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凤
文言文教学不仅为我国积淀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还能令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应付考试,多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总觉得“之乎者也”深奥难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使其能顺利过文言文这一关呢?笔者认为,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可以看做是古代语言教育方法的典范,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读书、学思结合中含英咀华。
一、读有所得
1.通读以悟意。
要想让文言文教学有效,就必须读,而且要多读,会读。教师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认读,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是较长的句子,注意节奏和停顿,边译边读,理解文章每一句话的意思。例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一文,我要求学生自读全文,首先读准字音,其次注意停顿,学会断句,注意语气语调。文章的开头可以平缓叙述并注意停顿:“舜/发于/畎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最后一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应读得平缓而悲凉,尤其是“死于”这两个字要拖着点,“安乐也”三个字也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学生在自读、仿读的基础上,再对照注释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就能理解其中大意。
2.朗读以悟情。南宋朱熹曾说:“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朗读,作者的神气音节就会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不仅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还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理解文章深意。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我在播放配乐诗朗诵,并介绍相关的创作背景后,重点引导学生以朗读入境悟情,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的过程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只有靠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想象那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的画面,去感受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精妙之处,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3.诵读以悟妙。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贯做法,也是古代学习流传下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懂内容,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读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陋室铭》一课为例,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文中的重点处加以点拨,让学生在熟读中加以思考:“陋室”为何“不陋”? 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对陋室的整体印象,体会作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精妙手法。
二、思有所得
1.思语言之美。
文言文有独特的语言美,它们或泼墨如云,重点渲染,或如行云流水,娓娓叙来,或笔带锋芒,理切辞畅。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获得美的享受,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能够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佳作。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使学生感悟古人的写作特色与要领,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尤其是文章情节的安排显得曲折、跌宕,比如渔人既然“处处志之”,却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
2.思人物之美。
初中文言课文,写人篇目比例较大,这些经典之作无不洋溢着古代仁人志士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精思文章的遣词造句及文采,同时也要精思古文精深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做人之道。
例如《愚公移山》,虽然不能以今天的科学发展去衡量当时的人的思想、行为,但是愚公对待困难、克服艰难险阻的态度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以及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思想启迪,永远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3.思情感之美。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佳作,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教育因素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应的道德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感悟文言文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人之道。
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都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不难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就是时至今日,也经常听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样的话语。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
总之,文言文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去熟读精思,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并理解文言文中的意境,感受先哲的智慧,理解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情感。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