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公平视角试析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14-08-26 10:50张书瑜
考试周刊 2014年51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少数民族

张书瑜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自制定实施以来,在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及维护社会安定等发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本文从教育公平视角阐述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考倾斜政策 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在历史上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然而,2009年重庆31名高考考生的民族成分造假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网络乃至社会对于高考倾斜政策“不公”的争论。部分社会成员甚至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我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是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意义无可厚非,应当坚持贯彻执行。但是,少数民族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从教育公平看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存在的问题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它包含三个层次含义:起点公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过程公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和结果公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从教育公平角度看:

1.教育起点有失公平。

由于对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范围及标准的界定不统一、管理监督体制不完善,导致了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权力方面的不公平。

(1)单纯以民族身份作为划分享受优惠政策对象的标准过于“一刀切”,忽视了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的差异。

(2)各省市自治区在对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审核和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导致民族身份作假现象频发。由于只有少数民族考生才能享受高考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优惠,加之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非少数民族考生为了享受高考少数民族政策优惠,通过各种途径弄虚作假,如更改民族、将户口由非少数民族聚居区迁入少数民族聚居区等①,导致真正应当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由于名额被挤占未能享有政策照顾,此现象严重扭曲了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初衷,导致在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

2.教育过程有失公平。

“民族预科班政策”的实施确实取得了较大成效,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不同地区不同高校提供给民族预科班的教育基础设备、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差异较大,而且教育资源大多被少数民族中具有较高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少数民族群体所享有,而来自贫困地区、收入较低地区的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却被排除在政策优惠范围之外,民族倾斜政策资源呈现出向“上层”流动的特点,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

3.教育结果不公平。

“‘降分录取、‘加分政策等倾斜政策在保证生源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②。优惠政策的实行虽然可以保证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由于数量的增加而导致质量的下降问题在所难免。由于是降分录取,使得少数民族学生一入校就与其他学生在学业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加之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过于放松,不通过努力学习缩小差距,或者因初始差距过大而不思进取,导致其在毕业时“有文凭、无水平”,导致教育结果不公平。

三、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倾斜政策的改进对策

1.在倾斜对象上更加体现公平,改变单纯以民族身份作为划分标准,在政策享受对象上既要“区别对待”又要“一视同仁”。

“区别对待”是指在各省制定该区域行管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时,要酌情考虑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具体差异情况,“一是区域之间的区别对待。既区分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又区分少数民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根据地区的升学率、经济指标、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来制定加分标准。二是民族之间的区别对待。各省市自治区综合考虑少数民族经济条件、人口、教育水平等给予不同的照顾政策。三是同一民族的区别对待。同一个少数民族中,应给予生活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更多的照顾政策”③。

“一视同仁”是指一方面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门应规范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审核标准,明确享受条件,规范审核程序,协助各地市制定具体优惠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操作上的随意性,缩小区域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实现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汉族聚居区的汉族考生与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一视同仁。对于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与其接受同等教育水平的汉族考生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对于生活在汉族聚居区的与其接受同等教育水平的少数民族考生,取消其享受高考优惠政策,从而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2.在倾斜力度与方式上更加体现公平。

解决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关注入口(或起点)的公平,而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过程的照顾(即过程、结果公平),致使入口环节的问题延伸到出口环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因此,应当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过程,提高其综合素质。第一,应适当延长培养周期,使少数民族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方面得到提高。第二,应加大国家、地方政府及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在少数民族教育上的投入,特别是对边疆地区、高寒贫困山区、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考生,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等措施,同时为其提供与汉族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及师资力量,从而办好预科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第三,应积极贯彻国家坚持和倡导少数民族学生回民族地区服务的原则,做好委托学校、民族地区、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协议的工作,开设毕业生回民族地区就业的特别通道。

3.在倾斜政策实施的相关监察立法上更加体现公平。

(1)符合高考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考生,要到户口所在地户籍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办理“两种考生”(即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地区汉族考生)资格审核手续。要按相关法定程序严格把关,明确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实行责任人追责制。

(2)完善现行优惠政策每年在高校招生规定中发布的办法,尽快用专项法规形式加以规定,体现这项政策的严谨性。

(3)改进信息公开方式方法,加大监督力度。相关部门可以书面和网络相结合进行公示,还应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和信箱;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调动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

(4)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对在享受高考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中弄虚作假的,可按照教育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升学考试中严禁违反规定将汉族公民更改为少数民族成分的通知》的规定,取消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资格,已被高校录取的,一律取消学籍。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④。

注释:

①②杨超,张宝昆.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反思与调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1):28.

③王升云.坚持和完善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国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27.

④杨超,张宝昆.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反思与调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1):29.

参考文献:

[1]杨芳.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公正性探究[J].民族研究,2010(6).

[2]马少云.从高考看少数民族优惠政策[J].中国民族教育,2009(3).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