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华+吴建英
【文言文】
《东施效颦》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亡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教学过程】
一、 初读文言文
1. 揭题激趣,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短文,读——
生:东施效颦。
师:这是一个成语故事,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谁来说说?(生简述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简短,能不能稍微讲具体一点,比如这西施到底是生的什么病?东施怎么学的?周围人是什么反应?(生具体讲故事)
师:你看,同样一个故事,刚才那位同学说得非常精炼,而这位同学又说得非常具体。咱班语文水平高啊,一个故事两种说法都不容易!同学们说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一个词——(板书:模仿)“模仿”就是课题中的——
生:效。
师:(指着课题)东施模仿西施——
生:皱眉头。
师:学什么不好,学人家生病的样子。西施皱眉是自然的,是美的,东施模仿她就变得——(板书:美——丑)
生:丑。
师:都是谁惹的祸?
生:模仿。
2. 初读课文,简介出处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内容跟大家刚才说的差不多,但是表达不太一样,同学们好好去读一读,看看文言文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生自读)
师:说说给你留的第一印象。
生:文言文很短。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下,我觉得文言文是言简意赅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句话,文言文可以用几个字来表示它全部的意思。
师:还有吗?
生:文言文读起来很有韵味。
师:你试试看。(生读,较平淡)
师:有点儿感觉。
生:我想给他改正一下。他刚刚读错了一个地方,是“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不是“亦归捧心而颦其里”。
师:对了,我们不能随意把它倒装。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第一印象非常真切。这篇文章是两千多年前的庄子的作品。庄子何许人也?一起读——
(出示,生读: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师:他有一部书,书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一起读——
生:《庄子》。
师:这部书里面有我们熟悉的话语,谁来读?(出示,指名读)
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师:还有我们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生接读《邯郸学步》《井底之蛙》《东施效颦》……)
3. 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师:文言文有着特别的韵味儿,读好了是很享受的!想听老师读吗?注意老师是怎样停顿的。(师配乐读,生鼓掌)
师:怎么样?为何鼓掌?
生:老师读得停顿特别有感觉。
生:老师读得似停非停。
生:有些字词老师读得很强调……
二、 读出理解
1. 读出理解
师:想知道老师怎么读好的?告诉你一个诀窍,首先要理解好文言文词句。至于怎么理解词句,方法很多。(出示)
(学生自读,组内交流,读完后生纷纷举手朗读)
生:她读得总体很好,但是我要纠正一个错误,她把“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读成了“故西施病心而其颦里”。
师:“颦其里”和“其颦里”你看看,意思一样不?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你告诉她。
生:“颦其里”,是在家乡里面皱着眉头,“其颦里”,是皱着……皱着眉头……
师:哈,反正就是意思不对了,是不是?所以理解得怎么样,就会读得怎么样,孩子,你把第一句读一下。
(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现在是不是读得很好?来,接着评价。
生:我觉得她把“丑人”和“美之”两处着重读了。她这样读可以体现两者的差别。
师:什么差别?
生:丑和美的差别。
生:我觉得应该是东施和西施的差别。
生:一个是天使,一个是地魔。(众笑)
师:就是一个美,一个丑,是不是?他换了一种说法。对比的读得很有感觉,很好!谁能像她这样读,让我听得出这么丰富的信息。
(生读,众鼓掌)
生:这位同学读得连而不断,很有韵味。
生:我觉得她一个劲地读完了,可以稍微停顿一会儿。比如说“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师:听到了吗?这是句和句之间的停顿。那句子内呢,有没有该停顿的地方?
生:她应该在“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病心”后面稍微停顿一下。(生读“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师:听到了吗?我们再请她读一下,好吗?
(生读,进步很大,众鼓掌)
(出示第二句,生读)
生:听了她的朗读,我也想给她提个建议,就是“亡走”那里,“走”原本是跑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读得快一些,希望她能采纳我的意见。
师:你来试试。(生示范读)
生:我觉得她读得非常好,我也要给她个建议。“坚闭门而不出”,这个“坚”要读重一点儿,我想给她示范一下。(生读)
师:把门再关紧一点。“坚闭门——”再读!
(生又读)
师:紧多了!朗读的感觉就是这样让大家你一评,他一评,就读好嘞!第三句,谁来?(生读,部分学生鼓掌)
生:他在“彼知”和“颦美”之间断开来了。还有一处应该停,我来示范一下。(生读)
师:你听懂了吗?有个地方要停顿,她为你纠正了一下。孩子,你要说说为什么这儿不要停顿?
生:因为这个“彼”就是指东施的意思。所以这里不能断开。
师:(作恍悟状)你再试一下。(生读)
师:这两个同学已经读得非常好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 整体读全文
师:真想听同学完整地读,谁来?(指一生)来,老师给你配乐。让我们把心静下来,听文言文首先要把心静下来。(生读得很好,掌声)
师:不要光为别人鼓掌,也要为自己鼓掌。来,我们一起读,齐。(生齐读)
三、 读出情趣
1. 看图体会
师:(出示插图)看看眼前的东施,看看她的模样,看看周围人的反应,有的——
(生纷纷回答:有的赶紧离开/有的拉着小孩往家跑/有的连忙把门关上,就怕把她的霉气沾到身上。)
师:还有的——
生:还有的差点吓得哇哇大哭。
师: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现在的东施。
(生三人分别回答:奇丑/摆弄骚姿/佯作痛苦)
师:姜老师带来好多词,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装腔作势,扭腰摆臀,(部分学生把“臀”读成“臂”)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师:第二个词怎么读?
师:“臀”肯定不是“臂”,“臀”和“臂”是有区别的,再读。
生:(齐)扭腰摆臀。
2. 对比读
师:把这种描写送进文中去肯定很有意思。对比着读一读,然后组内再讨论讨论作者这样写的智慧。
(组内学习)
师:很想听听各组的想法。
生: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好,因为第一句作者是正面描写东施模仿西施的样子,而第二句通过路人的表情来表现东施那奇丑无比的样子,所以我们觉得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好地表现出东施的丑了。
生:我们组还有补充。第二句是从侧面烘托出东施很丑,见了东施,人人都赶忙离开。
生:我非常赞同他们的想法,我们也觉得第二句从侧面写,更加突出了东施的丑。
师:听出来了,东施现在怎么丑,怎么写都写不尽。于是作者干脆就不直接写了,就是你们说的什么方法写的?
生:(齐)侧面烘托(板书)
3. 拓展读
师:这种方法在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出示《陌上桑》片段)此文初中才会学到,让你们今天先睹为快,自己读。
师:读出了侧面烘托吗?
生:文中写了路边的人,他们都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看罗敷。
师:有哪些旁边的人啊?
生:(齐)行者、少年、耕者、锄者。
师:罗敷怎么美,我们没有看到,但是通过旁边人的反应,我们能够感觉到她的美;(结合板书)东施怎么丑,我们其实也没有真正见过,但是通过旁边人的反应,我们就能够感觉到她的丑,记住这种描写。
生:(齐读)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亡走。
4. 回扣主题
师:《东施效颦》全文共三句话,作者庄子想说的最重要的一句应该是——
生:彼之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生齐读)
四、 读出意味
1. 情境练写
师:任何人对某一件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庄子表达了他的想法,其实啊!街坊邻里看到东施这样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于是,有好多友善人给东施这样的劝说,请同学们拿起笔,选填一个身份,劝劝东施。
师:劝人要注意劝的口吻,更要注意劝人的话语。字要写端正,人就要坐端正。
(学生练写)
师:很想见识咱们班同学笔下的文字。谁来?(投影学生书写内容)我们先看看这位吴三叔的字写得怎么样?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的字有点儿挤了,不太清楚。
师:(拍着男孩的肩膀)记住啦,其实字本身写得不错,因为思维太快了,就夹写在里面了,尽可能顺着行间写整齐。
师:听吴三叔读,看他怎么劝的。希望能得到全班同学的帮助。可以帮助修改,也可以帮着加上一两句。(刁难状)当然,前提是看同学们写作水平的高低了。
生:东施啊东施,你不要盲目地去模仿,那样只会使你更丑。你要记住:只有做真正的自己才是最美的。
生:我觉得他最后一句说得挺好的,“只有做真正的自己才是最美的。”但是我还想帮他加几句,“不要一直模仿西施,到最后别走火入魔了”。
生:因为他选择的是吴三叔,所以后面可以再加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众掌声)
2. 熟读成诵
师:大家看,短短的文言文给我们这么多启发,很有意思是吧?文言文其实还有更多有趣的表现。它原本是没有标点的。(出示,生读)
师:不简单!文言文不仅没标点,很多时候还竖行排列,谁再读?(再出示,生读)
师: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时代啊,人们还是用的篆书。来,我们一起来读。(出示篆书作品,齐读,其实是在齐背)
师:你们连篆书也认识啊!不简单。文言文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3. 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下次遇上文言文,你想怎么学?
生:下次遇到文言文,我想先把它读通,然后再一句一句地理解它的意思。
生:我觉得先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再把它读透。
生:我觉得学文言文,心里肯定要带着猜测。
师:是的,猜读也是应该具备的读书方法。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有就是要瞄准一些关键词义。
师:攻克难点,很好!
4. 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学着读文言文的机会,还带了《庄子》这本书里节选出的精彩寓言,全是文言文,还有译文。课后几个人聚着读读。
[评析]
走向“言意共生”
非常欣赏姜树华老师的“言意共生”语文教学观:“教学中,追求对文本‘意的深刻把握,对文本中‘言的真切品读,实现着从作者起点上升腾起的‘言 ‘意高峰体验,‘言‘意的新生。”
姜树华的课堂,是走向“言意共生”的课堂。
一、 吟之诵之,读出“言”“意”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东施效颦》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语言精辟洗练,晓畅准确而又神形兼备。本课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入脑入心的多样吟诵中,体味古文的意思、古文的意趣、古文的意蕴,从而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
教学中,姜老师尊重学情,搭建阶梯,指导练读,富有实效。一是初读,读准、读通、读顺,交流对文言文真切的初步印象;二是范读,老师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韵味十足的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文言文的音韵之美;三是自读、展示读,理解文意,掌握方法,结合文本内在的情感,反复诵读,从而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把握文言的语气、语速,形成文言语感;四是品读,在想象、对比、感悟中,读出情趣理趣、韵味意味;五是反复齐诵,通过呈现无标点、竖行排列、竖排篆书的课文,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文化的表达方式,体验了古人的读书方式,又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在反复吟诵中,自然入心,久远不忘。如此本分的“读”、本色的“读”、本真的“读”,一路走来,学生感觉由难变易、由畏变喜、由生变熟,渐渐拉近了与古文的距离,在“诵读——体味——内化”中,达到了“言意共生”的目的。
二、 比之悟之,品出“言”“意”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唤“课文内容理解与言语形式揣摩高度融合”的阅读课。王荣生教授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中指出:“运用语言的过程包含两个层次:语言意义的层次和语言形式的层次。我们运用语言形式形成语言意义。语言意义是运用语言目的的所在。语言形式则是形成意义的手段。”可见,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引领学生揣摩、品悟文章是如何表达的。白话文教学如此,文言文教学亦然。
《东施效颦》一文,虽只三句话,但每句都蕴藏着不同的写作方法。其中,第二句就借“邻居们的逃避”反衬出东施效颦的丑陋形态,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相当巧妙。更为巧妙的是,教学中,姜老师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秘密,领悟作者的表达智慧,品悟出侧面描写的妙处。语言的张力在比较中激活,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随后,姜老师又出示《陌上桑》片段加以佐证,学生又一次受到古典的熏陶。此段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知其然”——理解意义,更重视引领学生“知其所以然”——体会意义是如何表达的。课堂上,师生快乐地徜徉于文言文的殿堂,学生在学故事,更是在饮一杯语言的琼浆。
当然,窃以为,如能在教学中再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大胆想象村子里其他邻居的反应,将侧面描写的方法学以致用。如此,让学生感知“言”,积累“言”,仿照“言”,创作“言”,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则更能真正达到感悟语义、积累语言、训练语言之目的。因为,“感受语言、领悟语言,最终要落实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否则,感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王崧舟语)
三、 写之拓之,练出“言”“意”
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虽然只是穿越了时空隧道的一个历史碎片,但它承载着丰盈的民族文化精神。教学文言文,就是要引领学生“穿越”古今,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古人对话,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
《东施效颦》是篇寓言,寓意深远绵长,教学的重点之一应放在对寓意的理解和把握上。教学中,姜老师通过练写,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故事悟哲理,从而关注文本的文化价值。在“读出意味”板块,设计了“情境练写”,让学生“成为”友善的街坊邻里劝说东施。这样的“情境练写”引导学生将注意点由故事本身转向故事深层哲理,将学生的兴奋点定格在对故事寓意的把握上,增强了教学的对话感,触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文本深藏的意蕴得到了充分挖掘与展示。
此外,教学中姜老师还适时拓展:初读之后,出示“庄子”的图片和简介,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课将结束,又回到了《庄子》这本书和庄子这个人身上,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如此,发掘文言文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使学生建构起新的认识,真正实现教学的“言意共生”。
(姜树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如皋市白蒲小学校长;吴建英,江苏省特级教师,海门市通源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