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久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指出这一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而创立起来的。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深化历史经验认知的基础上,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外交、统战、党建等诸多方面。其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它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集中体现在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大理论。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对这一理论内涵的准确把握,是一个过程。1981年6月,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前,在一年多起草这个决议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与相关人员谈话,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状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表述。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定》更明确表述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谈话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十三大后,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又说:十三大的特点之一,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立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不仅从总体上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而且还具体地、全方位、多层次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动态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进程: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到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由科技教育文化落后到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到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到逐步缩小差距,由旧的经济政治体制到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两个文明一起抓,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在邓小平理论系统诸多具体理论中,为何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放在第一位?这个理论的重要意义何在?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所以特别重要,乃至居于首位,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个字科学简明地表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国情。毛泽东、邓小平都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的实际。这就是说,在现阶段乃至将来,我们制定任何规划,做出任何决策,都必须坚守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始终不渝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二是一定要从当前的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力所能及的事,既不好高骛远,急躁冒进,也不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牢牢不忘我们现在还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
这一初级阶段理论,从外延视角回答了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放眼世界,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理论”五花八门,有空想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达尔文社会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等等。邓小平认定,我们还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大的方面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具体讲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或者如邓小平直说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然初级阶段理论直接阐述的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在其理论体系中理应处于首要地位。
再从实践层面来看,理论的功能在于指导实践。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又把“和谐”补写进这条路线的奋斗目标中。显然,这条基本路线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无论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还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或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都体现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内在要求。因此这条基本路线明明白白地冠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一)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历史,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比如,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搞“一大二公三纯”,在经济管理上不断强化计划经济,在政治上不断强化阶级斗争,搞“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长时期中,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离开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抽象谈论所谓的社会主义,更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加以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初期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首先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按照邓小平的说法是:“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进入新时期之后,邓小平不断强调“解放思想,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为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运用了逻辑上的排除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特别是他明确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看来,以往对社会主义的种种不科学认识,归结起来,主要是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没有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种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在1992年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他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是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揭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其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第一,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显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把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务实的邓小平十分注重实践经验的启迪。他在1980年的一次讲话中说:“近30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得太少,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我们吃了很大的苦头,造成很大的灾难。”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生产力”之前,还有一句“解放生产力”,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有赖于生产力内部人与物关系的和谐结合,还需要有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力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而当时的现实却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有诸多制约之处。不解放生产力就谈不到发展生产力。补救之法,就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以他浑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突破了以往讲社会主义的特征大多止于生产关系——公有制,而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内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因而难以彻底根除剥削和两极分化。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完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条件。邓小平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列入社会主义本质,意在强调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难以完全解决的“剥削”和“两极分化”问题保持警惕,不可熟视无睹,更不可任其泛滥。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最终落脚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邓小平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国家拿的这一部分,也是为了人民,搞点国防,更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国富、民富是一致的。当然,具体实践中这会涉及分配中的许多问题。
邓小平讲的“共同富裕”,还有如下含义: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力避“两极分化”;是“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允许富裕程度有所差别,不是“同步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不仅回答了邓小平理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主题,还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切入点,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落脚点,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从实践上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科技体制、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发展民主,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等,这就使得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动起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一整套方针政策,都体现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这个核心。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的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在分配上搞“一平二调”之类的事,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五句话,是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5个动词连缀而成,这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开拓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
(一)
为了给1978年12月召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会前国务院召开了多次关于经济问题的务虚会,会上有人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在农村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很快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因此却出现了邓小平指出的“有些人怀疑”“感到不那么顺眼”。西方舆论也以为中国这是“搞资本主义”“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针对国内外的这些反映,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吉布尼等人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此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概念。但此时邓小平还是认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表述是,“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此次表述与前次表述小有差异,只是“次要作用”改成了“辅助作用”。
1984年10月,邓小平对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的“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表述,极为赞赏,称赞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同美国企业家代表的谈话中明确提出:“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邓小平1987年2月6日同中共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论中说的:“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他在这次谈话中修正了以前的说法:“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这表明他自己同时也要求他人在计划与市场的社会性质认识上,应当有质的飞跃——二者的属性不是“制度”,而是“方法”(“手段”)。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属性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结论性的讲话,是在1992年初的南方视察时:“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构建起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毛泽东为探索市场经济体制所作出的贡献。其一,只要有不同的所有制存在,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就要存在;其二,价值法则(即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其三,商品生产不等于资本主义;其四,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商品生产要兼顾个人、集体、国家三方面的利益。毛泽东的这些观点,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配置资源主要是靠计划,还是靠市场。自新时期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以来,对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从十四届三中全会直至十八大,都明确表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基础性作用”改变为“决定性作用”。这一改变,明显提升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力度。
2014年5月2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明确提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还具体提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划,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三)
前已述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回答了邓小平理论主题的第一问:“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是回答了邓小平理论主题的第二问:“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而显现了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
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这样提出了当时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是统得很死,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发挥。1985年10月,邓小平总结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质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找到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体制。因为资源合理配置最有效的调节器是市场。前述市场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改变,乃是对市场作用认识的升华。
从实践意义来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说:“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开启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又带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由此较为顺利地走上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责编 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