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2014-08-26 22:24胡艳玲
考试周刊 2014年51期
关键词:谜语注意力数学

胡艳玲

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是新课导入呢?新课导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该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通过师生互动,把学生领到未知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新课导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新课导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导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一、导入新课的一般方法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直接导入法最简单容易,但导入效果一般都不好。它不易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因为所提出的新课题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使学生感到茫然,不能集中精力。经常用此法导入,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此法。

2.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造成的悬念引入新课。问题导入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重点,明确了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集中,期待问题的解决。问题导入法一般用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可先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对边、三对角对应相等吗?能不能少点条件使判断简单?这样学生会怀着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探索新的方法。

3.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第二节课时,运用复习导入法,把上节课讲到的理论重新复习一下,就能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不感到生疏,利于新课教学的展开。

4.实验导入法。

实验引导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操作导入新知,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导入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5.资料导入法。

资料导入法,即用各种资料(如科学发明发现史,科学家逸事、故事等),通过巧妙地编排、选择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具有真实、可靠、生动有趣等特点。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教师所讲述的情节进入该课的学习。

6.激趣导入法。

激趣导入法,即通过游戏、谜语、诗歌、对联等导入新课。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例如讲垂直时,出“大漠孤烟直”的谜语;讲开方时,出“医生提笔”的谜语;讲“直线与圆相切”时出“长河落日圆”的谜语,等等。

二、导入新课时需防止的问题

1.方法单调,枯燥无味。

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行事,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习兴趣。

2.洋洋万言,喧宾夺主。

新课导入时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占用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讲解。

3.离题万里,弄巧成拙。

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障碍。

三、导入新课的作用

1.明确学习任务,为课时的展开做铺垫。

每一节课,均有其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学什么,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导入阶段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提出。往往一段优秀的导入语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本课知识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就会都变成泡影。”一个好的导入过程能酝酿学习情绪,渗透内容主题,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他们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的意向活动。当学生对课时学习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路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定,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的快感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过程进行时的一种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并离开其他的对象。心理学家和教育学者研究表明,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而最佳状态只维持1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组织、有层次地进行引导教学。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上课开始就要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如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迅速集中。提高导入的艺术性,有针对性地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接着进入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期。在这种状态下教师讲授新知识,易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数学的导入法很多,但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谜语注意力数学
让注意力“飞”回来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