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桐 ,宦 敏 ,张淑萍 ,王结贵
(1.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2.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1)
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旅游专业合格毕业生明确要求,其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能够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可见实践教学是高职类旅游专业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实践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其中顶岗实习又是最后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最终手段。[2]
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一般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都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离开学校课堂,赴校外旅游企业开展半年至一年不等的顶岗实践环节学习,因高职旅游类专业细分较多,有旅游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导游等等,院校开展合作实习企业也对应较多种类,有星级酒店、连锁餐饮企业、国际、国内旅行社、国家A级景点等等,然而经过实际调查发现,旅游院校通常又多选择高星级酒店为主要合作单位,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1)星级酒店因规模较大,能够接受实习生数量较多,可以减少实习生安排的复杂性;(2)星级酒店因自身经营特性,多数能为实习生提供免费食宿安排,解决学校实习工作的后顾之忧;(3)星级酒店因员工流失率较高,对人力资源需求量较大而实习生可以弥补部分缺口;(4)星级酒店因考虑长期合作关系,往往会为学校提供一定用于专业建设的赞助费,对学校的也增加了吸引力。
尽管面对如此良好的“共赢”局面,学校与酒店开展实习合作中仍问题多多,其中主要表现在对酒店方的选择上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指导,本文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科学理性地选择实习酒店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实习基地,并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选择评价体系,以供在实际操作中能加以运用推广。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在选择酒店作为实习基地时,往往存在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不少旅游院校的在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很多是相关领导介绍或通过熟人关系推荐,因碍于情面的原因,未能去酒店现场实地考察,即使前往也多流于形式,缺乏对实习酒店深入、全面的了解。另外一些情况,可能因部分的领导的个人喜好等因素,往往会选择综合条件不够优越的的酒店作为基地,而放弃一些客观条件较好的企业,导致后期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出现。
在酒店方与院校的沟通中,经常会宣扬自身具有优势的一面,如酒店地理位置较好、实习生待遇较高、酒店装潢的高端奢华等等诸多外在因素,院校方也因信息的不对称和招生宣传的外在效应等原因而看重以上要素,却忽视学生实习锻炼更重要的隐性条件,例如饭店在经营管理、用人机制、企业文化、实习生生活条件等内在方面,然而一旦以上方面出现问题会迅速导致学生不满,甚至要求离开实习单位,造成合作中的双方关系紧张。
目前我国众多旅游院校不管自身坐落何出,合作实习酒店均选择我国一线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基于发达地区的高端酒店数量较多、档次较高的考虑,可以为实习生更好地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合作酒店过于宽泛地分布,反而会增加学校实习管理成本和部分学生对地区不适应性。另一方面,旅游院校往往忽视与本地酒店合作的优势,利用本地的交通便利、文化适应等优越条件,可以深度开展“订单班”、“精英班”等合作模式。
由于旅游院校对实习酒店的选择缺乏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导致以上众多问题的出现,如果效仿国家星级酒店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旅游类专业酒店实习基地选择评价体系,并且由实习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酒店三方共同打分,根据分值高低加以评判实习企业等级高低,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1]
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实习的研究,尚处初期阶段,所取得的成绩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已有研究成果一般多从宏观上分析顶岗实习的意义和操作流程,对该项工作的专题研究较少,像如何选择酒店实习基地等细节核心问题往往忽视。中州大学的郭琰教授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陈平教授注意到该领域,并初步提出了框架性的酒店选择评价体系,但是存在评价指标数量过少、有些指标过于笼统不便于实际操作等问题,如涉及实习实训基地相关主体评价中的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应该由谁代表社会评价,政府的代表是实习企业所在地政府还是院校所在地政府,是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劳动监察部门都尚未清晰说明。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在总结多年和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酒店校企合作的经验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相对完备的旅游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帮助院校更好地选择合适酒店作为长期、稳定的实习单位。对于这些拟定的评价指标,通过对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旅游专家学者和实习学生的访谈,反复讨论,听取各方意见后,最终确立了包括以下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4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具体见表 1):
表1 :校企合作选择酒店实习基地的一二级评价指标
1.合作酒店的选择基础
主要通过5个二级指标体系考核,旅游类专业安排合作酒店应该多为四星级以上酒店,因其经营环境较好、管理水平较高,适合实习生工作学习。而酒店的坐落地是否位于旅游发达城市,其良好的旅游氛围对实习生也是正面的激励。此外,具有集团化的酒店背景,能够为实习生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实习岗位,更有利实习生今后在集团内部不同地区的就业。随着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院校合作的类型也应该呈多元化特征,除了传统的商务、度假型酒店,选择附属有高尔夫球场、室内滑雪、温泉等高端休闲设施的酒店,更能为实习生提供开拓眼界的实习机会。
2.校企合作基础
主要通过5个二级指标体系判定,因为校企合作是一个双方长期磨合的过程,合作历史长短对实习后期的管理至关重要,初次合作的校企双方常因不熟悉对方对的管理模式,而出现一定矛盾和冲突,进而对正常实习工作产生影响。有些企业有着与对应学校多年合作经验,充分了解该项学生的素质和特性,能够针对性开展管理培养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当然,校企双方是否有严格合作协议和互相挂牌认可也充分体现双方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能体现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细致和专业化程度。至于有些院校选择通过人力资源中介开展与酒店合作,在初期可以减少校方工作压力,从长远看因间接和酒店交流,缺少第一手学生的管理信息而造成其他问题的产生。
3.企业实习环境
该指标是选择酒店的核心标准,因此细分为5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目的是更好地判断实习酒店对实习生的关注和管理程度。结合多年的企业合作经验和历届实习生的实习反馈,实习生后勤生活条件的好坏远比酒店自身是否高档重要的多,直接决定着实习生的工作稳定性和持久性。因实习生离开惯常熟悉的校园环境前往陌生酒店,加上实习工作的身体劳累以及酒店奢华的前场和住宿地简陋的后场条件形成巨大反差,心理上存着一定紧张、倦怠和落差感,让实习生对住宿、就餐、交通等自身生活环境非常注重,如果酒店在该环节上不能充分重视合理安排,将直接产生实习生的不稳定表现。此外,酒店提供给实习生待遇的高低,也越来越成为实习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4.实习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培养
该项指标下设4个二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应酒店对实习生培养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是判定一个酒店是否合适作为实习基地的重要标准。传统意义上,酒店招收实习生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而校方安排学生去酒店学习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定矛盾。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员工流失率的增加,酒店方也认识到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必须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而实习生群体具备素质较高、便于塑造的特点,如果酒店方能够在岗前培训、岗位轮换、制定实习前景规划等方面对实习生开展全面规划,无论对学校、酒店还是实习生都会产生多赢的局面。
5.实习酒店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
随着旅游院校与实习企业合作的深入开展,院校方越来越看重除了实习生合作之外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二级指标方面。一是企业能否接受学校委派教师指导教师和教师挂职锻炼,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双师型条件,而众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际工作经验,院校希望借与企业合作机会安排教师同去锻炼,也为学生在企业的管理提供一定帮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如果能与实习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更容易取得实际研究的成果。当然,面对众多的高端实习酒店,院校方希望凭借其经验丰富的行业管理者和专业水平,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培训和专业指导,克服学校本身实践水平欠缺和花费较高的问题。
1.权重的确定
权重主要反映个体在总体中所占的地位或比重,其所求出的具体数值就是权重值。为了体现旅游类专业酒店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中各指标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通过赋予各指标大小不同的数值,区分各指标不同的重要程度,使之达到客观、公正、科学,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1]本文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这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专家们经验判断的方法,是将分散的咨询意见数量化和集中化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构造矩阵对指标间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其次,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再次,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得到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2](见表 1)。
2.权重的分配
这套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主要通过前期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酒店三方对指标的满意程度来建设的,因为这三类主体对24个指标有最合适的发言权,我们按照里克特量表法对所列指标进行满意度设置,1~5等级分别表示非常满意(5分)、较满意(4 分)、一般(3 分)、较不满意(2 分)、不满意(1分)。通过加总三群体对各项指标打分值再取平均值便得到最终的权重分配值。
3.评价等级、等级系数与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的统计理论和酒店实习基地的建设经验,我们给各项指标确定了A、B、C、D四个评价等级,对应的等级系数分别为 1.0、0.8、0.6、0.4,对合格的指标赋予三等级分值,对于硬性条件不符合的项目对应了一项0.4的标准,目的是为了提高评价上的效度。以下列出了全部24项二级指标,对应的权重和评价标准、分值。
(1)二级指标:星级知名度,权重4分,五星级国际连锁(1.0)、国内五星级(0.8)、地区影响力排名(0.6);(2)企业集团化:权重4分,国际联号集团化管理、国内酒店集团、单体酒店;(3)酒店经营模式:权重4分,特色滑雪、高尔夫等配套项目、商务会展功能、纯餐饮;(4)酒店地理位置:权重4分,位于一线旅游城市,实习场地及周围环境状况优越、风景区,实习场地及周围环境状况良好、位于在二、三线城市,实习场地状况良好;(5)校企合作方式:权重 3分,直接合作(1.0)、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合作(0.6);(6)校企合作历程:权重 3分,有与学校合作的经验,对实习生的管理有一套较严谨的制度;有与学校合作的经验,但对实习生的管理水平一般;有与学校合作的经验,管理水平较差;(7)基地建设时间:权重5分,基地建立并开展实习工作三年以上、基地建立并开展实习工作一至三年、基地建立并开展实习工作少于一年;(8)基地建设的稳定性:权重5分,有合作协议并挂牌(1.0)、有合作协议或挂牌(0.8)、无合作协议无挂牌(0.4);(9)基地共建程度:权重 4 分,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建设校内基地(1.0)、企业为校内基地建设提供设施设备(0.8)、校企基地建设正在商谈中(0.6)、无意向共建(0.4);(10)实习场地:权重 3分,设有图书馆、体育器材、电视网络三项或以上设施的、有两项设施、有一项设施、无任何设施;(11)实习生住宿条件:权重3分,4人或少于4人一间、5人或6人一间、7人或8人一间、8人以上;权重2分,中央空调(1.0)、独立空调(0.8)、无空调(0.4);权重 2 分,独立卫生间和洗浴、独立卫生间或独立洗浴、公共卫生间公共洗浴;(12)实习生就餐:权重3分,工作期间提供4餐、工作期间提供3餐、工作期间提供2餐、不提供就餐;权重2分,休息日含餐3餐、2餐、1餐、休息日不含餐;(13)实习生交通条件:权重3分,住宿距离酒店2公里内、住宿距离酒店2-5公里内、住宿距离酒店5公里外;权重2分,步行即可到达、酒店提供班线车、自己乘车;(14)实习待遇:权重5分,平均每月1400以上、平均每月1200-1400、平均每月1000-1200、1000以下;(15)企业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权重5分,企业委派专门人员担任实习生指导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企业委派专门人员担任实习生指导教师、开展一对多指导,企业没有委派专门人员担任实习生指导教师,实习生自行管理;(16)企业开展培训时间:权重5分,二周以上专门培训、二周以上交叉培训或一周专门培训、一周以上交叉培训、低于一周培训;(17)实习岗位安排情况:权重5分,岗位安排合理,60%以上同学能够实现轮岗、岗位安排合理,40%~60%同学能够实现轮岗、岗位安排较为合理,40%~20%同学能够实现轮岗、岗位安排不尽合理,20%以下同学能够实现轮岗;(18)实习生实习前景规划:权重5分,有针对每个实习生提供实习前景规划、有针对整个实习小组提供实习前景规划、无提供任何实习前景规划;(19)实习指导教师委派:权重4分,企业接受学校委派教师驻实习基地专职指导1个月以上、接受学校委派专任教师3次赴实习企业指导实习、接受专任教师共2次赴实习企业指导实习、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指导教师协助指导;(20)教师挂职锻炼:权重4分,企业接受教师挂职锻炼2个月以上,并安排多个管理部门实习,提供工作津贴;企业接受教师挂职锻炼2个月以上,并安排1个部门实习,提供工作津贴;接受教师挂职锻炼1个月,并安排1个部门实习,不提供工作津贴;企业不能接受教师挂职行为;(21)横向课题合作或课程开发合作:权重3分,实习基地具有较强科研功能,建设横向课题2项以上;实习基地具有较强科研功能,建设横向课题1项以上;横向课题正在商讨中;企业无横向课题合作思路;(22)科研论文发表:权重3分,共同合作发表论文2篇以上、共同合作发表论文1篇以上、论文共同发表正在商讨中,企业、无合作发表论文合作思路。(23)为学校提供技能鉴定、培训:权重3分,每年合作期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培训、鉴定达30人以上;每年合作期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培训、鉴定达20人以上;每年合作期间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培训、鉴定达10人以上;无开展相关合作。(24)企业委派管理人员到学校讲学:权重3分,每年3次以上、每年2次以上、每年1次以上、无任何讲座报告。(注:评价总分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良好,60~75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本文试从合作酒店的条件、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实习环境、实习企业对实习生的培养管理、实习企业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五个方面构建了实习酒店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旅游类专业学生实习工作的需要和酒店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指标体系中通过有意识地设置相关指标,引导酒店方与学校更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总体而言具备全面、科学、细致、客观的特点,对高职旅游院校科学地选择合适的实习酒店做了一个有益的探索。当然,该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完备性和表述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注: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酒店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zy096,主持人:王结贵;2010省级质量工程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1231)
[1]郭琰.饭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J].旅游研究,2011,(6):81-84.
[2]李德明,程久苗.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基地选择与评估[J].科技信息,2007,(35):117-118.
[3]陈平.高职校企共建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25-129.
[4]林增学,温卫宁.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77-82.
[5]伏六明.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习监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9,(5):68-69.
[6]张雪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9):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