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现状

2014-08-22 05:40:14李建玲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借书证借书任课教师

李建玲

(1.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2.枣庄学院 图书馆,山东 枣庄 277160)

中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开阔眼界,认知世界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习惯,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引导中小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

1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现状

笔者走访了某区1所高中,1所初中,4所小学,对学校图书馆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访谈,并选择了6个班的30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现状令人堪忧。

1.1 学生去图书馆的人数被限制

据了解,3所基本上不对学生开放图书馆的学校,都没给学生办借书证,也基本不让学生去借书。其他3所对学生去图书馆的人数是这样规定的:C小学给老师办了借书证,学生只给每班4~6名学生代表办了借书证。规定这4~6名代表每人每次可以借10本,拿回去后给全班同学看并负责管理所借的图书,下次再借的时候,要把上次借的还上。这样,能去图书馆借书的学生每班就只有4~6名。D小学的情况最好,除了一年级的学生外,给其他的师生都办了证。A高中由于去年暑假没有把书录入完,因此还没有实行电脑借还书,也就没办借书证。借书的规定是,每班选一名热心的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证负责给全班同学借书并负责管理所借的图书,每次只能借15本,再借的时候要把上次借的还上。这样,每班能去图书馆借书的学生就只有1人。

1.2 供学生借书的时间少

经过访谈,了解到A、B两个小学和A初中的图书馆基本上是不对学生开放的,另外3所对学生的借阅时间也都进行了限制,每班借书时间只有每周中的一天,并且都是课间才能去借。C小学只允许4年级以上的学生借书,规定为:周一,4年级1~4班;周二,4年级5~9班;以此类推。D小学是2~6年级的学生可以借书,规定为:周一,2年级;周二,3年级;以此类推。A高中学生借书的时间规定为:周一,高一1~12班;周二,高一13~24班;以此类推。

1.3 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率低

据了解,本区为了迎接省教育示范县(区)的验收,于去年暑假由区教委给每个学校统一上了借书系统、4台检索用的电脑和3万册左右新书。然而,有3所学校竟然基本上不对学生开放,就是办证最全的D小学,情况也是如此。表1是对这6所学校的学生一学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次数的统计。

表1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本区中小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次数统计

2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现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1 图书馆人数的限制,把大部分学生拒之门外。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根本没有进入学校图书馆的资格,连里面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哪里会知道有些什么书?有资格进入的同学因为只是课间10分钟的时间可借,,哪里有选书的时间?另外,所借的书还要分给同学看,自己还得负责管理,责任太大了!时间长了,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2.2 借书时间少,使学生失去了到图书馆借书的兴趣。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觉得一周只有一天的借书时间实在是不方便。有时那一天会忘了带借书证,有时那天的作业多或有时忘了是哪天了等等。借书的时间只有在课间,也是非常地不方便。课间只有10分钟,从教室到图书馆来回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还只有5分钟,哪有时间选书呀?久而久之,学生便对到图书馆借书失去了兴趣。

2.3 缺少对图书馆的认识,使学生缺失利用图书馆学习的习惯。人的习惯一般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学生从小很少进入图书馆,会对图书馆产生陌生感,从心底没有图书馆这一概念,当然也就体会不到利用图书馆学习的益处,从而缺失利用图书馆学习的习惯。

3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3.1 目前的教育体制,使人们的课外阅读观念滞后

当前的高考制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等,都使得校长、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目光还是盯着学生的分数。而对于得分来得慢的课外阅读,大家还是把它排在了做试卷、参加课外辅导等学习课本知识的后面。另外,有些校长或任课教师自己本身缺乏课外阅读的成功体验,也就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的意识。更有甚者,他们会认为看课外书会“耽误”了学生。在这样的观念下,使得一些学校图书馆处于半开门状态,另一些也就“关门大吉”了。

3.2 图书管理员少且基本素质低

4所小学和1所初中的图书管理员每校都是1人,高中的是4人,流通部2人,阅览室2人。其中,只有D小学和A高中的管理员是专职,其他的均是兼职。管理员的年龄基本上是50多岁,身体欠佳,教不了课或一两年后就退休的教师。

3.3 主管部门的推进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只是为了某种原因才推一推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然而对其利用方面,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从笔者调查的6所学校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调查中有一半的学校竟然基本上不对学生开放图书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能不知道?

4 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需各方面的协调努力

国际阅读学会一报告中显示,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前苏联的55本和美国的50本阅读计划。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状况。

4.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教育者和家长们应认识到图书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学会利用图书馆可以拓展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其次,利用图书馆学习,可以提高教育水平。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有一位姓特卡琴柯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1]

4.2 健全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图书馆的考核制度

据了解,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图书馆的考核只看图书的总数,而对于图书的使用情况,生均使用图书馆的次数等不加过问。因此,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图书的使用率、学生及家长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作为对图书馆考核的真正指标,并把这一指标作为对学校等级考核和评优的硬性指标,从制度上保证中小学图书馆使用的规范化。

4.2.1 对所有学生开放图书馆

需硬性规定各校使用电脑借还书系统,并给所有的学生办理借书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去图书馆借书。

4.2.2 延长借书时间

借书时间上,除了规定全天候地向所有的学生开放外,还应规定在学生放学后的半小时,即老师的坐班时间,图书馆向学生开放。并且规定学生在寒暑假可以把书借回家看。

4.2.3 增加图书管理员人数且提高他们的素质

要按学生的人数配备图书管理员,并要求学校不能再让“老弱”教师担任管理员,要把此规定纳入对学校的量化。为了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还应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

4.3 加大校长的管理力度

各校要设一名副校长来主管图书馆工作,要切实将图书馆的利用工作提到工作日程中。严格按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放图书馆。

4.3.1 解决图书管理员人手少和图书馆拥挤问题

如果对所有学生开放,一是图书管理员人手不够,二是图书馆的地方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学校可采取开放式借阅方法。即把部分图书按年级分类,然后分期分批地放在各年级所在的楼道上,使学生唾手可得,随时阅读。各班的学生轮流当图书管理员,如果学生想把书带回家阅读,可到当天的管理员那里办理借阅手续。即使个别的书被弄丢了,也总比锁在图书馆里让所有学生都不得看,使书籍慢慢老去强吧。那样岂不是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都丢了?

4.3.2 允许学生寒暑假将书带回家阅读

据调查,6所学校没有一所可以在寒暑假期间把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借回家阅读的。从表2又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的,并且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人数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是谁扼杀了学生对书籍的喜爱?是所有的教育者们!我们应该反思,应该知错就改,别让国家的未来毁在我们的手里。

表2 你喜欢读课外书吗?

4.3.3 开设阅读指导课

学校在开放图书馆的同时,要开设阅读指导课,并将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而且从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使这一课程得以正常进行。阅读指导时间由学校课程表固定下来,阅读指导工作由学科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共同承担。学科教师负责学科性阅读指导,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馆利用的指导,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够更科学、合理。

4.4 发挥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学校中跟学生直接接触的是任课教师,因此,任课教师对图书馆利用的看法及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

4.4.1 让查阅资料成为每课的必备内容

据问卷调查,67.7%的任课教师根本不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任课教师布置你们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吗?

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要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在网上查阅有关的资料。上课时,一定要涉及所查的资料,并对查阅资料的同学给予表扬。课后再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以使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学习的习惯。

4.4.2 给学生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

虽然现在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比较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挤掉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把握好量,尽量不让学生做机械重复的作业,以给学生留出读书的时间,从而培养其阅读习惯。

4.5 家长要呵护孩子的阅读愿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学业负担会加重,又受其他娱乐方式的吸引,他们的阅读愿望会逐步下降。为此,家长要精心呵护孩子的阅读愿望。首先,让孩子“快乐阅读”,不要让阅读成为“作业”、“任务”、“考试必备”等,要让他们在无压力的状态下阅读。其次是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如,买孩子喜欢的书籍,与孩子共读,为孩子朗读等[5]。

结语

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利用率,功在当前,利在长远。要实现这个目标,既需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机制,又需教育者们正确的教育观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家庭的支持。若能如此,那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的幸事,也必将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第2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1.

[2]王萍.关于美国《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的分析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3,(8):103-105.

猜你喜欢
借书证借书任课教师
图图借书
区域联盟共建共享服务的研究与思考
——以JALIS江苏高校通用借书证为例
借书去
新年忙“充电”
借书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长江丛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图图借书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课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