和感官享受;虽然年轻人都需要经历这一阶段,但是年轻人不应该停留在这个阶段,人应该是为追求真理而求真,不是为了其他的东西而求真。所以斯宾诺莎在肯定青年追求世俗之梦的同时,为真理的追求留下空间,青年不可能立刻认识到知识真理的价值,但是随着其人生经历的丰富可能最终会认识到真理最值得去追求,过上最有价值的生活,“绝对遵循德性而行,在我们看来,不是别的,即在寻找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上,以理性为指导,而行动、生活、保持自我的存在(此三者意义相同)”[2]187。
参考文献:
[1]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2]斯宾诺莎.伦理学[M].賀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周晓亮.西方哲学史(第四卷)[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2004.
[4]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法]德勒兹.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M].冯炳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斯宾诺莎.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M].顾寿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