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波,耿 达
(1.武汉大学 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2;2.武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2)
农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巨大系统,包括“生态方面的、行业方面的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含义”[1]。对于一个拥有8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无疑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两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的根基在农村,“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2]。中国传统社会,“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3]之所以延绵久远,就是因为农村社会具有极大的稳定作用。基于这种社会结构,中国文化特质由此彰显: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延绵坚韧[4]。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农村社会环境也经历了重大变迁:“部分时间农业”的增加,乡村的工业化,大量人口的地理流动,交通和通信设施的改进,效率提高和面向城市的农民增加,乡村人与城市人的价值观越来越接近……[5]。这种趋势使城镇化成为可能,反之,城镇化也加速了农村的这种变迁。城镇化包括两方面的动力:自然的和人为的。自然的是指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可逆性;人为的是指在它自然的发展状态下可以人为地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进入21世纪,中国步入了城镇化加速期,如何应对城镇化中农村的社会变迁,特别是维系农村文化的活力,需要我国学界认真地审视和思考。
2013年寒假期间,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47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类选择条件各异的行政村,其中东部9个省共43个村,占本次调研样本数的29.25%;中部8个省共63个村,占总样本数42.86%;西部10个省共41个村,占总样本数27.89%*东部地区9个省市,包括北京、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的8个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计了三种问卷:农村居民文化生活调查问卷、返乡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和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536份,其中农村居民文化生活调查问卷4380份、返乡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问卷4009份、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调查问卷147份。本次调研收集了内容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整理、校正、统计并结合访谈记录进行实证分析,力图反映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理清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学界关于城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多零星地分布于文章之中。卢婷婷、翟坤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实逻辑与动力机制》一文借助城乡二元结构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逻辑和内涵特征,并在“主体—载体—客体—结构—机制—目标”的框架下对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多重困境进行了诠释,提出了构建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6]。刘新静《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传统农村的转型及新农村建设研究》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传统农村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和契机,在现实发展过程中,政绩驱动下的形式主义、贪功冒进和面子工程,城乡差距大导致的农村人才流失、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保障缺失,农村基层权力“悬浮”引发的执行力、公信力和农村治理危机,传统乡土文化瓦解带来的农村文化生态恶化、低俗文化泛滥等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加大投入、政策倾斜,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推进改革、完善机制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7]。卓纳新、黄向阳《从城镇化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外部效应》一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经济为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这种外部效应加速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文化建设所表现出来的外部性现象,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补偿[8]。徐晓军、张必春《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的风险与危机》一文阐述了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农村的被动与劣势在逐渐扩大。这种被动和劣势的外在表现为物质生活质量低下,深层次的表现为农村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充满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消失殆尽。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导致文化的边缘化,进而导致农村文化本身的虚化,这种文化上的虚化,实际上已成为一个隐性的、事关乡村社会生存命脉的大问题。此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文化的风险与危机的表现、特点和形成的原因,进而从改变政府工作思路、扶持农村文化精英、运用市场机制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保护农村文化的建议措施[9]。这些文章大致都把城镇化作为一种“背景”进行说明,并没有深入讨论城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2013年两会期间关于城镇化的讨论成为一大热点和焦点。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相继刊登了一些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文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玉玲《城镇化别让文化“边缘化”》一文。此文提出了目前令人堪忧的几个问题:城镇化中乡土文化如何保护?文化是否因城镇化而被边缘化?城镇化是否会将文化“化”掉?进而提出三点建议:为文化设施“留白”;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激活文化的“现代芯”[10]。孟芳《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一文指出农村城镇化须包含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同构化倾向”、乡镇成人社会衰落、村庄消失速度加快、政府职能缺位与错位等问题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合理定位和规划城镇发展类型、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健康深入发展[11]。孔叶《城镇化与农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湖北省的调查研究》一文以湖北省为例,对农村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价值、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护与开发农村文化进行了探索[12]。
城镇化对农村最明显和最大的影响是使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张春娟《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描述了“空心村”出现的背景、形成过程以及产生的社会问题,并就该问题的治理提出了对策性建议[13]。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指出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大量农民外流,不仅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而且还引发了连锁效应——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直面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衰败格局,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心和方向,通过在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政策革新,最终实现填充农村空心化的治理目标[14]。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指出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强调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15]。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城镇化为背景来分析农村的空心化。伴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愈来愈突出。而农村空心化又势必导致农村文化的空心化。农村文化的空心化影响更为隐性和深远。学界关于这一点的研究大都停留在面上分析,缺乏实证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2012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空前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千城一面”,只注重表象而缺乏内涵,“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的转变。十八大在改革的新起点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有学者指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五位一体’的城镇化,即工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农村城镇化”[16]。对于农村而言,城镇化导致农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农村人口的流动。调查表明,近5年来,行政村迁出村民户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8年的平均11.27户增长到2012年的平均24.42户。2012年西部行政村平均户籍迁移数为44.5户,东部为22.1户,中部为16.27户。迁入地以乡镇、县城和市级城市为主。见图1。
图1 近5年来行政村的户籍迁移情况
与农村人口持续快速向城镇迁移相伴随的是部分农村社区出现空心化趋势。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至2012年10年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减少到270万个。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和落户城市,一些村庄仅由老人留守。课题组对湖北大悟县的调查显示,该县有一个178人的村庄,目前仅剩“7个半人”留守(其中一人有半年住在镇上)。以江西安义县新民乡合水村下辖的自然村——南坑村为例,这个曾有130多人的山村,经历20世纪90年代和2006年两次大规模外出打工潮以及由此引发的“搬家潮”,到2012年仅剩一位64岁的老人。南坑村所在的行政村合水村有11个自然村,共计814口人,现在留在村里的不到80人,且都是年过六旬的老者,每个自然村平均不到8人。
农村人口向城镇大规模和持续性迁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结构化运动,具有不可逆性。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我国中西部农村将有一大批村庄消失或者“空心化”。这种农村人口的空心化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土地空心化、农村产业空心化、基础设施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17]。而农村文化的空心化也是隐而未彰的实际存在。在这种状况下,当前农村文化发展面临两个典型特征:“空心化”与“格式化”。
文化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农村青壮年、有知识技能的劳动力和文化能人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精英过度流失,从而造成了农村文化的空心化。文化空心化最主要的表现是文化载体的流失导致文化生态的失衡。
1.农民文化主体的缺位
农村文化空心化使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活动方面,传统民间艺人组织的文化活动由于艺人的外出,导致活动无法开展;文化生活方面,由于众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已经形成了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的社会,文化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大量老儒妇女的文化消费欲望并不高,致使看电视打牌成了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在表1中,农村日常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占95.5%、打牌麻将占58.7%。农村文化因缺少农民主体的参入而趋向解体,而这反过来也使得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极度空虚。村民只关注物质的增加,开口就是问“一年挣多少钱”,这种导向很容易导致社会的物欲横流和金钱崇拜,而社会道德和精神文化却日益丧失。
表1 2012年农村日常文化生活方式
农民文化主体的缺位也改变了农村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结构,使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失去动力。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农村居民已经很少有自己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表2中,147个村2012年自行组织活动加起来仅14场次。伴随着公共文化空间日益萎缩的是农村私有文化设备的急剧增长,广泛普及的电视机、互联网所代表的现代娱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往的戏曲杂技、皮影等传统文化娱乐内容。文化活动的娱乐功能开始从公共领域退回到农民家中,由私有文化设备予以满足。
表2 2012年被调查147个村居民自行组织开展活动情况
2.传统文化的式微
农村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越来越强的冲击和侵蚀,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仪式活动、娱乐活动和民间艺术,因为表演群体和受众群体的流失,其生存空间日益萎缩,面临着传承危机。以前在农村经常可见的踩高跷、划龙船、唱大戏、玩杂技、庙会等传统文化样式逐渐式微,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以看戏为例,全国平均有60%的居民没有“看戏”(2011年为60.7%,2012年为59.4%),在东中西部农村经常“看戏”的人大约不到10%。见表3。但在访谈中,农村居民反映十分喜欢“看戏”,这种矛盾现象说明,政府供给不能完全满足民众需求,需要民间力量的自我供给。但随着民间文化能人向城市流动,民间力量举办唱戏活动、实现自我供给的能力不足。传统的文化逐渐式微,新的现代文化尚未建立起来,导致农村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阵痛”。而这也使农村居民特别是青壮年不再把精力放在农村事务上,而是心系城市,一心想跳出贫困的农村。
表3 农村居民参与看戏活动情况对比表
3.文化多样性的危机
文化多样性的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以往以地域文化为主色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样式逐渐失去群众基础,逐步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集中;二是现在农村文化活动越来越趋于同质性,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文化下乡活动基本都是一致的送电影、送戏、送书,难以照顾地方特色文化差异;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文化也逐渐向城市文化看齐,农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淹没。
表4 2012年本地政府送文化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
通过表4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政府文化下乡活动排在前两位的是送电影和送戏(文艺节目)。根据调查走访的情况,送电影和送戏基本上就是政府送文化下乡的主要内容。从数据上看:送电影占33.6%,送戏(包括文艺节目)20.3%,而农业技术培训、送书报、送文化体育器材、送信息资源网络、健身辅导、文艺辅导等都没有超过10%,占有率都较低。
我国文化发展格局一直表现出城乡二元发展的格局,城市文化以现代都市文化为主流形式,各种文化媒体和文化传播形式日新月异,释放出巨大的生机;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的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枯燥。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城乡文化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挤压,呈现更加边缘化的发展趋势。
农村文化空心化是城镇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个现象。在这一新的现象下,农村出现了新的特征:农业女性化;在村社政治、经济地位的博弈中,多数村民始终处于“底层弱势状态”;教育的荒芜、文化的缺失以及精神生活的贫困等等[18]。农村文化空心化的后果不仅仅是农村文化人才的短缺,而且导致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还扩展到社会其他领域,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与农村文化空心化现象并行的是政府长期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的“格式化”管理,使农村文化建设体现出“格式化”的特征。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式微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少,需要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承担更多的义务;但另一方面,由政府所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又没有激发农村基层的内生力量,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仍然游离于国家力量之外。
当前,由政府主导的农村“五大文化建设工程”,对全国基层和农村进行统一配置和覆盖,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文化活动室、有线电视(电视差转站)、图书馆(室)、有线广播、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网吧)、篮球场与排球场、文化大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逐步形成全国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调查表明,农村居民和基层干部对五大工程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部分国家工程与民众日常的需求不尽一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表5 2012年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拥有及使用状况
根据表5统计的数据,从公共文化设施的普及率排序结果来看,普及率最高的前四种设施分别是:篮球场、教堂寺庙、农家书屋和棋牌室。而普及率最低的三种公共文化设施分别是:文化广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茶馆。从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农民使用最多或最常去的公共文化设施前四位的分别是:教堂寺庙、篮球场、棋牌室、祠堂,而农民日常最少去或最少使用的三种公共文化设施分别是:网吧、茶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从以上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的拥有及使用状况分析,参照实地访谈结果,我们发现,农民群体因受其素质的局限,对一些进入门槛低的文化活动设施,如教堂寺庙、体育场地、棋牌室等容易接受和使用;对一些入门较难、需要知识储备的文化产品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吧等接受程度低,在参与和消费上具有被动性。另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教堂寺庙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都相对较高(普及率排名第二,使用率排名第一),而政府所倡导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却普及率和使用率低下,排名末端,这说明当代农村存在“供需错位”和“信仰流失”的现象,体现了“格式化”供给的严重不足和无法解决实际需求的弊端。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格式化”管理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指令性计划取代价格进行分配资源、平衡供求和调节再生产比例的工作,没有有效发挥市场参入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而这种“格式化”管理必然会导致公共政策的失效,使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错位”和“缺位”交错并存的尴尬局面。例如,在投入体制方面,总量不足,重物轻人,个人为主;组织体制方面,行业部门分割、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评价体制方面,重形式轻效果、轻后期管理与评估[19]。在“格式化”文化管理下,政府实际上既担当农村文化建设的供给者又承当了文化生产者的角色,而这种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并没有吻合农民文化消费者的偏好。在图2中,单向的供给——生产——消费模式,都由政府进行指令委托和统一分配,政府实际充当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而依据多样化的公共需求实行多元主体的文化提供将更容易符合多种消费群体的偏好。这也是我国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基本方向。
图2 格式化的公共文化配置模型[20]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格式化”供给体现了诺斯所谓的“制度悖论”,容易造成政府交易成本的增加。种类繁多的“文化建设工程”每年要耗费国家大量的经济成本,并且为了维持这些工程的运转,政府每年所花费的交易成本都在增加。但是交易成本的增加,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收益。这些“文化工程”的效益并没有达到最优化,其应该受益方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并不高,甚至并不知情。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转变政府所推行的“格式化”文化供给。
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对传统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现代化和城镇化所具有的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性作为一种强大力量冲击传统农村社会共同体意识和社区文化模式,瓦解了传统社区结构,基于农村社区“差序格局”的公共性准则松动,农村文化建设的“空心化”和“格式化”将呈现出一种过渡形态。在这一过渡期内,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仍将继续。农村社区的不断空心化与中小城市社区的持续扩张,公共文化管理自上而下的“模块管理”转入到上下协同的“分类管理”,将成为设计公共文化政策的逻辑出发点;而引入市场机制,以农民文化需求和满意度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并且能够使农村文化转化成“文化资本”参与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最终推动公共文化市场的发展将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首先,立足于城镇化趋势,使城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互为补充,这是立足点。其次,农村文化建设要形成一个长效自律机制,在合理的规划下,能够达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这是出发点。最后,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多元主体,使各种社会要素自由流通,繁荣农村文化,这是落脚点。
图3 城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机制
为了达到城镇化与农村文化的互动发展,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的“空心化”与“格式化”问题,需要各种力量的介入。据此,根据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农村文化发展的可能空间,设计出了农村文化建设动力机制,具体见图4。
图4 农村文化建设动力机制设计图示
政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外推力,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状况,尽管政府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政府并不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战略规划、公共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引导作用,通过确立科学理念,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战略保障;二是推动作用,通过财政支持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三是规约作用,通过法律规范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以合理速度和方式健康发展[21]。
建立农村文化的多元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关键在于激活政府、市场、农民群体三者建设农村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共同均衡发展。在这三者之中,政府要起到调控作用,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设计功能、规范功能、刺激功能和干预功能。市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动力之一,在一定时期内,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使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长和文化建设上出现日益明显的“马太效应”,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将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因此中西部发展中地区跳出低水平文化消费临界值仍然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农民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和消费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自己带头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欣欣向荣的根本动力。
预期发展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内促力。内促力一方面来自农村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及产业聚集所带动的资源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来自城镇化建设给农村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空间。
根据上述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与“格式化”的出现虽然与城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的必然联系。从历史的客观原因说,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与“格式化”的出现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长期只注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建设的结果,也是长期计划型文化体制僵化和滞留的结果。因此,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形成制度化投入和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第一,建立农村文化建设合理的文化供给体系。国家公共财政要实行多元化供给,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进行分类投入。由于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存在,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东中西部的地域差异,区分不同的公共文化需求,提供不同的供给内容。见图5。东部发达地区在达到“文化温饱”后向“文化小康”过渡,国家公共文化供给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供给;中西部地区则要立足于农村“文化温饱”的需求,要求既有公共政策供给又要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图5 东中西部不同的公共供给内容
第二,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扶贫力度。继续举办“文化下乡”活动,多开展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贴近农民实际生活的文化活动。组织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逐步形成一个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积极开展培育新型农民文化教育培训,开展更多更好的农业技术培训、文艺培训辅导等活动。同时,在城市要推动设立或者配套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保障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权利。
第三,创新文化管理方式,在基层率先形成“大文化”管理模式。当前,政府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仍然是用行业体制去管理大文化事业,现有资源分散使用,得不到有效利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需要在政府层面予以统一安排、资源整合、总体部署。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应该是谁”这一问题上,农村居民认为应由“村委会组织”和“上级政府配送”的比例分别为37.9%、37.4%,而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比例仅为13%。这说明农村居民习惯于依赖政府,而不是从自身文化需求入手(详见图6)。课题组认为,破解农村文化建设的“空心化”与“格式化”问题需要政府、市场和农民“三大主体”共同参与。
图6 农村居民认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1.政府积极引导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登台唱戏”提供平台
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宣传教育、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为:(1)资金支持。政府通过财政对农村文艺比赛活动、农村体育比赛活动、文艺自乐班、秧歌队、腰鼓队、武术队等传统的文艺活动,以及赛龙舟、舞狮、龙灯等农村文化人才进行资助。同时,对一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向市场开放,让民间资本发挥其积极作用,而政府对其进行一定补贴,如政府对“文化器材下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2)政策引导。借助扶持政策引导城市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引导文化下乡等公益文化活动以及文艺干部下乡,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3)培养农村文化精英。发掘农村社区的文化能人,重视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支持,培养有文化素养的文化管理人才。同时,鼓励农民和民间艺人自创文化、自办文化,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富有娱乐性的农村文化。
2.建立起农村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鼓励在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的经营等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依照“谁投资、谁获利”的原则进行生产经营,使市场成为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变政府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文化供给的唯一主体的角色定位,借助于政策激励建立起农村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更多的市场力量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经营等领域。
3.培育新型文化农民,壮大民间文化团体,形成“农村文化农民办”的格局
坚持以农民群众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基本依靠力量,充分调动农民想看文化、办文化、创文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组织民间文化团体,例如腰鼓队、龙船队、杂技表演队等团体,通过各地巡演获得一定的收入。同时借助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文艺团体的建设过程,有效地推进村庄的组织和文化建设,使农民和乡村文化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不能只看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空心化”与“格式化”问题,完全否定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是不切实际也是不科学的。推倒重构是非理性的行为,应当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指出关键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对症下药。课题组认为打造农村新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是目前应当思考和着手解决的路径。而加快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建设,急需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体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如何构建这一网络,则需要根据农村居民实际需要,分类实施。
表6 农民需要政府解决问题情况表
表6的调研数据显示,45.8%的农村居民希望政府建立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认为需要增添村居文化活动器材的农村居民占42.8%,40.2%的农村居民认为应该补助农村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赛龙舟、舞狮、舞龙灯等,认为应该增添本村组体育健身器材的农村居民占39.9%。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具体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对政府组织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活动的要求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如36.3%的农村居民认为补助农村体育比赛活动,而中、东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5.6%、29.8%。针对各种资源分散投入导致利用率下降的情况,建议打造农村公共文化综合活动中心以有效整合既有的资源,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农村公共文化综合活动中心既是把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文化室、文化广场、体育场等各种文化体育设施进行统一集中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综合活动中心的地点适宜建在行政村的中心地带,使之成为某一地区农村居民文化体育活动的集中场所和文化阵地。
一定程度上说,农村文化建设的“空心化”与“格式化”与城镇化的推进有一定相关性,那么,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的“空心化”与“格式化”也势必要立足于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结构的“动态”变化。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致力于农村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智慧。如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忽略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可能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结构的解体,损害农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出台特殊政策,高度重视保护和发扬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和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激活民间文化组织,把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打造成文化品牌,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力量。首先,在区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不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特征和文化需求类型进行针对性政策设计。政策设计的核心应该是以“增量供给”的方式突破城市公共资源的“拥挤困境”,引领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存量向农民工群体开放。其次,要根据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的发展趋势及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大致区分“中心村、维持村、空心村”三种类型,同时对应乡镇文化站区分“中心站、维持站、空心站”。重点扶持中心站和中心村,推动中心站与中心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配套连接。通过县级主管部门(文化、财政)的统筹管理,逐步建立以“县城——中心站——中心村”为主线、“县城——维持站——维持村”为副线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罗德·菲尔德.美国的农业与农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312-313.
[2]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冯天瑜,周积明,周晓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22.
[5]埃弗里特·罗吉斯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l.
[6]卢婷婷,翟坤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实逻辑与动力机制[J].新疆社会科学,2012(5):105-112.
[7]刘新静.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传统农村的转型及新农村建设研究[J].学术界,2013(3):22-30.
[8]卓纳新,黄向阳.从城镇化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外部效应[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2):33-35.
[9]徐晓军,张必春.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的风险与危机[J].学习与实践,2007(8):152-158.
[10]张玉玲.城镇化别让文化“边缘化”[N].光明日报,2013-03-03.
[11]孟芳.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理论导刊,2013(6):90-92.
[12]孔叶.城镇化与农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湖北省的调查研究[J].城市观察,2013(1):89-95.
[13]张春娟.农村“空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哲学视界,2004(4):83-86.
[14]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15]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1):35-42.
[16]唐红丽.“新型城镇化”关键要有新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4.
[17]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 103-106;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1): 35-42.
[18]周春霞.农村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默顿的结构功能论为研究视角[J].南方农村,2012(3):68-73.
[19]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4):101-111.
[20]傅才武.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性质变迁与政策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2013,66(1):69-74.
[21]蒋贵凤.我国发展中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4—45.
附表 2013年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调查样本分布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