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探讨

2014-08-26 11:02张家琳邓黎颜
求知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家琳?邓黎颜

摘 要:双主体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话题,将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对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学;高校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而言,当前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健康状况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泥沙俱下的一面: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及西方文化的冲击,思想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双主体教学模式以“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要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为核心,在教育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传统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纯粹客体,将教育片面理解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实际上,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主体[1],这就构成了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由思政教育工作者来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及资源的作用,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党的大政方针等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能动性与创造性两个方面,能动性即大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认识到自身思想水平与社会需要水平的差距,有独立自主地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社会主流意识的能力。创新性即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意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双主体模式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双主体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模式。

1.教学理念先进性是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的科学向导

教学理念简而言之就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先进的教学理念能促进教育实践的开展,我们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以人为本”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体化,进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教学内容开放性是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学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焦点充分融合。教师要根据国家、学校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来选择合适的思政教育焦点。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要让师生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增强他们的使命感。

3.教学过程民主性是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的保障

教学过程的民主性主要通过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来体现。第一,教学准备上。教学准备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体现师生双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第二,教学方法上。教学方法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2]。第三,教学手段上。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使国家意志、教师意志、学生意志三者高度统一,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能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刘 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2]刘韵清,周晓阳.开放性教学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教学新模式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157.

(作者单位:张家琳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黎颜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