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华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操作,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现象:1.操作的要求不明确,提出问题的针对性不强;2. 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场景呈现
师:要求三角形的面积,你想怎么做?
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仿照我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选择你喜欢的图形,按提示进行研究:
(1)做一做: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找一找:转化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算?
学生拿着几种图形,不知所措,有的拿着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不停地摆弄,完全没有得出预设的五种剪拼方法。
教师巡视时好不容易发现有个别小组用一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及时表扬并让该小组代表进行演示,但学生又出现了不知怎样表达的情况。教师只能一句一句地带着学生表述,但用一个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没有学生想出来。
追因诊断
学生天生喜欢玩,注意力容易分散,使用学具时要规范有序。很明显,该案例存在以下问题:
1.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在合作探究之前老师没有进行适时的指导,把一大堆学具和问题丢给学生,学生不知该如何入手,怎样操作交流,无法把独特的经验展示出来,合作失去了实效性。
2. 操作指向性不明确。教师的指导没有到位,没有讲清学具该怎样用,是剪还是拼?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提供给学生的学具不够严谨,从而影响了操作实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思考
怎样的学具操作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1. 精心准备适当的学具材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选用学具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使用效果来定。本着需要的原则,没有必要的就不使用,不能片面地追求学具的使用率。根据对上面案例的分析,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从操作的实效出发,灵活地使用教学具。
“把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然后把这两个小三角形重叠起来,完全重合,就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一样大的,从而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两种操作方法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说不清楚如何割补。可以在巩固练习部分结合课件补充演示三角形割补、折叠、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新课探究可以先给学生平行四边形的学具,先模仿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考虑能否用割补的方法,再研究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而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或钝角三角形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操作探究得出两者的底、高和面积的关系。可以提供这三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给学生独立探究。可见,准备适当的学具非常重要。
2. 密切关注操作学具的过程,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1)注意操作的组织有序。学生在使用学具时要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操作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保证操作顺利开展。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将要进行什么形式的操作活动,该怎样动手,探究和思考的问题是什么,预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明确操作要求后,要指导学生抓住哪些是操作细节,留心观察,克服操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注意教师的指导到位。学生在操作学具过程中,教师应对其进行方法指导,实时监控,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整个活动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动”或者完全放手,而是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介入,指导学生有序操作、及时观察、认真分析,使操作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学具操作时,要摒弃形式上的刻意追求,研究操作的有效策略,避免低效操作,充分发挥操作促进思维的隐性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罗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