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琛妍, 孙 剑, 陈方斌, 蒋 巍, 赵 彬
(1. 解放军第102医院 精神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2.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有研究[1]表明40%的住院患者、30%的护理中心及8%~15%的社区保健中心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躯体疾病常与焦虑、抑郁共存,伴有抑郁情绪的躯体疾病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康复[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腰腿疼痛,而研究[3-4]表明腰腿疼痛和抑郁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就抑郁情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疗效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讨论。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10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患者,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明确的手术指征。在术前对所有需手术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5]进行评定,根据分数进行筛选,把HAMD评分≥20分纳入到研究组(35例),HAMD<8分则纳入对照组(35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2.50±0.14)岁。量表由2位经过严格 训练的精神科主治医师对2组的个体分别进行评估,2位测试人员的一致性检验良好。手术系同一科室的医生在全麻下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患者在术中未发生关节突及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6](ODI)对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共10个项目,每项评分0~5分。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腰痛、腿痛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0”分表示最难以忍受的疼痛。
2组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1。2组术前OD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后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腰、腿痛VAS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 2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10%~12%的患者因症状较重需手术治疗。但有一部分患者术后的疗效并不满意,疼痛症状仍较明显。有研究[7]发现,腰腿痛患者的手术疗效受较多因素(如吸烟、年龄等)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提示,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的好转程度、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均不如不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Heno等[8]研究认为: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抑郁与患者术后疗效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首先,抑郁会影响患者的认知,使得躯体症状被扩大化;其次,抑郁会影响疼痛的产生、程度、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频率等[9]。研究[10]表明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其疼痛的敏感性会增高,因此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也更差。Fields的研究[11]认为:灾难性的思维是导致抑郁患者疼痛强度增加以及难忍程度增强的可能因素之一。抑郁和疼痛之间相互影响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二者有可能存在着一些共同病理机制。
因此,对于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仅要关注其躯体症状,更要关注其抑郁情绪,对于这类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要及时使用心理干预疗和抗抑郁治疗将有利于其进一步康复。本研究的术后随访时间较短,抑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长期疗效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还需留待以后进一步讨论。
[1] Huang C Q, Dong B R, Lu Z C, et al. Chronic diseases and riskfor depression in old age: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literature[J]. Ageing Res Rev, 2010, 9: 131.
[2] Moussavi S, Chatterji S, Verdes E, et al. Depression, chronic diseases.and decrements in health: results from the Wold Health Surveys[J]. Lancet.2007, 370: 851.
[3] Carroll L J, Cassidy J D, Cote P. 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onset of an episode 0f troubluesome neck and low back pain[J]. Pain, 2004, 107(1/2): 134.
[4] 宋瑞荣, 王宗梅, 于相芬.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状态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 (03): 313.
[5]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社, 1999: 194.
[6] Fairbank J C, CouperJ, Davies J B, et al. The Oswestry low back pain disabilityquestionnaire[J]. Physiotherapy, 1980, 66: 271.
[7] Maniadakis N, Gray A. The econoinic burden of back pain in the UK[J]. Pain, 2000, 84: 95.
[8] Heno J, Timo A, Krohn G B,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effectiveness of postoperative lumbar disc hernia and lumbar spinal stenosis[J]. Spine, 2000, 32(1): 1118.
[9] Rush A J, Polatin P, Gatchel R J. Depression and chronic low back pain: establishing priorities in treatment[J]. Spine, 2000, 25(20): 2566.
[10] Strigo I A, Simmons A N, Matthews S C, et al. Increased affective bias revealedusing experimental graded heat stimuli in young depressed adultss: evidence of“emotional allodynia”[J]. Psyehosom Med, 2008, 70: 338.
[11] Fields H L. Pain modulation: expectation, opioid analgesia and virtual pain[J]. Prog Brain Res, 2000, 122: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