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钱丰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核心进行自我完善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与刚性管理刚好相反的新型管理模式。柔性管理模式主要应用于学校的管理方面,且符合学校行政管理新特点和新形势的要求。柔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校园的和谐建设工作。
一、柔性管理的定义
从本质上来讲,柔性管理是一种管理变化和稳定的新模式。从线性到非线性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柔性管理理念的前提,非线性思维和线性思维的特征分别是共时性和历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促事情在一个时期发展。
与刚性管理截然相反,刚性管理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相关的制度学习,强调一种制度,可以说这是一种非人性化的、机械性的管理模式,过分强调服从和遵守,否则将会按照相关的制度来采取惩罚等,具有强制性特点,刚性管理对学生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柔性管理则不同,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模式,以人的行为和心理为基础,所采用的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会在人的心理上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以群体的共同精神状态、价值观以及文化氛围为基础,构建一种人格管理的模式,并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基础,激励和唤醒管理对象的动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说这是学校管理一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具体应用
刚性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以强制化和规范化为主要内容,虽然这种刚性管理具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才使得学校的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变革,促使学校管理从经验型管理转变为了科学化管理,极大程度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随意性,有效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但是,刚性管理的主要核心内容是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具有形式化和强制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专制式的纵向高度集权的管理,容易让人失落是其最大的一个弊端。而柔性管理则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为基础,从而进入一种超越制度的状态,逐渐淡化制度,内化制度,使制度成为一种人们的自觉行为。与刚性管理不同,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管理。采用柔性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弥补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时的不足。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树立民主观念
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这样一个大环境中都是具有较高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人,对于事物的判断和认识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他们也不会轻易盲从附和别人,具有相对较强的独立人格意识。对命令式的管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喜欢,同时对于管理者以行政命令方式来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行为也是较为反感的。柔性管理恰恰符合这些心理特征,且注重对人内心和情感的激励。对于人们来说,这种非全理性和非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将会对精神产生极为深远的激励作用。柔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教师和学生进行民主参与的意识,促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对学校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心理认可上接受学校的管理目标及其管理决策,从而内化规范,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2.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情感凝聚作用
要想促进学校兴旺并得以健康持续发展,那么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依靠谋略,而是人。相对于刚性管理来说,以人为本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柔性管理,其重视的是人内在的因素,主要以理解学生和教师,关心学生和教师为根本前提,柔性管理关注的是人们情感上的需求,其核心是发掘情感对行为的引导作用,以情感为基础凝聚人的心灵,促使学生和教师时刻感觉到学校一直在关心着他们。
三、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
柔性管理在学校管理的具体实施中,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柔性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可以说是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场变革,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关联,不仅要在管理的过程中树立起柔性管理的理念,同时还应该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以促进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因此,为了更好推进柔性管理的实施进程,学校首先应该采用柔性管理模式,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职队伍,促使他们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柔性管理作用。
2.有机结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在校园中构建一种具有包容、宽松、理解等特点的学校组织文化,构建一种能够进行互动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进步的目标,这是在学校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的主要目的。柔性管理的实施,并非取代刚性管理,可以说柔性管理也无法替代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应该将柔性思想和刚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营造一种既严肃紧张又活泼团结的校园氛围,可以说这也正是现代学校管理所追求的管理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