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华
【摘 要】“以读带讲”,功在“带”字。“带”就是带动教师的讲,促进教师的讲,深化教师的讲。便于克服教师干讲、学生呆听的问题,便于使讲读教学达到“从读知写、读写结合”,便于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以读带讲;多读少讲;读中感悟
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还有部分教师采取“以读带讲”的方法,课堂上看似都在参与,读得很热闹,很起劲,然而,收效甚微。有的课文重点部分,学生并未真正理解。“以读带讲”,功在“带”字。“带”就是带动教师的讲,促进教师的讲,深化教师的讲。便于克服教师干讲、学生呆听的问题,便于使讲读教学达到“从读知写、读写结合”,便于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和谐地发展。下面,仅就自己在多年教学中的尝试,结合新大纲,谈几点自己的理解及做法: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什么叫读?怎样读?以往的自由读,默读,分角色都是注重了形式上的读。真正的读应该是让学生钻进去读。让学生在语言中对字、词、句、段等进行品味,揣摩和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他们读正确、流利。教师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麻雀》一课,作家以精妙的笔触,神形毕肖地描写了麻雀母子的情态;以强烈的对比展示了爱的强大,爱似伟大,教学本课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理解描写麻雀、猎狗的语句,通过它们外在和内在的两种强烈的比照,领会文章阐释的真理。因此,课文的第4、5自然段为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抓住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和老麻雀落下时“像一块石头”及“绝望的尖叫”这些词句进行理解。老麻雀落下时“像一块石头”有两个意思——一是形容速度快;一是形容坚决,决不回头。老麻雀为什么扎煞起羽毛“绝望”地尖叫?——说明老麻雀也知道与猎狗力量对比差距太大,“绝望的尖叫”是最后的努力;扎煞起羽毛也有两意思,一是借以威吓敌人,一是表现了自身的紧张。在第5自然段中,猎狗的庞大与老麻雀的弱小形成鲜明对比。可是老麻雀却还是在紧张。明知不利的情况下,拼死保护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强大的力量使它奋不顾身?成为学生脑海中的自然悬念。这是全文的重点思考题,它揭示了一个真理:母爱的伟大。也就引申到了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对爱的赞颂。因此,“读、思、品、评”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还为未来的人生打好了底色!
二、有阶段性的读,以读带讲,学会自学方法。
1.粗读,整体感知课文。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在学生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一般方法。如,教给本课的生字词画圈,成语画横线,难句画波浪线,不懂的在旁边打问号,等等。从而使学生初步具有以课文为例子,从哪学,学什么,从哪儿想,想什么的能力。
2.细读,细致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试练,得到了一些肤浅的“问号”,多属内容方面的,且通过自读已初步理解了一部分。教师须继续围绕疑难,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分组讨论,相互质疑问难,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热烈的讨论,许多疑问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解决。其步骤是:“汇报试练结果→筛选重点疑难→分组读思议析→记下难点待解”。
3.精读,读出感情。
通过两次试练以后,学生困惑所在就是我们的教学难点,需教师的点拨,诱导。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集中而且定向的,他们的求解欲知的学习主动性能得到最佳发挥。教师要努力把握时机,启发学生探究疑难,激发思维,强化训练,以求进入“跳一跳,摘果子”的境界。
要“紧扣课文中心,精读精彩句段,采用多种手段,诱思深悟所以,”努力把“读练思”落到实处。教师必须注意四点:一是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二是着眼全体,时刻为“学”着想,三是千方百计,思考为“练”服务,四是质疑问难,保证时间充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自求获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读中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范读是不可少的。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总之,“以读带讲”教师要重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恰当地启发、引导、点拨学生,使学生明确读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读中有思,读中有议,读中有练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