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时代烙印

2014-08-27 00:17陈爱明
江西教育C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数师生数学

陈爱明

新世纪以来,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实验版和修订版为指引和导向,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有声有色。在经历十多年教改之后,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变得自然和生动,师生充分享受着充满生机和创新的学习过程。总结起来,数学课堂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师生双方的平等性

中国传统的教学文化强调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的价值观就凸显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样的关系使得教学变得相对简单,学生在教师的绝对权威下,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师交付的教学任务,在基本运算等方面尤其扎实。但是,这样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创新的产生没有利。学生由于不能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求异思想”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丧失了话语权,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消磨殆尽。

而今的数学课堂不再是“一言堂”,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经历体验、尝试、实验和反思总结等过程后,形成了深刻的认知,建构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起到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做的方式,而现在的数学课堂上,随处可见学生的精彩发言,不时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思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掌控课堂节奏,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现在的数学课堂学生决定教学的走向,学生互相评价课堂表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得数学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学习不断发展和延续的场所。

二、知识探索的深刻性

建立在公平、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习目标的深化和细化。学生在学习中不但得到知识的传承,还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提升知识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提炼能力,并在一系列的成功学习过程中发展情感态度。因为此,知识的探索不能再停留在浅表层面,而是要充分地挖掘和拓展,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必要的收获,或实现再创造。

比如在“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中,教师结合前面学习的比一比,让学生在8个苹果的左右方框内各画出一些苹果,左边的大于8,右边的小于8。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发现学生清一色的画了7个和9个,教师针对这种情况看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一定要这样画吗?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发,一些学生说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总结出只要是小于8的个数都可以画,还知道小于8个的数中,7是最大。还有的学生对大于8的数进行了拓展,列举了多种不同的答案,包括十以上的数,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居然总结出小于8的数共有7、6、5、4、3、2、1、0这些,大于8的数有无数个这样的规律。在传统教学中,对于这样的问题的探索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深度,教师可能就是简单地跟同学们对一对答案,统一一下意见就结束。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上对知识的探索有了显著的加强。上述教学过程虽然是教学十以内的数,但是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经累积了相关的认数知识,这就要在课堂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粗略认识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学生的认知。

三、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新课堂还有一个人性化的价值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拿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吧,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体验到的收获,哪怕只是一点一滴,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独特的思想也会得到重视,教师会利用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聚焦到这样的问题上,通过共同探索来帮助大家进行研究和学习。

比如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中,在比较0.7和0.63的大小时,有学生发言“0.63大于0.7”。这样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同学的附和。这时候,教师没有急于给出判断,而是要求学生结合小数的性质和题目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出0.7元和0.63元的大小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比较方法,发现错误的缘由。学生在情境中找到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发现原有的认知存在偏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其实学生开始是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经验,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上来,认为应该先比一比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再比较每一位数字的大小,后来结合情境认识到小数的末尾添加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认识到比数位的方法毫无意义。对此教师没有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的答案,而是将错就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充分经历自我纠错的体验,达到加强认知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数师生数学
小数加减“四不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