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高教育实验生态效度应注意的问题

2014-08-25 04:52廖耿中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效度测验变量

廖耿中

生态效度是指一种情境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推广到其他情境或条件的效度。提高教育实验生态效度,对于教育工作者正确地推广实验结果,有着重要意义。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影响生态效度的问题,导致实验结果显示较大的差异,使实验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因此,

要提高教育实验生态效度,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应完整地描述实验所涉及的操作和实验背景

(一)首先应完整地描述实验所涉及的操作。要说明该项实验是怎样进行的(即实验的步骤),或者说明资料是经过什么程序搜集的,并且要对实验设计与实施程序作详细说明。诸如怎样处理自变量,怎样控制无关因素,怎样观察记录等等,均需详细地阐述。

(二)其次应完整地描述实验背景。政治概念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整个政治教学大厦中的框架结构部分。几乎所有的政治内容都与政治概念有关。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政治课本中的政治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政治概念解决某些实际的政治问题。

从政治教学的反馈信息来看,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对政治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不尽如人意,许多作业做错和测验失分都源于概念错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治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已经成为初中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障碍之一。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大幅度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加快教育改革的深化程度,探索政治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政治教师重视的。

二、推广实验结果时应考虑实验安排,尽量减少“霍桑效应”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1924年在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所产生的效应。这项实验的目的是探索照明以及其他物理变量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工人对一些不在研究之列的变动有着明显的反应,这些工人由于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产生了心理上的满足。由于被安排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实验组成员产生居于特殊地位的自我感觉,于是激发了工作积极性。这种通过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诱导出积极变化的情况就叫“霍桑效应”。在我国开展的教育实验也有这种现象。如我们常常指定实验班和实验教师,并大力宣传动员,使参加实验的师生有清晰的实验意识,知道自己在参加实验,这样实验对象自然会情绪高涨,干劲倍增。或者实验对象投实验者所好,努力表现实验者所期望的行为,因而导致学习成绩提高。这样的实验结果,就不能推论到其他一般的教育情景中去。所以,在教育实验中,我们必须巧妙地选择和安排好教育实验的情景,尽量减少“霍桑效应”。

三、应考虑变量的代表性

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指在实验条件下,由实验者操纵、选择的因素。要研究时间与遗忘的关系,那么时间这个变量是自变量,遗忘这个变量就是因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变量之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包括外部干扰的变量和中介变量。外部干扰的变量,如智力、基础成绩、性别、声音、灯光、空气、法度和仪器等等。中介变量,如动机、态度等内在的因素。在教育实验过程中应考虑变量的代表性,要使变量有代表性,就应选择好变量。

例如,以教学方法作为实验变量时,如果用大容量、高难度、强训练的教学方法所得出的实验效果,就难以具有代表性。这些教学方法对一些城市中学可能适用,或一些师资水平较高、学生素质较好、教学设备较齐全的中学可以实施,而对一些条件较差的山区中学就难以实施了。另外,从学生的智力方面来说,这些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高智力的学生可以实施,而对于一些中等智力或低智力的学生难以实施。所以,在教育实验过程中必须考虑变量的代表性。

四、避免相互作用的效果影响

有些教育实验,为了比较实验前后的情况,往往在实验处理之前进行测验(称为“前测”)。但前测的经验,却常常有助于实验处理之后的测验(称为“后测”)分数的提高,尤其是前后测的题型基本相同时。因为实验对象在经过前测之后,会熟悉测验的技巧和题型。所以,即使没有实验处理的效果,也可能因前测经验的影响,而导致后测分数的提高。在有前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中,前测的经验往往会限制研究结果的推论性。因为由于实验对象对实验处理具有敏感性,平常情境下未曾注意到的问题或现象,这时变得更加敏感和警觉,以致实验效果可能部分来自于前测的经验所产生的敏感性。例如,教育管理人员欲了解一周政治理论学习效果,在此之前如先测量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态度,则由于这一测验经验的影响,学生在一周的学习期间,特别注意学习

和前测经验有关的问题和内容。结果导致测验成绩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前测所产生的敏感性和政治理论学习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前测使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更加警觉和重视),但在没有前测的实验情境下,一周的政治理论学习可能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测验成绩。

五、应注意测量工具的影响

测量工具的影响是指测量手段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实验的测量工具(如试卷、仪器等)、测量主持者、评判者(如评卷人员)的不同或不一致,都可能使测量的标准不统一,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处理作用的效果被混淆。例如,如果教育实验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量主持者和评判者分别以不同的标准和测量工具对自己班进行测量,那么这两种测量的结果是不能加以比较的。因为“工具”的差异可能会造成两个班成绩的差异,而两个班的成绩的差异不一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

因此根据实验的需要,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无论是选用现成的测量工具还是自行编制测量工具都应避免相互作用的效果影响,都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各种测量工具应正确使用,想方设法减低测量的误差。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教育者应注意以上问题,以提高教育实验的效度和信度,使实验结果能得到更好的推广,最终帮助提高教育改革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方.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2]李克东. 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效度测验变量
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效度探索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数字测验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你知道吗?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