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太平天国败亡150周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照照太平天国败亡这面镜子,实在感慨良多。
史学专家曾撰文论述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从思想上看,败在没有先进思想为指导;从经济上看,败在不注意发展生产,一味在分配领域“劫富济贫”;从政治上看,败在洪秀全照旧搞“家天下”。毛泽东则认为,太平天国之败首要原因,还是重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毛泽东之言击中了要害。攻占南京后,洪秀全就忙着封王晋爵,营造宫殿,尽情享受。诸王也都是大兴土木,挥金如土,“城周围十余里,雕琢精巧,金碧辉煌。五色缤纷,侈丽无匹”。等到“天京王杀王”悲剧爆发,太平天国终陷败境。
有位外国人曾撰文称,中国人“健忘”和很长时间里用算盘计算有关。用算盘计算和用笔计算大为不同:用笔计算若是算错了,错误明摆在那里,你无法忘掉,下次计算你就不会犯相同错误;用算盘计算若是算错了,就把算盘珠子一抹重新算一遍,直到算对了为止。上一次是怎样算错的,错在哪里,往往记不得,故而容易犯相同错误。说“健忘”与用算盘有关,或许有些牵强。但诸多“健忘”和算盘心理倒是直接有关——无视教训,不能“吃一堑,长一智”。比如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对时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已有诸多批评。一些干部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怕苦怕累、逃避责任,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待遇稍微差点就抱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如此这般,实际上也都是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若不是算盘心理在作怪,又怎会如此安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有句话已流行很久:“理论上说得通,实践中办不到。”你说“要勤俭办一切事”,他则说“都什么时代了,只有小农经济才需要勤俭节约”;你说要“刹刹官场应酬风”,他则说“接待就是生产力”;你说“俭以养德、向我看齐”,他则说“领导干部也是人”……总之就是“说得通、办不到”。算盘心理冲击节俭养德,就和这种自我开脱有关。如此“说归说、做归做”,节俭养德难免沦为口号,“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则会越加严重。
“理论上说得通,实践中办不到”,属于理论与实践相互排斥关系。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论本身远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换句话说,“办不到”是因理论本身出了问题,表面上“说得通”,其实“说不通”。这提醒我们,在推进某项工作时,一定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多下功夫,使其真能“说得通”——入脑入心;二是理论是正确的,但有人因偏见或私利拒绝按理论原则做。也就是说,“办不到”不是真无法办,而是不愿意办。去除算盘心理,力行节俭养德,避免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也最需要杜绝这种“说得通”就是“办不到”、“不愿办”。
去除算盘心理,使节俭养德“说得通”就“办得到”,无疑得严格执行纪律,使每条规定都像“高压线”不能碰,不折不扣兑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执行不力要追究”。但前提则是,真信“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经济再发达,也禁不起浪费来消解。“政府过紧日子,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古人云:“寡欲者,其志也洁;多欲者,其志也贪”。不少官员堕落,就始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这个角度讲,节俭养德也是对自己负责。这并不是否定合理消费,过苦行僧式生活,而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1949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至北京。临行之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今天,“赶考”压力也比以往更大了。要考出优异成绩,一个起码条件就是以史为鉴,做好“节俭养德”这门必修课,避免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作者单位:南京日报社评论部)
责任编辑:张功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