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全球化下的中国媒介发展现状

2014-08-21 07:08周丽
2014年19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发展

周丽

摘要:网络时代的传播全球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土范围扩展到了全世界,在这进程中,信息以空前的速度进行着自由流通和传播,同时也产生了信息的倾斜。以媒介全球化为前提,文化全球化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同时也使各种的文化间问题与冲突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本土媒介该如何应对媒介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与文化影响,将是一个紧迫而艰难的问题,本文将从媒介全球化分析与中国媒介现状分析两方面入手,由此探讨中国媒介在当下挑战中的应对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传播;媒介全球化;中国媒介;发展

一、媒介全球化概述

1.媒介全球化的形成

进入21世纪以来,因为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经济需求的出现,国际化速度不断提高,大众传播也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受到了全球化的这种影响。不断扩大的媒介辐射范围、日渐全球化的媒介运作与营销,是媒介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在媒介的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赋予了强大的推动力,通信卫星、先进的电视传送设备、光纤和无线联络系统使得全世界的人同时共享信息和观念,缩小因信息来源和传递速度造成的差距。

首先,跨国全球性媒介的形成,是媒介全球化的首要特征,目前,有近20个国家开办了50多座国际卫星电视台,播出节目300多套,覆盖世界2/3以上的人口,但这些媒介的影响范围却不是均衡的。其中,仅美国CNN就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13亿用户;美国全国地理公司与全国广播公司合资在世界各地开办多个新频道;卢森堡广播公司和德国贝特斯曼的子公司乌发公司集团合并后成为欧洲最大的私营电视集团,拥有个19电视台和23个广播电台,分布在欧洲10个国家;法国新频道电视台在先后购并了UGC的电影发行公司和荷兰电视网后,成为欧洲第一大收费电视公司;默多克近年来则在英、德、印、日、澳和香港等地自办、合营、合作卫星电视网和有线电视网达10多家,其覆盖范围已经达到全球面积的1/3和全球人口的2/3,被西方报刊称为“全球电视帝国”。

其次,媒介管理、营销的全球化,则是媒介全球化的第二个特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家、地区告别孤立联通一体,也使得大型的媒介企业的形成变得顺理成章。这些媒介企业采用统一的媒介管理与营销手段,使得诸多本土媒介逐渐丧失地方性,融入到一体化的世界媒体大环境中,进一步的加深了媒介全球化的广度与深度。

2.媒介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通与全球化共享,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信息资源获得与流通的严重不平等性,即媒介话语权的失衡。传播的全球化进程也是一种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以经济为核心的全球化,必然以经济为基础。在这场较量中,无疑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了绝对优势,使得传播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单向传播,出现了信息失衡。他们凭借自身优势以及由此构建的不平等的传播秩序,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藉此建立起自身的种种霸权。

媒介全球化所带来的媒介流动也会造成文化的同质或同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全世界信息的流动呈现出一种单一的态势,即主要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向外流动却非常贫乏。在这样的情形下,受众主要出于发达国家所营造的文化形态氛围中,必然会潜移默化的接受其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价值观被影响和改变,从而使全球的文化形态出现同化现象。以上种种,使得研究本土媒体的复兴,成为广大媒介全球化影响地区共同的呼声,越来越多的媒体人与受众开始反思自身的不足,渴望捍卫本土媒体地方性、民族性,借以反制媒介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霸权。

二、我国媒介现状

1.国内媒介概述

在我国,传媒的现代化发展并非自己形成,而是伴随着西方传媒的入侵,早先的报纸即由西方传教士带入。现代报刊的出现不到百余年的时间,而其他媒体形式出现的时间更短,并且都是从西方引入。但是以电视为主要媒介的中国大众传媒的空前发展不过也就二十年的时间,媒体影响如今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

报纸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的报纸格局也较为稳定,境外报纸在我国市场占有率低。报纸受众结构都相似,主要都以地方性报纸,区域性报纸为主,具有全国性影响与跨地区影响的报纸极少,没有哪一家可以取得明显优势。

电视是现今媒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我国的电视发展较为迅速。各地居民普遍能收看多个台(或频道)的电视节目,其中能收看的台(频道)数量在10个以内为26.3%,11-30个为49.2%,31个以上为24.5%。其中有11.5%的受访者能收看到港澳台或国外的电视频道。

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对互联网网民的统计表明至2002年年底全球的网民受众已经达到6.55亿人次,而中国的网民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互联网到今天的发展,已经是发展最迅速的传播媒介。

2.面对媒介全球化,我国媒体不足之处

在媒介全球化的浪潮下,由于我国媒体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的特殊特点,致使中国本土媒体一开始缺乏反全球化的意识,并直接导致中国媒介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其原因概括如下:

起步晚、发展快,为求效益盲目模仿

中国现代媒介的起步较之西方可以说相当的晚,尤其其真正大发展大繁荣是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这就使得中国的本土媒介在当代发展中一开始就有着抢占市场的强烈意识——一方面是媒介发展及体制改制前长久以来的媒介束缚与停滞不前,一方面是占全球人口巨大比重的受众市场。在近年来越发激烈的市场份额大战中,各本土媒体为了自身发展,或主动或被动的大量引进、学习外国媒体经验,使得外国媒介的模式、理念在中国受到追捧,这其中尤以日本、韓国、美国三国对中国影响最甚。可以说,为了迅速发展而催动的盲目模仿,是中国媒介反媒介全球化失利的最主要原因。在许多外国大媒介企业公司对中国市场还心存顾虑的时候,中国本土媒介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其制作模式、营销理念等大量引入,并在受众中广泛传播,导致了中国当下虽外国媒体进驻稀少,但韩流、日流、美流交相盛行,本土传统文化衰弱孤立的恶劣局面。

民族意识淡薄,抬高外来文化

在世界各地尤其欧洲各国开始抵制媒介全球化,呼吁本土媒介复兴的时刻,中国媒介的自卫意识仍然淡薄,对本土媒介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最有效传播平台的事实缺乏认知。为了迎合消费者、与商家产生共赢关系等,广大中国本土媒体盲目抬高外来文化,不仅媒介体制模式上照搬照套,思想内涵上也不加筛选过滤,大肆宣扬欧美文化的时尚、高端、科学,从而有意无意中进一步的贬损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削弱了本土文化的媒介影响力。这一为求发展盲目抬高的方式,直接导致中国抵抗外来文化侵蚀的阶段性受挫,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对文化缺乏辨识能力,深受欧美意识形态影响,对本土文化反而越来越疏远、淡漠,造成了广泛的社会问题。

三、结论

面对强势文化与传媒的来袭,我国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保持本土传媒的独立性与多样化。首先,我们要加快我国传播媒体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拒绝单方面的“拿来主义”。因此,对我国媒体的进一步国际化工作,是抵御其他国家文化渗透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事实证明,制作质量高的国家和地区的节目,能够有效地赢得受众。同时,要注重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信息化的时代里加强彼此合作与交流时顺应时代发展与需求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引进走出的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媒体的良性发展。(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汉字视觉艺术呈现及发展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