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高校新校区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研究
——以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为例
吴梅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高校的扩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购地建设新校区的高潮,由于建设校区的周期比较短,要尽快投入使用,导致现在的许多高校新校区的植物景观存在较大问题,如:存在绿化空缺,校区环境处于绿化阶段,未达到美化阶段,降低了高校校园文化内涵档次,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的绿化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目前校园环境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相关领导人的思考,在以后的工作进程中,着重加强校园绿化建设,致力改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高校新校区;植物景观;问题研究
目前许多高校新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校园建筑的建设,普遍认为建筑是校园环境的标志,以及大量的在建筑方面资金的投入,忽视了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导致了高校新校区植物景观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植物品种过于单一,群落层次简单,种植及配置的杂乱,草坪的大量运用,存在较多景观死角等,使得大量高校新校区的景观环境满意度大幅度降低,致使较多师生员工愿望在老校区教学办公、学习。
造成以上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性原因引起的,由于高校校园的植物景观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了校园景观的主观意识过重,领导的喜好占的比重较大,同时随意性比较强,没有考虑校园植物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所要行使的教育意义。2、专业性原因引起,目前社会上的设计师专业水准参差不齐,很多设计师没有真正了解过学校的办学内涵,所设计出来的东西假、大、空,不太实用,植物的树种选择较为单调,配置的模式比较单一,配置效果不尽人意。3、高校后勤关于植物的养护力度不够,重栽植,轻养护,导致校园中的植物长势较差,影响了校园植物的整体表象,同时在栽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土壤需求,造成了植物的正常形态色彩没有充分发挥。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产生,高校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广大学子的学习效率更高、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纵观中外,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校园景观环境均是绿树成荫、景色优美,在新的世纪里,如何跟上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的趋势,营造出能反映校园独特的地域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和办学理念的景观已成为设计者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新校区)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特一号,占地面积1500亩,拥有在校生16500人,包含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专业学生,目前校区绿地率42%,与湖北省高等学校生态园林式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的绿地率为45%以上,绿化覆盖率为95%以上还有一段距离。阳光校区植物的配置方式主要有自然式、规则式及混合式3种,目前校园的景观植物环境还不能满足师生的工作学习需要,存在一些问题:盲目绿化,缺少规划,具有人文意境的植物配置空缺,配置色彩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缺乏校本特色,植物布局不合理,存在较多景观死角,同时缺乏景观小品等人文景观,整个校区处于绿化阶段未达到美化阶段等,这与现代大学校园环境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的植物景观应该进行如下改造:1、对阳光校区的功能分区进行明确,在根据功能分区的使用诉求,对植物进行重新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增加色相、季相、形态等因素的考虑。2、增加对校园植物景观环境的投入,以及寻求专业的设计队伍,加入学校文化内涵底蕴,投入部分与学校主题相关的园林小品,景观雕塑。3、对阳光校区水体进行改造,在水体中栽种水生植物,丰富校园植物品种类型。同时在以后的植物设置时,乔木、灌木、草坪需要有机结合,承上启下,整洁群落层次感。
植物是校园景观设计中唯一具有鲜活个性化的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是变化的,因此,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丰富校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改善校园环境小气候,形成稳定的局部生态环境。校园植物造景的原则:1、拟自然原则,由于植物是一种自然元素,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植物的自然形态,自然群落,或拟自然群落为主,充分体现校园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谐性,以形成“虽有人作,宛自天成”的美观效果。2、功能性原则,在植物造景中,植物是环境的构成,又是主题的烘托甚至表现者,因此根据所需植物承担的功能来进行植物组合的选择,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3、传统与文化原则,植物的形态美到意境美的升华,赋予了很多植物更多优良的品质,不同的绿地类型应有不同的文化传承,应以不同的植物为载体来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4、艺术美学原则,植物造景同样要遵守美学的基本原则,美学中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同样适用于植物造景中,植物景观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1]盛喜莲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叶乐主编.美丽校园植物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4.
J05
A
1005-5312(2014)17-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