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孕育上海海派文化的一方水土

2014-08-27 22:27时平
上海城市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海洋文明上海

时平

导读:上海不仅积聚了各种海洋文化现象及典型特色,而且突破以往海洋文化的范畴,以城市为依托,自主培育滨海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开放性、包容性、时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海洋文化精髓所表达的冒险、开放和包容的品质都凝聚在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之中。

上海文化以引领时尚著称,在国际上也是一门引人关注的显学,而对上海海洋文化的研究却属于新生事物。习惯了都市文化思维的人们,很少提及海洋文化。

上海的海洋文化在哪里?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问和思索,以至于缘海而生的上海,今天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海洋文化共识和完整的海洋文化成果。传统的城市文化模式,更多地把海洋文化元素局限在沿海区县边际和历史范畴,用近代生成的海派文化特质隐喻了海洋对上海文化的孕育和滋养。当21世纪海洋大潮来临之际,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海洋对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自觉的影响,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实践中迈开探索上海海洋文化的步伐……

一、航运驱动:塑造了上海城市文化的海洋气质

上海,顾名思义是到海上去,蕴涵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海的态度和向往。上海学者熊月之先生,曾从文化寓意角度对上海名称进行通俗性解读,从中展示了“上海”的海洋气质。他在《寻找上海的历史文脉》中写道:

单从地名上看,她在中国沿海城镇中,就有些特别。从古至今,中国沿海城镇的名称,多用宁、静、平、安、昌、康、靖等字,比如,广东有镇海、澄海、平海、宁海、海康、海昌,福建有镇海、平海、安海、海澄,浙江有海宁、宁波、定海、镇海,江苏有镇洋、静海、海安。山东有威海、宁海、静海、靖海。这些地名多是祈愿性的,希望大海波平浪静,不要逞威肆虐,危害人民。中国那么多与海洋有关的地名中,南海、北海是方位性的,只有上海、临海算是中性的,没有畏惧海洋的意思。……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文化中心在中原,眼光向内,不重视海洋拓展,沿海城镇多处文化边缘地带。①

上海称谓的起源与水和方位有直接关系。最早的方志——明代弘治年间的《上海志》中记载:“上海县,称上洋、海上……,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故也。”讲的是上海名字与海洋的关系。学术界追溯上海的得名,始于北宋熙宁时期《吴中水利书》记录的“上海浦”,位于“松江之南,大浦十八,有上海、下海两浦”,她是上海最早的母亲河吴淞江下游南岸一条支流。②宋代,上海浦航运和商业兴旺,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码头。北宋熙宁三年(1077年)在上海浦设立征税的酒务,称为“上海务”。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正式成立上海镇。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上海县,一直到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上海由河名演化成为镇、县、市的名字,越发彰显尚“海”的价值。

199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市徽,是由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个文化元素组成的设计图案。其中盛开的白玉兰花象征今天上海的奋发向上,沙船和螺旋桨记录了上海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特色,把航运展现的海洋价值塑造成上海城市文化的象征。

上海的海洋文化与众不同。她身上所展现的是鲜明区位特征与时代性交融而形成的现代化滨海都市海洋文化。人们用从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这已发展过程来描述上海的历史和她的巨大变化,只是从上海历史的开端和现在这两个客观基点来观察的。上海发展的历史表明,渔村与国际大都市没有形成必然的联系,航运是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驱动力。近代形成的海派文化,是在明清之际形成的航运汇聚、商业活跃、人口多元、城市繁荣的基础上,经过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融入,将传统与现代的中西文化加以融合,呈现出现代性的滨海都市海洋文化特色。海洋、区位、航运、城市是上海海派文化生成的土壤、条件、行为和依托。区位优势和城市集纳是通过海洋和航运来实现的,把国内陆域广阔的腹地、南北差异的沟通,构成最优势的汇聚,率先与世界近代文明结合在一起,培育并塑造出上海文化品格。

二、江海要津:孕育了上海海洋文化的主要因素

考察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时代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就地理特征而言,孕育上海海洋文化的有两个主要因素。

首先,上海陆地呈现一个不断向海东扩过程,形成陆地面积不断地增长,所谓沧海变桑田,这些地理环境对上海人类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上海地区属于长江口冲击而成的平原,在漫长的沙冲海侵等自然环境作用下,海陆面积相互消长,沧海桑田变化尤为明显。这些演变不仅发生在千万年前的地质时代,也时常发生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时期。据地质学研究,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属于地质学上的前震旦纪,距今约19亿~18亿年。此后又经历三个地质时期,形成上海基岩的沉积层,它们多位于地表下300米左右,现在上海西部和西南部的佘山、天马山等记录着这些地质的变迁。到距今12 000~8000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地球气候回暖,海平面上升,今天上海地区大部分被海水淹没,西部一些地方变成湖泽之地。后来海平面上升减缓,长江带来源源不断的泥沙冲积形成了长江口两岸平原。这种自然界变化直接影响了上海地区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从上海地区成陆轨迹,大体呈现由西向东推进的地势,记录这种变迁的标志是人们今天还可以看到的3道冈身③和历代留下的多条海塘遗迹。上海早期的人类活动和海洋文明与这些冈身和海塘的变迁融汇在一起,留下许多渔业、盐业、海塘、船舶、港口、海防等物质和非物质的海洋文化遗存。

桑田变沧海,在上海历史上也时常发生,对上海海洋文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上海东部岸线或快或慢向海洋延伸的同时,北部和南部的陆地也有坍陷变成了江底或海洋的。如上海北部沿江高桥地区,明清时期遭受海潮侵袭,冲毁海塘堤坝,永乐十年(1412年)修建的宝山及附近江岸地区坍入江底,宝山城东北角也被冲塌。上海陆地不断向东扩展,造成杭州湾喇叭口不断扩大,在海潮的冲刷下,杭州湾北岸的上海地区,从8世纪前后的唐代直至元初,王盘山以北的金山卫、漕泾、柘林等大片陆地坍入杭州湾中,形成今天隔海相望的金山三岛。崇明、长兴、横沙岛也是长江带来的泥沙长期淤积而成的。据旧志书上记录,崇明岛的出现只有一千多年历史。从上海海陆变迁的过程加以地理考察,由海变陆是大范围而长期持续的运动,而由陆变海的现象则发生在局部地方。这种海陆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了上海海洋文化的发展及特点。endprint

其次,上海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她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长江与东海交汇处,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构成上海区位优势及地域文化特色。现在她的地理范围北纬30°23′至31°27′,东经120°52′到121°45′。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20公里,总面积6218.65平方公里,拥有约7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469.7公里海岸线,44座海岛。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她通过便利的航运与国内南北沿海地区、海外各国相通,形成腹地纵深,依托长江水道等水系与中西部广大地区相连,实现江海型的陆海联动;外向广阔,依托海洋与世界各地形成广泛的沟通,实现国际范围联系。通江达海和南北居中的区位,使陆地与海洋构成鲜明的地域优势,形成了陆海、南北和中外广泛资源的集聚、联动、辐射和优化的特征。这种经典的区位特征,成为培育上海地域文化的基础,各地人群和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创造和共享,积淀出海纳百川的文化特征。

就时代性而言,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海海洋文化呈现不同时代的文明特征。起源时代的上海海洋文化,是由迁徙而至的浙江先民创造的,反映了新石器时代中期杭州湾越人的海洋文化特色,他们亦渔亦耕,表现出渔猎、海边捡拾、沿岸航海活动和海洋自然崇拜及图腾信仰的生活景象。农耕文明时代,上海地区的社会发展是经历一个先慢后快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吴越争霸的边际,盐渔之利和海上军事活动是鲜明的代表。秦汉时期,纳入统一国家郡县管理,中原腹地是国家中心和发达的地方,上海属于边缘落后的地带,海盐生产、海洋军事前沿体现了她的地位以及滨海文化特色。魏晋时期,由于割据、战争和出现的人口南迁,作为江海要津的上海开始成为受到关注的军事要地,从此改变了上海地区社会发展的版图,社会活动重心从西部和南部向北部的江海交汇地区转移,海洋文化中的江海特色崭露出来。隋唐宋元时期,是上海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再度统一,人口大批南迁,黄河和长江两大经济区结合,运河和海运形成,特别是国家经济重心南移,上海逐渐从边缘地带走向襟江带海、航运发达、商业繁荣的江南镇县,本土人口增加,种植业、手工业、海盐业等形成,呈现一派滨海市镇文化景象。明清时期,黄浦江航道的浚通,增强了上海的区位优势。长江航运、运河连接、北洋和南洋航线、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商贸都云集在上海,辐射江南和中国腹地,富庶的上海出现了“江海要津,东南都会”的繁荣。汇聚、联动和辐射构成传统时代上海社会的发展模式,航运形成的各地人群和多地文化的融合,是明清时期上海社会的重要特征,她是农耕文明时代培育出的一种向内的陆主海从式的市镇文化特色。

三、拥海而强:催生了上海海派风格的海洋文化

真正推动上海海洋文化转变的是外来的近代文明冲击。1843年的开埠通商,使上海社会率先与近代文明结合,工商文明时代逐渐取代农商文明形态,上海被融入世界殖民地市场体系,由农耕文明时代的边缘成为工商文明时代的中心,由向内的陆主海从发展模式转变到向外的海陆联动的发展方式,这种文明的转变是海洋文明的一种表现。

大航海时代催生的近代文明,逐渐突破并改造了传统的东方文化价值,并在殖民过程中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化,通过不断的现代性来展示近代的上海海洋文化元素。以往学术界鲜有写上海海洋文化的著作,最重要的缘由恐怕是如何认知开埠以来上海城市化中海洋文化的特色。仅仅用滨海区位和航运贸易等元素来解读,似乎难以令人信服。普遍认同的传统海洋文化模式在上海城市沿海的边缘延续,并逐步走向萎缩,不断成长的都市“现代性”文化难以清晰看到鲜明的海洋文化元素,海洋、城市和现代性都融入了城市海派文化的形成。这是海洋文化在近代上海发生的一种现代性的转型,她不同于传统的农耕时代的海洋文化模式,不再是以海洋为母体直接生成的,而是以城市的现代性来融合的:自然属性彰显了鲜明的海洋特色,人为的创造更多体现了多元性的杂糅和城市化的风貌,展现的文化品质都融入近代文明的现代性之中,由内向的传统农耕文明为中心形成的沿海海洋文化,转化为外向的现代工商文明为中心的滨海都市海洋文化。近代文明的海洋价值塑造了上海文化的风格,海派文化正是转变过程中生成的新式海洋文化现象,引领的是中国近代海洋文化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时代,上海特有的文化积淀,使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在文化自信中融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她不仅积聚了各种海洋文化现象及典型特色,而且突破以往海洋文化的范畴,以城市为依托,自主培育滨海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开放性、包容性、时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海洋文化精髓所表达的冒险、开放和包容的品质都凝聚在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之中。海洋文化是孕育海派文化的一方水土,在形成过程中渐渐从杂糅而成的汇聚型海派文化,走向独立、自主、时尚的新式海派文化的塑造。亦城亦海,海在城中。

纵观上海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区位优势、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成为上海社会不断创新的重要基因。上海海洋文化的精髓,展现在这座滨海都市绽放的开放开明、包容时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上,以工商科技文明汇聚的城市现代化展示了当代海洋文化的一种风貌。

上海,这座滨海城市,历经六千年的海洋洗礼,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面海而兴,行海而立,拥海而强,正乘风破浪向着文明、进步、和谐的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航进。

注释:

①王宏刚、张安道编著:《追寻先贤的足音》(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奉贤卷)总序,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②吴淞江,古名又称松江、松陵江、笠泽江。

③谭其骧教授认为存在5条。参见谭其骧:《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责任编辑:张 炜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洋文明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请文明演绎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漫说文明
爱的海洋
对不文明说“不”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文明歌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