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4-08-21 16:52王建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境评价课堂

王建栋

高中政治课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灌输式的教学法已经显示出弊端。现在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力”为上,问题讨论、分析、解决,这都是能力的体现。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所以问题讨论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碰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

一、问题讨论法的内涵

问题讨论法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就可以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迸溅。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的设计要精心,这是问题讨论法的关键之处,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讨论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实践应用,可以随时和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问题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的看法,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问题讨论法的基本程序

1.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体验。高中政治课在运用问题讨论法教学时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即根据所学的内容,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出适合学生畅所欲言的问题情境。尽可能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竞相发问,质疑讨论,把问题剖析得更深刻更透彻。同时教师也要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最好形成梯度,让问题能够辐射到课本中的知识点。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不但形成“情境链”,把学生向纵深处引导;还可以形成“问题网”,对文章中的知识点“一网打尽”。问题讨论情境的设置,在导入新课时就应该有意为之,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如教授《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时,可以创设关于公司招聘启事的情境:同是推销学习电脑,A店是固定报酬,每天50元;B店是底薪每天20元,每推销一台则可以拿提成10元。问题:(1)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采用哪种分配方式?请说明理由。(2)你愿意到哪家店去工作?如果你每天能辛苦推销出5台学习电脑,那么老板的利润将是你的10倍,这公平吗?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很积极地去计算自己的劳动所得,热烈讨论工作中的效率与公平,最后即可得出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提出问题

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问题讨论法的关键。“问题”是贯穿每节课的主线,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要素。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过程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过程,然后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经过整合以后,再抽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度,给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比较有价值的,不像某些教学参考书上给出的千年不变的问题,只是围绕课本的固定知识而设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死板不灵活。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便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所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比较高的“含金量”。学生乐于讨论问题,才可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中,根据之前推销电脑的情境,设置问题1:A店和B店,你愿意到哪个店应聘?讨论出“效率”问题。问题2:效率越高,打工者与老板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就越不公平,这种现象怎么处理?讨论得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由这两个问题,还能引申出“何为效率?”“何为公平?”“如何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问题。两个问题就把这节课所要分析的内容都反馈出来。所以,问题的提出要从核心内容抓起。

3.讨论问题

问题的讨论,最好能够达到争论、辩论的层次。讨论时,首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给学生分好小组。分组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内部要分配好优、中、差各个程度的学生,有利于互帮互助;小组间则要程度相当,有利于公平竞争。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小组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如有“异议”,再进行“组间讨论”,甚至是全班集体讨论。这样讨论的焦点比较明晰,对问题的讨论也比较透彻、深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讨论,及时地引导小组讨论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课堂的生成,同时也有利于对各讨论小组的讨论现状做调度。教师是问题讨论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巧妙设疑之后,还要组织好学生“解疑”,从疑点出发,逐步深入到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

如进行高中政治必修一《多变的价格》一课的教学时,就目前物价的上涨现象,笔者设置的题目为: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商品的价值,那么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先由小组讨论,得出有直接因素,如商品的供求关系,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得出更多的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习俗等等。学生通过大讨论,可以把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得很透彻,甚至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因素也能考虑到,增强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解决问题

讨论的问题得到解决只是理论知识的理解到位,是课堂问题的解疑,真正的问题解决是要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即课堂上可以给出当堂练习题,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及时反馈。只有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解决问题时才可以得心应手。如进行《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教学时,在学生对问题讨论以后,及时给出反馈题。

(1)一位外国朋友说:“以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从文化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A.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着装多样化

B.追求时髦是一种时尚

C.服装穿着也属于一种文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色彩斑斓

(2)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原因是( )

①大众传媒的影响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等等。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市场机制自发性的表现 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起的

A.①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上述题目有92%的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做出来,个别学生有些犹豫,速度较慢。大部分学生经过讨论学习,很快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效果不错。

5.归纳评价

课堂进行到最后要留出时间归纳总结所学内容。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有小组的评价,客观陈述小组交流的情况;还有教师的评价,表扬个人和小组的表现。问题的讨论结果还要灵活运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所以归纳评价时还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环节当作依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总结。笔者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把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和课堂表现有条理地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成员再互相评价。最后,集体评价出班内的“表现之星”和“完美小组”。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反思,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系统归纳,还可以反思自己的表现,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表现之星”和“完美小组”的评选,可以给学生以激励,促进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讨论法的注意事项

1.讨论之前要预先设计好讨论的题目

讨论题目的预设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设置题目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热点,让学生的学习能够从课本走向生活,再从生活回归课本。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高中政治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给出的讨论题目还应该难易适度,题目的设计要从细节做起,不要太大,让学生无从谈起。

2.讨论过程中要把握讨论时间和节奏

问题讨论法的应用,并不是讨论得越热烈、时间越长,效果才越好。但也不能讨论的时间太短,像走过场一样,教师急于安排下面的教学环节,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的状态就结束了,这样的“讨论”没有意义。注重“表演”式的讨论没有什么实效。

教师在安排学生讨论时,时间的长短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养成了问题讨论学习的习惯,进入讨论状态很快,一个问题安排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在给出的问题上还能衍生出新的问题,那么还可以延长讨论的时间,直至把问题研讨透彻。

3.讨论时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问题讨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讨论虽然分了小组,但是讨论活动往往会变成优秀生的表演平台,“主持”“记录”“小组代表”多重角色都集于优秀生一身,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在讨论中似乎是“事不关己”之态,这样就违背了问题讨论法的初衷。所以,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一定要分好任务,在讨论的时候让学生都行动起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由组长调配,每个人的角色还要不时交换,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4.讨论时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及时评价

教师设计好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还要对讨论的过程适时指导,对讨论的结果及时评价。无论学生讨论的结果如何,只要有理有据就应该给予表扬,对于一些独特见解更要肯定其创新因素。当然对于偏离主题的结论,教师也要及时指出不足,引导讨论的方向回归主题。这样,不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升华自己的认识。

问题讨论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应创设合适的情境,渲染和谐平等的气氛,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于问题中还能生成更多的疑点,思维碰撞时激发出更多见解。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学习就有了实效性。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情境评价课堂
欢乐的课堂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