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的探析

2014-08-27 05:01殷海云
中国经贸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农民

殷海云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农业也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能够促使农业加快转型的步伐,进而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三农”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农民;措施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多种种形式规模经营,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

一、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无到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民加入合作社,可以享受到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把农业生产的农户联合起来整体进入市场,可以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和降低市场进入费用,架起了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

2.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合作社在生产环节上统一服务和指导,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组织农产品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最大程度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3.提高了农民组织化水平

分散的农户从育种、生产、加工、贮藏,直到流通、消费,通过农民专业合作,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市场交易,减少了农户生产消费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

4.培养了一批农村创业能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通过对合作社理事长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合作社农民的培训与教育,推广了农业新技术,提升了农业整体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

当前的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之初的目的就是利用合作社名义争取项目资金,一部分镇村领导也把创办合作社当作完成任务,社员主动参与意识淡薄,只期望合作社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和实惠,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领导重视、政策扶持、部门指导不够,对合作社的发展形势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正确把握“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

2.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

合作社成立之初也按制定了章程、规定,但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够高,在实际运行中并没有按照合作社的《章程》进行正常运作,依然是“老板”说了算,组织结构不健全,民主管理和日常监督流于形式,财务管理和风险保障等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导致社员合作意识不强,只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3.社员素质不高,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很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青农民都外出打工,参加合作社的都是一些留守的老、弱、妇女,社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对合作社的作用、原则、宗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更谈不上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观念,另一方面合作社更缺乏出色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导致管理滞后、技术落后、发展潜力小。多数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外向型市场竞争力弱。

4.资金运转困难,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绝大多数合作社运营中都存在资金瓶颈,由于合作社处于初创阶段,中央、省虽制定了优惠政策,但地方落实起来有困难。合作社普遍存在争取资金扶持难、融资难、贷款难、免税难等优惠政策落实难问题,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等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建议与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户参与热情

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积极向农民介绍、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传播合作理念,吸引更多的农民关心、加入、办好农民合作社,形成鼓励、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会和推介会,让参合农民真正感受到参加合作社带来的实惠,提高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举办合作社骨干和有意兴办合作社的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代表、村干部等参加的培训班,帮助其及时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和现代农业的建设能力,以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部门密切配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互助组织,对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自身积累十分有限,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地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合作社建设,不断加强合作社财政扶持项目的选择和管理,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以此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一是教育培训,合作社是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最有效、最方便的载体,要特别侧重对专业合作社教育和培训经费的安排。二是购置设施,改善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条件,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三是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支持注册商标,树立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随着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增长,应鼓励金融部门信贷方面的积极参与,开发专门针对合作社贷款的金融产品,扩大合作社贷款担保财产范围,缓解资金周转矛盾,同时税务、工商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强化规范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要使合作社真正体现“成员所有、成员管理、成员受益”原则,必须按照依法规范、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原则,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合作社要按照章程设置组织机构,明确其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职责和作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要独立建帐,规范会计核算,资金进出严格按财务纪律执行,按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公布全社往来情况,年度张榜公示,每位社员都能了解合作社经营收支状况和个人利益情况,定期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以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三是规范运行机制。设立成员账户,明确利益分配机制,用制度来保持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当地政府应健全监督体系,定期要求合作社对内部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汇报,提高合作社运行效率。

4.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成果运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和潜力在人才,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强合作社人才的培养。尤其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在人才方面的支持与推动,政府应制定出保留编制、职位、工资的优惠政策,鼓励事业单位人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系统地对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会计、科技人员和社员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队伍,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科技知识更新;各级涉农、科技等部门,要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形成全方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合力;要鼓励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以科研成果入股,带动更多的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致力科技含量高的名优产品,不断拓展新市场,使专业合作社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泰峰.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12(12)

[2]赵铁桥.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12)

[3]陈新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探索[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论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河北省“新四化”协调水平实证研究
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社效率研究
黔东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地流转习俗研究
从成员异质性到组织同一性: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演进机制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