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华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声乐初级阶段的学习与探索。
关键词:声乐学习;初级阶段;学习与探索
我是一名从事音乐高考培训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声乐教学不但要系统教学手法,而且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声乐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又系统的理论,在声乐的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不让学生在学习中莫衷一是。
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做好歌唱的乐器的阶段。歌者只有把自己当做一件乐器来看,才能真正认识到声音的稳定与统一。也只有做好了这件乐器,演唱出来的作品才会完整,表达出来的歌曲才会优美动听。
人的声音从乐器的角度来看,气息作为声音的动力要足、要稳;声源体声带要松弛,要很好地闭合;共鸣腔要统一、要打开。这样一件完美的乐器才能演绎出一首首完美的作品,拥有了一件完美的乐器,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表现音乐,用我们的声音来诠释音乐作品内在的情感。
武汉音乐学院演绎学院的李伟老师特别强调气形于背,因此他在训练学生的时候着重强调在深吸气的基础上用背部的力量把气息沉到丹田来歌唱。他特别强调在发声时不要口腔的声音,这种全靠气息的支撑发出的声音很小,但起到了对背部力量的锻炼作用。唱下来特别的累,就像运动员强化的跑步训练,这种机械的训练对用深吸气的状态来唱歌非常有帮助。
喉头的稳定是保持声带正常工作的唯一有效的途径。要想稳定喉头,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气息的支撑,然后在歌唱意识上要有打哈欠的稳定的喉咽腔的状态和口型。歌唱时不能把力量用在喉咙里,这种喝开的像满满唚一口水的感觉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有了稳定的喉头,我们的声音才不挤、不卡、不闷、不白。
由于人的腔体包含了胸腔、喉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它们和在一体就像一根管子,所以,人的声音是管状共鸣。管子的稳定的、打开的、松弛的状态是决定人的声音是否优良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保持管子的状态的统一,要避免因为咬字和归韵造成的腔体的改变。
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在第一线的声乐老师来说还要会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著名的歌唱家吴雁泽在访谈节目中说他就是在听了郭兰英老师说的声音要从眉心出这样一句话而获得了美妙的高音;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老师在教授学生用气上特别强调了要用叹气的方法来找声音与气息的结合;上海音乐学院的周小燕教授学生要用向前拥抱的感觉来歌唱。可见,形象的语言启发在声音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晁浩建教授说过:好的声音要通、透、亮、柔、圆。要想做到这些,牢固的基本功和科学的发声方法特别重要。一味地追求高音和大的声音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只有这样才会不走弯路,不误入歧途。
(作者单位 河南省确山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