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整形外科,重庆 400037)
瘢痕疙瘩是由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堆积,表现为过度生长的一种病理性瘢痕,耳垂是其好发部位之一,常因耳垂穿孔或外伤等引起,单纯手术切除术后易复发。本文回顾2009年至2012年25例女性患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经验,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科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25例女性患者,年龄17~41岁,共31只耳,均为穿耳洞后引起的瘢痕疙瘩,其瘢痕疙瘩呈球形或结节状凸出于耳垂,大小为(0.3 cm×0.2 cm)~(2.5 cm×3 cm),质韧,瘢痕疙瘩表面皮肤与其深面瘢痕组织之间不易推动,患者局部有明显瘙痒或刺痛不适。
术前常规使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行瘢痕疙瘩局部注射,注射频次为每3周1次;注射3~4次后,瘢痕疙瘩表面皮肤充血症状好转,且皮肤与深面瘢痕球推动时出现明显活动度,选择为手术时机。手术时常规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顺皮纹方向设计保留部分瘢痕皮肤的手术切口线,锐性分离并切除瘢痕硬结至周围正常柔软组织,彻底止血后,无张力缝合切缘两侧,术区适度加压包扎,术后3 d换药,7 d拆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年常规随访。
治愈:耳垂皮肤平软,无瘢痕硬结,无痒、痛感;有效:耳垂皮肤平,但可触及瘢痕硬结或有痒、痛感;无效:可触及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瘢痕硬结。
本组31只耳手术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6~24个月,26只耳治愈,4只耳有效,1只耳无效,有效治愈率约96.8%。典型病例见图1。
a:耳垂瘢痕疙瘩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前;b:耳垂瘢痕疙瘩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后;c:手术后
图1耳部瘢痕疙瘩典型病例
瘢痕疙瘩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变化,据报道及组织病理特点推测,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和免疫有关,好发于耳垂、胸骨前区、三角肌区等,由皮肤损害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引起的皮肤病变[1-3]。耳垂瘢痕疙瘩常由穿耳洞导致,也可能因耳部创伤、烧伤后愈合过程中瘢痕过度生长呈瘤样所致,常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单纯行手术切除复发率高,且有随手术损伤刺激而使病变进一步扩展的倾向[4]。采用手术切除加局部放射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但局部损伤大、放射治疗会产生全身不良反应,且术后较易复发,疗效仍欠满意[5],大量的临床研究均提倡应用多种方法复合治疗耳垂瘢痕疙瘩。
研究证实,激素能通过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胶原的合成,促进细胞凋亡使瘢痕变平变薄,其代表药物有被广泛应用的中长效激素曲安奈德[6]。我们通过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减轻患者瘙痒及疼痛症状,且瘢痕疙瘩表面皮肤充血症状好转,瘢痕质地得到一定程度的软化。
手术切除是本治疗的重要环节,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操作是减少瘢痕疙瘩切除后复发的重要因素[7-8]。基于整形外科手术中要求“无创、无张力、无死腔”的原则,我们对瘢痕组织采取锐性分离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保留部分瘢痕疙瘩表面皮肤组织并于皮下适当固定数针,从而达到切口位置的无张力缝合;术后妥当加压包扎能有效消灭术区死腔,通过以上操作,大部分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蔡景龙.现代瘢痕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6-161.
[2] Marneros AG,Norris JE,Olsen BR,et al.Clinical genetics of familial keloids[J].Arch Dermatol,2001,137(11):1429-1434.
[3] Datubo-Brown DD.Keloid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r J Plast Surg,1990,43(1):70-77.
[4] Stucker FJ,Shaw GY.An approach to management of keloids[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2,118(1):63-67.
[5] Al-Attar A,Mess S,Thomassen JM,et al.Keloid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1):286-300.
[6] 鲍卫汉,徐少骏.激素治疗瘢痕的机理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78-381.
[7] 王春梅,张 继,归 来,等.耳部瘢痕疙瘩的个性化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6):23-25.
[8] Kim DY,Kim ES,Eo SR,et al.A surgical approach for earlobe keloid:keloid fillet flap[J].Plast Reconstr Surg,2004,113(6):1668-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