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诉求

2014-08-21 07:28李雅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8期
关键词:白鹅自然段文本

李雅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诉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坚守语言本色,着力于文字,着意于精神,让语言与情感共舞,让思维与情感如影相随,让生活与情感比翼齐飞,实现言意兼得,情理共融,人文性与工具性同构共生。

一、含英咀华,语言与情感共舞

用语言符号表达内心的情感是语文自身的规律,文章的“情”往往潜藏于“辞”。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含英咀华,“情动”而“辞发”,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细读著名漫画大师、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一只高傲、有趣、可爱的白鹅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浓烈的喜爱之情。文章第五自然段,作者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白鹅的“吃相”。教学时,教师可紧扣“三眼一板”展开教学。

(1)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画出鹅怎么吃饭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读后对白鹅的印象。

(2)品一品,读一读鹅吃饭的句子“先……再……然后……”,想一想:鹅的这种吃饭的顺序能打乱吗?

(3)鹅的这种有趣的吃饭方法叫什么?细读第五自然段,从文中找出一个词儿加以概括(三眼一板)。

(4)查一查工具书,说一说“三眼一板”的意思(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音乐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原指京剧里的一种板式,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

(5)白鹅的吃饭就是这样循规蹈矩、刻板可笑、一丝不苟、从不改变,让我们一起边打节拍边读描写白鹅吃饭时“三眼一板”的句子。

(6)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三眼一板”的现象?请你用上“三眼一板”说一说这些现象。

(7)比一比:前后比较,说说你从“三眼一板”体会到什么?

(8)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词“三眼一板”,感悟了文章的内涵,体会了作者运用“虚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刻体验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今后,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将“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提高我们的阅读力。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透过“三眼一板”,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层层感悟文本内涵,体会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朗读起来自然是有板有眼,情趣盎然,声色俱佳。

二、实践操作,思维与情感相随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让思维与情感相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是做一做——在操作中体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乌鸦喝水》,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个瓶子,里面装上半瓶水,还有一堆小石子。教学巾,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想办法让水上升。通过动手,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的意思。同时,学生意外地发现,当瓶子里水太少的时候,乌鸦的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我趁势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种隋况的处理办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刻理解了所学内容,既锻炼了思维,也体验了“发现”的快乐。

二是演一演——在表演中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故事性较强、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教学这些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表演、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等,从而加深体验、理解文本内涵。以《陶罐和铁罐》为例,学完课文,教师可引领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同伴互助,展开合理想象,创生文本,编写课本剧。在编写好课本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道具,创设情境,自导自演课本剧。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而且想象力、表达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是画一画—在绘画中理解。画画是学生喜欢、热衷的活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来展开教学。如教学《赵州桥》时,可引导学生当一回“设计师”:初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结合自身理解,据文作画。再品读文本,图文对照,在图上添一添、改一改、画一画。通过读文和改画,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发展了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四是辩一辩——在辩论中感悟。好奇、好胜心强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小组辩论、竞赛等活动,营造出竞争合作的情感氛围。如品读《穷人》中穷人的“穷”时,有位学生提出质疑:“文章第二自然段这样描写‘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我认为,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三餐有鱼可以吃,已经是很不错的生活条件了,怎么能说桑娜一家很穷呢?”这是个加深穷人之“穷”的好问题。于是,我顺势将问题抛还给学生:“从‘菜只有鱼可以看出桑娜一家贫穷还是富有呢?是不是作者搞错了?请同学们深入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证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自然产生两个对立面,并纷纷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上钩下联,针锋相对,展开激烈的辩论。由此,学生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渔夫一家以打鱼为生,由于家里穷,只能勉强度日,所以“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这足见桑娜一家之“穷”。全文虽没有一个“穷”字,却处处可见穷困之景,这正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

三、拓展延伸,让生活与情感齐飞

教育界泰斗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表达的技巧。”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内外结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可鼓励学生为家乡的环保事业出份力:植一棵树,写一条环保用语,劝阻一个破坏环境的行为等。学完《秋天的雨》,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找一找赞美秋天的诗文,试着写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可用七彩的画笔画出秋天的美丽,可用歌声或舞蹈来表达秋天的美……

语文学习的外延必须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应加强校内校外,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团、演讲、展览、故事会、辩论会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参观、访问,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阅读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语文阅读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我们在课改春风的沐浴下,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加强学习体验,放飞学生情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白鹅自然段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家的大白鹅
秋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大白鹅
神笔会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