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蔚
《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学生遇到困难、出现某些小错误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将会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提示”是指给予相应的提醒、明示和解释。小学数学课堂是严谨而活泼的,严谨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活动随时跟着教师的步伐走,活泼表现在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过程和解决策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师只是灌输式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就像一个机械的容器,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及教师的教学素养时讲到“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成为教育过程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也就是说,教师的语言要达到一个高度,不仅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传递知识,在学生学习遇到瓶颈或者是困难的时候可以准确地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
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有暗示性的提示
在教学《估算》一节的时候,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目:497+92,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算式,眼尖的学生会发现平时我们在写算式的时候总是带着等于号,但是这次没有,是不是老师忘记了呢?相信已经有学生拿出本子准备计算结果了,因为前面刚刚学过竖式计算,这种固有的思维先进入他们的脑中,当然肯定还有一些学生在思考。老师在交流资源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列竖式计算的学生,说明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可以追问学生“这道题目能不能不用竖式计算就知道它的得数呢?观察这两个数,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样追问,既表示还有另外一种思考的过程,又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点小提示。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老师就可以很顺利布置下面一段的教学任务。
二、有鼓励性质的提示
学生首先是孩子,然后才是学生,所以他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节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动手把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尺拼出另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来就有强有弱,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就呆呆地拿着两个三角尺在那边发呆或者是看同桌拼。这时老师就要给不会的学生一些提示,但又不能直接把答案说出来,怎么办?走到已经有思路的学生边上,微笑着看着他说“你真棒!知道先观察两个直角尺的边,把相同的边靠在一起。”其实老师虽然只是照常的肯定一个学生的思考,但是提示已经很明确了,那些不会的学生听了马上就照着做,这样的提示就恰到好处。
三、有明确目标的提示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题目“男生有4组,每组6人,女生有20人,____________?”学生一看到题目,有的就开始提问“男生有几人?”其实想想没有错,因为不知道男生的人数,但是再仔细地想想,既然题目中还提到了女生,你不结合起来就有点孤立的感觉。所以老师在让学生提问的时候可以先给一些提示:“看看这道题目,和以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几个条件?要怎么处理?”这么一来,学生基本上就能把三个条件联系在一起。如果学生马上想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老师可以接着提示“知道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难道只能求总数吗?想想我们还能求什么?”目标明确,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也能顺理成章。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适时的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使学生走出学习的瓶颈期。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出现一个瓶颈期,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在这个时候,学生固有的思维已经不再起作用,需要转化一个思考的方向或者是思考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就需要老师在边上旁敲侧击。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提示就可以给班级的一部分学生灵感,由这一部分学生来带动整个班级。
其次,它可以加深同桌间的合作。这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上尤为突出。当老师给予提示后,必然还有一些学生不能领会其中的要领,那么同桌的另一个学生如果懂,他就会产生一种自我表达的意识,这种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帮助同桌来解决困难。本来同桌或者是小组合作考验的就是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而教师的提示也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数学不应该是刻板的,而是灵动的,总有人说“数学是聪明人学习的”。在灵动的课堂中,学生应该充分享受自己作为主体的快乐,在遇到学习瓶颈的时候,老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帮助学生跨过一个个难点。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龙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