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卫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2)
“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新世纪的教育强调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当今社会,人的成长发展渠道多种多样,但就主导性和目标性系统性来说,学校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然而,在实际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由于太多的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方面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观念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教师的教育观念之中,似乎很难“接地气”。
在学校教学行为活动中,应该说存在两个主体即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纽带连结起来,此时,课堂便是一个“信息场”。在此信息场中存在“场力”,它包含“场引力与场斥力”。“场引力”即和谐的教学关系,这是每一个教师甚至学生都希望看到的“正能量”。但在实际中,教学关系常表现为“场斥力”。教师和学生总有一些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这个“场”,直接导致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不相容甚至相互对抗,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产生“负效果”。由此,在信息传递中,由于师生不能彼此理解,很容易产生师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有效信息量减少,信息传递速度减慢等不良情形,导致师生走入教学误区,教学进入恶性循环。这种不良情形在心理情感上则反映为: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抵抗与消极抵抗,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消极抵抗是对信息表示缄默,信息只是被悄悄地传播(传递);积极抵抗则是对信息置之不理,表现出拒绝的态度,变课堂学习为自习。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动放弃与被动放弃。由于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导致教师主动放弃对“场引力”的追求兴趣;学生的抵抗情绪投射到教师的心理情感上,便会产生被动放弃的情感反应,对于学生的消极情绪听之任之。在这里应强调的是,以上教与学的心理消极情感,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情况下可能相互推动,形成恶性循环。
怎样变“场斥力”为“场引力”,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因此,如何营造更加有吸引力的课堂“学习场”,令教者轻松愉快且高效,让学者兴趣盎然更投入,真正创设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每一个教师的努力方向。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老师经常反思自身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或教训,不断研究课堂教学技术,努力营造轻松愉快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忘乎所以”的心理情境中轻松地学习,卓有成效地学习,一定会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一旦有了这种“喜欢”,你所希望达到的效果都可以达到了。因为“喜欢是最好的教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让学生怀以快乐的情感进行学习,就能克服苦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快乐学习,不但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促进教育内化,而且有利于改善师生人际关系,增进师生身心健康等。最终达到发掘教学潜能,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努力训练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乐学的前提。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只有有成就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激发起个体努力成就的动机。所以在创造之后的成功,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功”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交往模式、民主自由的空气、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所必不可少的环境。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等)交往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文化。这里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是全方位、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必须注意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影响,而不能仅仅看到对学生的知识或能力发展的影响。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力是不能强求的,但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使之发挥积极作用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主。所谓心理安全,强调“三必须”:必须感到自己被人承认,受到别人信任;必须避免消极式的和谴责式的评价;在努力争取创造力时必须感到自己为他人所理解。所谓心理自主,强调“三自由”:表达、思维、感觉自由;塑造自我自由;承认和尊重他人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做到“三必须”,落实“三自由”,那么,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就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同时,必须指出,在培养创造力的情感心理训练中,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是关键措施。好奇心是个体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突出表现为质疑问难。当好奇心转向探求科学知识的时候,好奇心便会升华为求知欲,求知欲是一种认知的需要,它是不断观察、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对知识追求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个体内部动机水平高,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提出任务,在活动中坚持不懈、努力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觉察到情境中那些看似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重大线索,从而创造性地将问题加以解决。
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认知动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措施。
综上,轻松愉快且高效的“教”,是一种在乐学的基础上,注重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心理情感的培养,追求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的新的教学方式。
兴趣盎然更投入的“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未知转为已知的原动力,继而使之乐学。其本质上是肯定和接受学生中心观的,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是具有创造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1.自学。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选择目标,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自定步骤学习。自学能力是依靠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运用适合个性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业倾向的一种技能与能力。鉴别学生会自学的标准是:(1)摄取知识的主动性,即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摄取知识。(2)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即不仅在顺利的条件下学习,而且能在有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顽强地克服学习上的障碍。(3)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即善于质难问题,哪怕是老师和教科书上的论述,也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想想,是否有道理。因而表现出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而喜欢探究其来源;对于书上某些似乎不容置疑的定律、定理、敢于提出异议;对于老师教学中的失误敢于指出;对于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敢于持不同见解。
2.自评。通俗地说自评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做出评估的过程。学生的自我评定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功能表现有三:(1)自我诊断能力。学生能分析自己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通过与自己过去比较,进步了多少,在与同学与集体与社会比较中,明确自己学习水平属于什么地位等能力。(2)自我定向能力。不仅了解自己的学业水平的确切位置,而且能判断出自己和他人问题之所在,并能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强化优势,矫正错误,弥补缺陷,为自己指明学习的努力方向。(3)自我激励能力。能对学习过程获得的肯定、积极的反馈产生激励作用,善用多种参照系评估自己的学习,不断调整和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和增强自己的成就感与学习兴趣。
3.自控。从元认知的角度讲,自控,即自我监控,就是自己对学习过程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反馈和调节。它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调节认知策略,检查学习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矫正目标方向等。自控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是:(1)学习内容的计划性。即目标意识清晰。对于各学科的课内外知识一般都能做到有计划地学习。换言之,不是即兴式地遇到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学习。(2)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一般都有一套比较合乎规律的学习作息制度和学习习惯。在时间的利用上,能考虑到各科学习特点和科学用脑的方法。自觉地坚持以转换大脑的兴奋区域为方式进行积极的休息。(3)查漏补缺的自觉性。能够主动地、积极地根据学习反馈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自觉地、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自我批判。批判思维泛指个人对某一现象和事物之长短利弊的评断,它要求人们对所判断的现象和事物有其独立的、综合的、有建设意义的见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孔子看来,疑与思是学习的基本功。有疑无疑,大疑小疑可说是一个人学习水平高低的分水岭。
现代心理学认为,批判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疑问技巧,它是教育中的一股解放力量,也是每个人与公众生活中的重要资源。从这层讲,批判思维不是专门的学问或技能,而是一种思维技能的人格品德的组合。作为一种思维技能组合,批判思维包括解析思维、分析思维、评估思维、推理思维、解释思想和自我调整六种元思维技能,且每一种元思维技能都有其进一步的亚思维技能。作为一种人格品质的组合,批判思维主要包括好奇心、自信心、信任感、谨慎性、敏感性、灵活性、心胸开阔和善解人意等多个方面。一个理想的批判思维者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惯于提问,知识全面,相信思维,心胸开阔,思想灵活,公平待物,不带偏见,慎做结论,愿意重新考虑自己作过的结论,明确所面临的问题,善于面对复杂的判断,勤于寻找有关资料,理性地选择标准,坚持不懈地寻求答案。
综上所述,不仅要从技术上打破陈旧的“学”,而且要树立独立的批判人格,从思维上真正地完成解放,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学”。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
[2]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
[3]倪谷音,卢安楣.愉快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本文为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课题“遵义师范教育的当前使命研究”(立项编号:ZE2012012)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