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舒清
【学史反思】
材料三 经过一场漫长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征途,我们才到达那,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丝毫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战争没有平息两个国家对马岛主权的争执,相反,战争使两个国家的距离更远,仇恨更深。
——汉拉恩(英国记者)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因素。(2分)
30.(10分)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阶段】
(1)图19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结果如何?(1分)图19和图20说明了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第二阶段】
(2)2014年是图22所反映的事件周年。(1分)图21和图22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第三阶段】
(3)图23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1分)这次战争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是什么?(1分)
(4)结合以上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美关系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两枚邮票中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杏坛讲学发展教育。
2.C 3.A
4.B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威海卫”“刘公”等可知,照片反映的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因此,照片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5.D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和中国进行通商,所以开放的口岸都在东南沿海。
6.A 7.D 8.B 9.C
10.A 【解析】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1.C 12.A
13.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快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14.C
15.D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往,其他的属于战争。
16.C 17.A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解析】美国不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中美之间还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间的隔阂也没有消除,图片中只有两个国家重视国家之间的发展。
26.(1)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只有继续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国家真正统一,才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成理即可)
27.(1)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精神。(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言之成理即可)
28.(1)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3)欧盟;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9.(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2)香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中国综合国力增强。(3)地区冲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30.(1)结果:中朝两国军民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主要特征:中美对抗。(2)35;趋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科索沃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学史反思】
材料三 经过一场漫长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征途,我们才到达那,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丝毫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战争没有平息两个国家对马岛主权的争执,相反,战争使两个国家的距离更远,仇恨更深。
——汉拉恩(英国记者)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因素。(2分)
30.(10分)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阶段】
(1)图19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结果如何?(1分)图19和图20说明了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第二阶段】
(2)2014年是图22所反映的事件周年。(1分)图21和图22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第三阶段】
(3)图23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1分)这次战争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是什么?(1分)
(4)结合以上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美关系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两枚邮票中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杏坛讲学发展教育。
2.C 3.A
4.B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威海卫”“刘公”等可知,照片反映的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因此,照片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5.D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和中国进行通商,所以开放的口岸都在东南沿海。
6.A 7.D 8.B 9.C
10.A 【解析】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1.C 12.A
13.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快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14.C
15.D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往,其他的属于战争。
16.C 17.A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解析】美国不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中美之间还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间的隔阂也没有消除,图片中只有两个国家重视国家之间的发展。
26.(1)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只有继续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国家真正统一,才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成理即可)
27.(1)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精神。(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言之成理即可)
28.(1)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3)欧盟;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9.(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2)香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中国综合国力增强。(3)地区冲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30.(1)结果:中朝两国军民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主要特征:中美对抗。(2)35;趋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科索沃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学史反思】
材料三 经过一场漫长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征途,我们才到达那,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丝毫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战争没有平息两个国家对马岛主权的争执,相反,战争使两个国家的距离更远,仇恨更深。
——汉拉恩(英国记者)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因素。(2分)
30.(10分)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阶段】
(1)图19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结果如何?(1分)图19和图20说明了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第二阶段】
(2)2014年是图22所反映的事件周年。(1分)图21和图22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
【第三阶段】
(3)图23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1分)这次战争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是什么?(1分)
(4)结合以上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美关系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两枚邮票中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杏坛讲学发展教育。
2.C 3.A
4.B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威海卫”“刘公”等可知,照片反映的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因此,照片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5.D 【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要和中国进行通商,所以开放的口岸都在东南沿海。
6.A 7.D 8.B 9.C
10.A 【解析】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1.C 12.A
13.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快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14.C
15.D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往,其他的属于战争。
16.C 17.A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解析】美国不是与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中美之间还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间的隔阂也没有消除,图片中只有两个国家重视国家之间的发展。
26.(1)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只有继续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国家真正统一,才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成理即可)
27.(1)1921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精神。(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言之成理即可)
28.(1)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3)欧盟;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9.(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2)香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中国综合国力增强。(3)地区冲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30.(1)结果:中朝两国军民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主要特征:中美对抗。(2)35;趋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科索沃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