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俊,唐红珍,刘 进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实践教学是巩固会计理论教学和加深专业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会计本科专业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会计专业能力贴近岗位、服务就业的重要体现,但是,传统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的一定的不足:首先,会计本科专业培养往往是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没有科学地细分,无法体现各种能力的内涵及关系,无法对实践教学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与控制;[1]其次,传统的会计专业实践受制于实训条件,都是采取集中性上机实践,无法满足学生全天侯、分时段的训练与考核需求;第三,由于缺乏校企实践合作平台,缺乏实时交流与反馈,造成实习指导与监督的针对性不强,很难综合评价校外实践效果;[2]第四,由于会计实践的相关资料只能由软件公司开发,周期太长导致资料的更新太慢,模拟实践与公司业务实际之间有较大的差距,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内容和资料又无法转化为实训资源。这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
基于新时期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课堂、课后和校外的实践资源,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操作能力,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通过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改进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突出理论与实践并进、教学与科研并举、创新与创业并重的发展理念,增加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构建课堂与课后、网上与网下、校内与校外的多维递进式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完善会计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大一到毕业,通过安排课程实践、综合模拟、专业实践等系列实习,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关系,形成全方位和系统化的专业实践体系,使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与验证。
图1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2.提升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与能力
通过将专业认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不仅巩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而且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和水平,增强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满足学生升学与就业的需求。[3]
3.丰富会计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内容与形式
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发,能够带动师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的同时,又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竞赛与交流,全方位地实现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的互动发展。
基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从课堂与课后实践、网上和网下实践、校内和校外实践三个维度,设计了会计单元实践、综合模拟、专业实践的“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会计专业的教学特色与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第一层次是依托会计专业课程开展的单元分散模拟实践,包括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单元模拟实验,让学生认知原始凭证、账记账凭证、账册、差错更正,以及基本的业务处理流程;第二层次是在单元模拟实操基础上以任务模块为导向进行综合电脑会计模拟实验和手工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企业账务处理全部过程;第三层次是基于会计岗位开展的校外专业实践,设置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分阶段、递进式专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会计专业技能,以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
表1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层表
三个层次各自是独立的,分布于各个不同的年级和阶段,但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对会计培养任务的分解,明确了以企业会计业务为载体的任务设计思路,对各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实践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从理论教学、业务操作、综合模拟三个维度,通过“网上实验预习系统”、手工模拟记账、电算化、ERP实训等途径,实现对会计基本业务、重点业务、综合业务的操作与实践,辅以社会调研和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等,形成从知识点到能力点到应用点的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强化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图2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任务分解
实践平台的建设一直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与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实践平台的发展有助于整合实践环节的资源,推进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完善电化教学设施配套,保障教学实践的效果。基于网络发展和自主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自学、课程考核、在岗培训、实践指导四个维度,构建了“网上实验预习系统”、“远程模拟系统”、“网络实践交流平台”等,实现了校内、校外的实践对接与资源共享,满足了实践与教学、竞赛与考核等需要,大大提升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利用效率。此外,基于网络可以实现校内实践向校外实践的延伸,通过逐步与校外实践基础建立网络培训和服务的接口,加强学生校外实践的指导与监督,也为在职培训提供了平台和工具,丰富和拓展会计专业实验室的功能。
实践教学的设计必须以专业培养的目标为核心,围绕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需求,以会计专业各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和应用点为主线,以突出实践教学的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战性。实践教学的设计要引入学生的评价,使得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安排更贴近教学、贴近学生、贴近需求。因此,通过对专业能力的划分,基于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构建了实践项目设计、任务设计、模拟题库设计、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的“五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效果分析,及时发现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开发、评价、考核中,以增强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图3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结构
图4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指标
基于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分为“会计系列课程单元分散模拟实验”、“综合电脑会计模拟实验和手工模拟实验”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三个层次,将课堂内外、校内外的实践相结合,突出了实践体系面向学生、面向岗位、面向社会的设计思路,全面提升实践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基于会计教学的规律,以会计学主干专业课程为基础规划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分阶段、分课程的多维模拟实践环节,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基于会计需求,设计多环节、多模块的技能实践体系,点面结合、分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实现各专业课知识点、能力点和应用点的一体化和系统化。
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任务,重视和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增加对实践教学内容、任务、进度的管理与控制,真正实现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对接,认识实践与专业实习对接,校内模拟与校外实战对接,满足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科研创新的需要,[4]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依托实践教学计划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学生从实践项目、任务、题库、课件、方法设计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实践流程和效果分析,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过程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增加实践指导老师的经验,提高实践指导老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会计属于应用型、技术型的学科,实践教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思路,突出了理论与实践并进、教学与科研并举、创新与创业并重的教育理念,提升了会计学专业教学效果。通过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有助于挖掘与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互动发展。[5]此外,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有助于激发专业教师实践科研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探索的积极性。
(注:本文系江南大学卓越课程《会计学》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07)
[1]秦晓东,谢八妹.我国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143-144.
[2]刘国城,杨丽丽.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9(2):105-108.
[3]金树颖,刘华,朱琳.全面提升大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3,(9):271-273.
[4]汪榜江,朱芝洲,朱晓蓉.基于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3,(20):112-114.
[5]李南.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研究[J].商业会计,2012,(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