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广敬
【时事综述】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界宣示“中国梦”:“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中全会上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3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是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足以令中华民族为之自傲,尤其在汉唐时期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自大的中国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与之相反的却是在对外贸易和交往中,呈现出盲目自大的心态。这种心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经济上,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引入中国,农业有所发展,农业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江南地区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维护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沿用“重农抑商”政策。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等。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思想上,采用“八股取士”选拔官员,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朝还大兴“文字狱”。
对外政策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郑和的远洋航行,不同于西方殖民者开拓世界市场的远航,并不能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逐渐落后于西方。
自强的中国
学者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1840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列强蜂拥而至,加紧殖民侵略,掠夺各种权益。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多难兴邦”。面对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既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北洋水师苦战黄海的抵抗,也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反帝爱国的运动。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自强复兴的道路,力图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上,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兴办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
其次政治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创立同盟会,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
最后思想上,鸦片战争后,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人宣扬“民主、科学”,彻底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后期,宣扬马克思主义,形成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由于未能实现民族独立,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探索未能实现自强复兴。这一梦想,由谁完成?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1937年,国共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国迈出了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共领导下,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抗美援朝,巩固了新政权;颁布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上进行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三大改造。1956年,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自信的中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具体举措为:
政治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一国两制”,成功实现港澳回归祖国。
经济上,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等,逐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思想上,中共十五大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对外关系上,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开放,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军事和科学技术也获得重大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中国,这个近代饱受厄难的国家,正开始以自信的目光注视着世界。
【命题角度】
“中国梦”贴近现实和生活,无疑是近两年中考历史命题考查的热点,其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也是历年中考历史考查的重点。从全国各地的中考真题来看,古代汉唐时期的辉煌文明、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对近代化的探索、现代中国的经济成就是高频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史实考查也比较多。
就命题角度来说,中考试题会以中国的复兴之路为切入口,考查三个角度的基础知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衰落的原因、近代中国的抗争和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具体表现、现代中国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有可能考查对“中国梦”具体内涵的理解,解题可把握以下六个角度:①中国梦不同于美国式的梦,它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由中国人民亲手创造,最终为谋人民幸福;②经历了学习欧美之路到学习俄国之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实践证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凝聚起一切中国力量;⑤两岸同胞应精诚合作,共襄盛举;⑥中国梦是与主张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就题型来看,“中国梦”这个历史主题,有时间跨度,又具有传递民族精神的“正能量”,比较容易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就难度看,试题设计时间跨度大、综合归纳性强,注重中外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应考训练时,不论采用何种新情景、新材料,都应注意在把握中国的复兴历程这一线索的前提下,强调两个联系: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事件间的联系,比如近代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为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外历史事件间的联系,比如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由此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突破方法】
纵观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多数涉及对“中国梦”的考查。这些试题的构思有着共同之处:
1.首先点题,隐含提示。明确是对“中国梦”的考查,多数引用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不同讲话。比如江苏淮安中考第29题:“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设计篇章,引领思路。不同篇章间有递进的关系,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使学生解题的思路也呈现出环环相扣的逻辑,便于调动运用教材知识。比如福建龙岩中考第29题设计了再现辉煌、努力探索、奋发图强三个篇章;吉林省中考第18题设计了觉醒、独立、富强、感悟四个篇章;烟台中考第26题设计了东方古国梦现辉煌、近代百年艰难寻梦、民族复兴梦想渐真三个篇章;山东济宁中考第30题设计了梦回汉唐、近代梦碎、艰难追梦、梦现今朝、梦想感悟五个篇章。这些篇章可基本归纳为古代、近代、现代、启示四个篇章。
3.角度类同,内容相似。考查基本集中在三个时期的主干知识。比如中国古代主要考查唐朝盛世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涉及明清社会状况、四大发明等;近代主要考查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的内容和特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制度探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原因及影响、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重庆和谈),涉及侵华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纲领等;现代则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建立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及具体措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涉及探索社会主义的经济失误、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祖国统一等内容。
4.注重史观、注重联系。体现出运用文明史观对中国农耕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特点的对比分析,体现运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归纳。比如江苏淮安第29题:“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近代化之路,主要有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5.能力提升,谈谈启示。部分试题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综合分析中国复兴之路,谈谈自己的感悟。这是“以史为鉴”,可以结合“中国梦”具体内涵的六个角度作答。部分试题则完全是其他主题,其中某问涉及“中国梦”。比如江西南昌第18题(4)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山东济宁第26题(5)问要求结合材料回答:你认为美国崛起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明确了考查方向,我们今后解答类似题目时,就有了可为依据的方法。
【试题演练】
1.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今年“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中国梦”、“正能量”等词语名列前茅。如果1949年的中国也有“年度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
A.“十月革命”B.“开国大典”
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
3.“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向世界敞开怀抱,迎来富裕和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材料中“新的革命”是指( )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
C.“大跃进”D.改革开放
4.中国的开放,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自大的中国
出于轻蔑,满族统治者和他们的汉族官员们用他们看待游牧民族和其他“蛮夷”人群一样的方式看待欧洲人。但欧洲人提出了与以往的“蛮夷”完全不同的挑战。
——[美]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满族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他们“轻蔑”欧洲人在外交政策上有何表现?
(2)“轻蔑”欧洲人的结局是什么?
角度二 自强的中国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就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王朝的自我振兴”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4)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各举一例,说明中国近代“自我图强”的运动。
角度三 自信的中国
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
(5)列举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6)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5.“中国梦”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引起外国人士的热议。
探究一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哪条中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
(2)明朝前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联系的航海史壮举是什么?
(3)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这三条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 “中国梦”为中国人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凝聚了民众,振奋了人心。
(1)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探究三 “中国梦”给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其他国家将从与中国的互利合作中得到更多发展机遇。
(1)1953年底,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什么会议?
感悟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目标,你准备如何去做?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梦回汉唐]秦汉和隋唐时期,是两个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汉景帝雄才大略,他统治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隋文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唐太宗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
(1)材料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将错误处划横线或斜线标出来,并把正确的依次写在下面。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请你写出两位光耀千古的诗人及代表作。
[近代梦碎]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3)列举近代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次主要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
[艰难追梦]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军队虽有收复失地的壮举,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也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
(4)中国军队在西北地区收复失地的壮举是指何事?
(5)说明洋务运动的口号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梦现今朝]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又经过28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当前,国强民富、祖国美丽、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初露端倪。
(6)材料提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分别是什么?
(7)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梦想感悟](8)某校举办“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谈谈“我的中国梦,我的强国心”。
【参考答案】
1.A 2.B 3.D
4.(1)措施: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外交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结局:中国社会逐渐落后于西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措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创办海军等。(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诞生。(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4)政治: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经济:洋务运动或“实业救国”。思想:新文化运动。(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5)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企业活力;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任答四点即可)
(6)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探究一:(1)丝绸之路。(2)郑和下西洋。(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探究二:(1)实现共产主义。(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或APEC会议)。
感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我们要刻苦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提升自身素质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6.(1)①汉景帝改为汉武帝。②隋文帝改为隋炀帝。③康乾盛世改为开元盛世。
(2)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三吏”。白居易:《秦中吟》。(答出其中的两位诗人及代表作即可)
(3)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必须全答对方可得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5)自强、求富;三民主义。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为实现梦想,我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等。只有这样,才能放飞梦想,实现梦想,才能人生出彩。(合理表述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