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科学使用高中数学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8-20 03:23陈胜儿
文理导航 2014年14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程教材

陈胜儿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专家站在历史与科学的高度,对“数学课堂教学”、“新教材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对推进高中数学改革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很强的指导性。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一位实施新教材的参与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受着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也带着自己的疑问,对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和教材的使用提出一些思考。

一、努力摆正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教学上“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以课外辅导书为标准,教学上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数学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所致。那么,该如何摆正数学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呢?笔者认为,应确立正确的教材观。建构主义的教材观认为,数学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我们教学应关注教材,立足教材,但绝不能局限于教材。作为数学教师,应善于分析、研究和创造性开发利用教材,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1.立足新教材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A版新教材,该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立足新教材,就是要我们教师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脑海中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策略,打破旧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譬如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体验,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

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较老教材而言,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教材本身容量大,课堂教学任务重,在尽量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教师要对要点、难点以及方法、思想做到讲透、讲清,就必须针对新旧教材的变化,分析新旧教材内容删减及增加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中科学地体现这一变化,必要时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优化,不管使用哪一版教材,都必须对照其他版本教材认真研读,取长补短,充实教学内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合理组织教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对新教材的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设计课堂教学进程。如何立足于新教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不应是千篇一律,应鼓励教师不断创新。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模式是具有多样性,最终都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判断一节数学课上得好与否,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有没有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二是教师有没有既关心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关心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合作意识等。

笔者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表示赞叹,另一方面乘势而上,让学生给公式命名,分析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公式。

这节课是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个缩影,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节课,学生之所以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有个原因就是新教材的内容设计的好。学生要研究的公式都不能从书上一看而知,现在的学生通常有思维的惰性,若有解题结果可看,就会懒于思考。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笔者认为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提倡数学教学生活化。

2.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紧扣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引趣、激疑、导思、探究等教学互动,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得以锤炼,让师生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课堂中达到“自由”。

(作者单位:浙江龙泉一中)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专家站在历史与科学的高度,对“数学课堂教学”、“新教材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对推进高中数学改革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很强的指导性。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一位实施新教材的参与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受着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也带着自己的疑问,对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和教材的使用提出一些思考。

一、努力摆正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教学上“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以课外辅导书为标准,教学上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数学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所致。那么,该如何摆正数学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呢?笔者认为,应确立正确的教材观。建构主义的教材观认为,数学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我们教学应关注教材,立足教材,但绝不能局限于教材。作为数学教师,应善于分析、研究和创造性开发利用教材,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1.立足新教材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A版新教材,该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立足新教材,就是要我们教师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脑海中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策略,打破旧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譬如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体验,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

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较老教材而言,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教材本身容量大,课堂教学任务重,在尽量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教师要对要点、难点以及方法、思想做到讲透、讲清,就必须针对新旧教材的变化,分析新旧教材内容删减及增加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中科学地体现这一变化,必要时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优化,不管使用哪一版教材,都必须对照其他版本教材认真研读,取长补短,充实教学内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合理组织教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对新教材的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设计课堂教学进程。如何立足于新教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不应是千篇一律,应鼓励教师不断创新。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模式是具有多样性,最终都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判断一节数学课上得好与否,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有没有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二是教师有没有既关心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关心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合作意识等。

笔者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表示赞叹,另一方面乘势而上,让学生给公式命名,分析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公式。

这节课是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个缩影,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节课,学生之所以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有个原因就是新教材的内容设计的好。学生要研究的公式都不能从书上一看而知,现在的学生通常有思维的惰性,若有解题结果可看,就会懒于思考。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笔者认为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提倡数学教学生活化。

2.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紧扣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引趣、激疑、导思、探究等教学互动,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得以锤炼,让师生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课堂中达到“自由”。

(作者单位:浙江龙泉一中)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专家站在历史与科学的高度,对“数学课堂教学”、“新教材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对推进高中数学改革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很强的指导性。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一位实施新教材的参与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受着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也带着自己的疑问,对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和教材的使用提出一些思考。

一、努力摆正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教学上“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以课外辅导书为标准,教学上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数学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所致。那么,该如何摆正数学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呢?笔者认为,应确立正确的教材观。建构主义的教材观认为,数学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我们教学应关注教材,立足教材,但绝不能局限于教材。作为数学教师,应善于分析、研究和创造性开发利用教材,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1.立足新教材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人教A版新教材,该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立足新教材,就是要我们教师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脑海中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策略,打破旧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譬如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体验,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2.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

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较老教材而言,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教材本身容量大,课堂教学任务重,在尽量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教师要对要点、难点以及方法、思想做到讲透、讲清,就必须针对新旧教材的变化,分析新旧教材内容删减及增加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中科学地体现这一变化,必要时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优化,不管使用哪一版教材,都必须对照其他版本教材认真研读,取长补短,充实教学内容,并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合理组织教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对新教材的研究,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设计课堂教学进程。如何立足于新教材,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不应是千篇一律,应鼓励教师不断创新。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学模式是具有多样性,最终都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判断一节数学课上得好与否,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有没有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二是教师有没有既关心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关心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合作意识等。

笔者一方面对学生的探究表示赞叹,另一方面乘势而上,让学生给公式命名,分析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公式。

这节课是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个缩影,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节课,学生之所以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有个原因就是新教材的内容设计的好。学生要研究的公式都不能从书上一看而知,现在的学生通常有思维的惰性,若有解题结果可看,就会懒于思考。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笔者认为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提倡数学教学生活化。

2.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紧扣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引趣、激疑、导思、探究等教学互动,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得以锤炼,让师生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课堂中达到“自由”。

(作者单位:浙江龙泉一中)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