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阳
教育局长是一个区域教育的领头羊,应该在其位谋其教。正如古人所言:“鱼在水中,鸟在青天。”但现实版的教育局长与教育的关系其实并非想象得那样顺理成章,许多教育局长会被某些客观因素所绑架,往往欲干不能,欲说还休,在工作中常常不接“地气”。
一、不接“地气”的原因
一是沟通协调多。制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人”和“钱”两个要素。涉及人和钱等重大事项,有时为落实一件事,可能就需要请示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要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发展教育的意见和决策,还必须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粗略估算一下,教育部门办事需要沟通协调的部门有编办、人事、财政、公安、交警、消防、城建、土管、规划、人防、物价、卫生、计生、安监等。哪个部门没协商好,那件事就很难办成。所以,身为教育局局长,很多时候是花费大量时间,却常做与教育无关的事情。
二是应酬检查多。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或部门出台了不少检查考核的“标准”、“指标”等,教育部门也不例外。这些检查考核对于教育来说应该有着规范其发展、激励其成长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有一些硬性要求并不符合教育的发展实际。比如,教育部门经常面临的检查考核项目有:教育收费、政府日标责任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争先创优、文明卫生创建、宣传思想工作、信访维稳、计划生育、节能降耗、保密工作等等,很多时候一天有两到三个检查,一茬接一茬。教育局长作为一把手必须亲自到场,哪种检查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会有损教育形象。
三是中心工作多。教育局长除了要做好教育系统分内的事外,还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抓落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教育系统先后开展“三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文明城镇创建活动、招商引资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活动,一把手必须亲自挂帅,一以贯之,落实到位。否则就是不尊重不重视,影响教育在社会中的声誉。名目繁多的各类活动让人疲于奔命。
四是各种会议多。众所周知,教育局长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除了要参加国家、省、市相关电视电话会议外,各种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会也必须参加。有时会议一个接一个,甚至要在同一时间参加两个会议,让人身心疲惫、分身无术。教育局长把自己的工作撂在一边,频繁穿梭于各种会议之间,导致自身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荒疏。试想,如果局长久离学校一线,找不到教育感觉,把不准发展脉络,又怎么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
教育局长是个多元的角色,既要对上级领导负责,又要对区域教育负责;既肩负一方父老的期盼,更承载了千万学子的渴望。因此,教育管理应该是局长的主要角色。眼下当务之急,教育局长要少一些功名利禄之心,力戒各种干扰,把根扎在教育沃土,接学校的“地气”,与师生共呼吸,才能落地生根。
二、为什么要“接地气”
一是体现教育本质属性的需要。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教,而从事教育者必须信“教”。由于教育局长角色冲突的制约,使我们有时无法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在教育上。为了事业发展四处公关,为了协调关系四处奔波,为了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四处忙碌,但这一切只是解决了显性的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立德树人,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局长必须调整思路,把屁股坐正,回到教育上来,做到人事合一、气韵生动,真正在本区域内为教育做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
二是改革教育现实困境的需要。虽然现行的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有的体制僵化、机制不活、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教育局长深入一线、深入学校、深入学生,走进教室、走进课堂,拿脉问诊,用满腔的热情、超人的智慧,走出现实的困境。
三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想民所想,需民所需,急民所急,在当下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这要求教育局长必须抓好均衡发展,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为此,教育局长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敬畏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手段,顺性适需,办好每一所学校,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
四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需要。教育的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要始终甘于奉献,乐守清贫,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何点燃教师的激情,用热血播撒大爱的种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让教师享受教育,追求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局长必须走进教师这个职业群里,了解他们,亲近他们,善待他们,将心比心,以情动人,让教师把职业当事业,把优秀当习惯,从而增长才气、增添灵气、提升人气,团结一致,共创辉煌。
三、如何才能“接地气”
一是坚持紧扣质量这根弦。提高教育质量,是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教育局长必须牢记“质量是教育的尊严、质量是教育的灵魂、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之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质量观,提高效率,优化方式,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型增长。要坚持整体发展的质量观,力求每位学生都有发展,但可有不同类型的发展;力求每位学生都有提高,但不求同步提高;力求每位学生都合格,但不求有相同规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个陛发展,促进教育内涵提升。
二是坚持选好人用好人。一所学校的好坏关键在校长,因此,选好校长是根本。教育局长在考察校长人选时,既要注重德能勤绩,又要注重知情意行。校长不仅是教学的高手,更是管理的行家能手。选校长,不仅要看校长的智商,更要关注校长的情商。用好一个人,就是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
三是坚持创新工作方式。教育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局长虽然官位不高,权力不大,但责任无限。除了“高考、安全、稳定”三把高悬的明剑、诸多社会人际关系需要协调外,还必须在教育外部环境的运营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因此,教育局长必须十个指头弹钢琴,抓重点,破难点,以创新的方式全面推进工作。古人云:“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讲的就是平衡的打破、元素的创新,只要教育局长做有心人,利用现有的教育元素,构建新的方式,教育定会色彩纷呈,气象万千。
四是坚持管理规范有效。教育要实现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必须突出过程管理这个重点。一要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坚持开齐开足课程,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二要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做到抓具体、具体抓,抓反复、反复抓,抓规范、规范抓,让普通的招数练到极致变成制胜绝招;三是增强管理的实效性,不同事点,不同事物,要求不一样,目标不一致,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获得管理的最大效益。
当今社会期待和呼唤的是教育家办学。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到“接地气”,当好一名教育局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让我们理清头绪,换个思路去努力工作,教育的明天会更精彩。
(责任编辑 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