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兰玉
在美术教学中,我以认知家乡城市文化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感受家乡城市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以鉴赏课为引领,让学生认知家乡城市美
家乡的城市美在哪?孩子们说不清、道不明。这与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关,也和我们美术教育者日常的教学有没有引导有关。美术鉴赏课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认知家乡的城市美,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家乡丰富的文化资源,编印了自己的校本教材,来补充课本的不足,也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起点。我常常把美术鉴赏课当作一堂生动的故事课,以故事、传说引趣,以家乡风景图片及相关作品为载体,通过分析、交流、引导,达到加深学生对家乡城市美的印象和感知的目的。
在上校本教材《美丽的惠州西湖》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关于西湖来历的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在梳头的时候,一不小心手中的镜子掉落下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镜子会掉到哪里去呢?摔碎了没有呢?同学们一听就来劲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各种猜测都有。这时,我趁热打铁往下讲:镜子从天上飘呀飘呀,飘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落地时碎成了五片。这时候,奇迹发生了,五块镜片变成了五个美丽的湖泊,这就是我们美丽的西湖。同学们顿时感到很神奇,对这堂课有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环节就水到渠成了。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西湖的历史文化和五湖、六桥、十四景,知道了“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从而对家乡城市的美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二、以写生课为重点,让学生描绘家乡城市美
在纪实写生中激发学生表现家乡城市美的冲动。纪实写生课的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它要求学生要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引发艺术感想和艺术表现冲动。面对真实存在的实物或美景,孩子们一般都表现出快乐和兴奋,在表面和直观观察的基础上,室外观察的范围更大,更有深度。比如,带兴趣班的几个孩子到西湖写生,面对美如仙境的湖光山色,他们热情高涨,什么都想看一看,什么都想画一画,当他们为不知到底画哪个景发愁时,老师再给他们讲解:面对多处美丽的景点,我们不能一一表现出来,只要抓住其中的一处小景来表现就可以了,突出重点,突出主题。孩子们茅塞顿开,个个有所悟地画起来。不一会,“平湖门”、“快乐苏堤”、“西新桥一侧”、“美丽的玉塔”等这些景色一一出现在孩子们的写生本上,孩子的眼光和表现总会让我们惊喜不已,他们总会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然后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他们不会像大人写生那样画得具体,但在老师现场指导下,孩子们都能顺利完成写生稿。
在联想写生中引导学生对家乡城市文化的热爱。联想写生实际上是一种写生添画或根据写生对象所产生的联想而再创作的一种写生表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写生的对象可以是现场实景,也可以是图片资料。我在给三年级学生看东江民俗博物馆的图片时,孩子们似乎对那些民俗的艺术一时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以编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讲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劳动、生活的。比如引导学生观看镇馆之宝“唐代石磨”时,我首先以有奖回答的形式问孩子:你们知道吗,我这里有一件宝贝,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宝贝吗?有什么作用吗?猜出有奖。孩子们跃跃欲试,立刻有了兴趣。老师抓住时机: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从前有一个村庄叫幸福村,到了丰收的季节,村长就会召集全村人开一个庆祝丰收大会,全村人来品尝各种美食,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豆花和豆制品,而这一切都是石磨的功劳了,我编的故事都是有名有姓有故事情节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联想的翅膀打开了,画面也栩栩如生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还会让学生自己来编故事,孩子们更是天马行空,想象力惊人。
在多角度写生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表现家乡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觉。多视角抱括平视、仰视、俯视、正面、侧面、整体、局部等,也可以将不同对象组织在一个画面中。在惠州,有很多历史性建筑,如朝京门、文笔塔、泗洲塔、苏公桥,都是多角度写生的好题材。以合江楼为例,这是广东名楼之一,在宋代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现在矗立在东江边的合江楼是仿清代建筑。我在设计写生课《百变合江楼》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合江楼,并把它拍下来,并要求每一位学生交两份不同角度所画的写生稿,结果,孩子们热情高涨,画的合江楼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课堂效果出奇推得好。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