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学内容为依托的ESAP教学需求调查研究

2014-08-18 19:25王淳
关键词:需求分析

王淳

【摘要】“以内容为依托”已成为ESAP教学界广泛认可的模式和理念,内容教学与语言教学如何有机结合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框架,以某财经外语类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经济学原理(英)》为基础,对ESAP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ESAP教学实践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经济学内容 依托 ESAP教学 需求分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ESP教学视阈下专业敏感度与学术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证研究”(批准号:10YJC74009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28-03

一、引言

与日俱增的学术活动对专门学术用途英语(ESAP)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关注学习者运用英语从事学术互动的能力。许多英语国家高校积极探索“通过专业内容学习学术语言”的教学模式,即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设计教学大纲和计划,学生接触真实的专业课教材,参与课堂讲授与讨论,并参加面向特定专业课程设计的同步学术语言辅导课程,以克服原有学习风格和文化差异,发展必要的概念建构能力和策略,以便融入新的学术话语环境。在我国,“以内容为依托”(CBI)已成为ESAP教学界广泛认可的模式和理念。内容教学与语言教学如何有机结合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仍需要系统性的研究投入和实践摸索,以便为教学实践提供经验证据。

二、基本概念框架

根据ESP教学的相关理论,ESP教学理念主要是基于“特定需求”,通过教学内容、环境、方法等一系列干预,解决语言教学如何与特定内容相结合的问题。而需求分析对于ESP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CBI改变了单纯学习语言的模式和孤立的语言能力形成机制,更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内容以及知识结构在语言学习与专业内容学习之间的联结作用(Mohan & Beckett, 2003)。学术语言能力培养应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从而提高与特定专业内容相关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陈亚俐,2011)。

CBI理念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为一系列过渡课程,这些课程将专业内容传授和语言技能发展有机融合,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主题内容的学习,而非单纯的语言学习来获得和发展语言能力(Leaver, 1989;袁平华和俞理明,2008)。学生在获取“内容域”的知识或技能(即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进程中学习并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三、研究设计

我们以某财经外语类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经济学原理(英)》为基础,对ESAP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将《经济学原理(英)》定位为介于纯英文经济学专业课与经济专业英语课程之间的过渡衔接性课程。该课程是以经济学内容为依托的学术英语课程该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以英语作为工具获取和阐述经济学专业相关概念以及从事经济学学科相关的学术活动的能力需求。它一方面区别于专业英语课程,要以经济学科内容或知识为依托。另一方面,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英文经济学课程,它与纯英文讲授的专业类课程有着本质区别。

我们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框架,从目标情景需求和学习需求两方面加以考察。目标情景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情景所要求的能力标准而需要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学习需求是指达致目标情景规定语言能力的学习路径、学习者现有的能力结构以及学习者的动机等因素。需求分析不仅仅是对客观的目标情景中语言特征的分析,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主观愿望”(Hutchinson & Waters,1987)。因此,本研究借助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力求构建一个更全面的需求分析框架。

我们的需求调查分为“内部调查”和“外部调查”两部分。其中“外部调查”对象包括经济学类课程双语或英语授课教师、来校从事经济学或商务课程教学的外籍教师、短期访问学者、曾修读经济学英文课程的往届学生等,这些人对经济学学术语言使用的目标情景比较熟悉,对于经济学语言特征、学术能力结构和学习策略等重要的需求变量都有着深入理解。由于他们不直接参与课程讲授,也不隶属于实际提供本课程的机构,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内部调查”对象则主要是本课程的学生,他们对于经济学语言使用实际场景的主观预期、现有能力水平与结构、学习策略、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风格及由上述因素形成的心理因素都是本课程需求分析的依据。

我们的“外部调查”采用问卷和非正式访谈两种方法,“内部调查”采用结构化问卷、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

四、“外部调查”研究结论

依据需求调查的总体原则,我们首先对来自大学的长期从事经济学类课程双语或英语授课的教师(简称“双语教师”)、从事经济学或商务课程教学的外籍教师和短期访问学者(简称“外国专家”)、曾修读经济学英文课程的往届学生(简称“往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上述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教龄、所在院系、专业背景以及对所调研事项是否了解等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对开设以经济学学科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认识。第三部分包括真实情景中各种学术体裁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所涉及的各种微观技能和知识相对重要性的认识,意在通过专家人士的经验全面了解学术用途语言教学的目标情景需求,仅针对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进行调研。第五部分为开放性问题,可填写对学术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策略、教师角色的预期和建议。

本次需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7份,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的专业背景涵盖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经济法等,往届学生的专业背景包括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企业管理和会计学。针对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必要性认识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真实情景中各种学术体裁的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不论是双语教师、外国专家,还是以往修读过经济学类英文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认为开设以经济学科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非常必要,所占比例分别是73.33%、80%和63.46%,在回收的77份有效问卷中,有67.53%认为开设此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认为不必要的只有6.49%,其中63.46%的往届学生中认为此类课程非常必要,比例略低于其他受访者,而7.69%的往届学生认为不必要开设此类课程,比例略高于其他受访者。然而考虑到往届学生对问卷的回复可能受其课程成绩等其他因素影响,63.46%的支持率足以说明此类课程在往届学生当中是得到认可的。此外,外国专家对以经济学科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重要性的认同率高达80%,没有外国专家认为此类课程比必要。这说明此类课程的必要性总体上得到了同行和往届学生的普遍认同。endprint

我们针对专业教材、案例资料、专业报刊、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文献回顾在真实学术活动情景中的使用频率和相对重要性对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不论是国内双语教师还是外国专家,都认为专业教材、案例资料等教学环境中使用的体裁非常重要,其中国内双语教师更看重专业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外国专家则一致认为运用专业语言处理案例资料的能力至关重要。对于专业报刊,国内双语教师的认可率达到86.7%,而国外专家则只有50%认为其重要,这可能是由于国外专家在授课过程中更加频繁地融入案例研究与讨论等基于实际场景的教学活动,而许多国内双语课程教师更侧重引导学生参考媒体对某些经济事件和动态的报道和评论,以此替代实际的案例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案例分析和讨论在国内双语教学课堂上尚未被广泛采用。对于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文献回顾这三类与我们此前定义的狭义学术语言相关的文体,外国专家的认同率要明显高于国内双语教师,这可能与受访的国内双语教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复合化程度有关,国内一些双语教师缺乏学科专业背景,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并不十分强调。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并非所有的外国专家都非常重视学术论文本身,但对于研究报告和文献回顾等“准学术”内容的重要性是予以肯定的。

针对微观技能和知识的调查显示,不论是双语教师还是外国专家,都更加注重与专业课程学习直接相关(即广义的)学术语言技能,如听懂英文经济学课堂讲授和讨论、用英语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学术交流、阅读英文教材以及用英语完成课堂笔记等,对于听懂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讨论、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和研究评述等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学术语言技能,在双语教师看来重要性不及与课程学习相关的语言技能,这似乎与国内双语教师自身在本专业的学术研究经历有关,尤其是撰写研究论文和论文摘要直接与学术论文相关的语言技能,国内双语教师基本上认为不重要,而国外专家对上述学术语言技能还是认同的,例如70%的外国专家认为“用英语进行专业演讲或汇报研究成果”非常重要,90%认为撰写调研报告的语言技能非常重要,这两项比例都高于国内双语教师,这与“关于真实情景中各种学术体裁的使用情况的调查”的结论基本一致。此外,绝大部分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都认为经济学专业词汇和术语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应纳入课程的总体目标。

在需求分析中,ESP和ESL教师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能帮助我们识别教学和测试中的功能要素,尤其是ESP和ESL领域都有工作经历的教师,所提供的信息就更有借鉴意义。由于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阅历不同,他们能比学生更客观实际地理解功能。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我们还通过非正式访谈了解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的建议和预期。在他们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全英文专业授课代表的学术话语,在运用批判思维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的建议还涉及学术写作,认为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应加强学术写作技能训练,教师应提供全方位的写作指导。此外,学习策略和习惯也是双语教师和外国专家建议的重要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学术语言课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前做阅读预习,并联想阅读材料与课程主题的关联等。

五、“内部调查”研究结论

我们对修读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分析学生的专业背景及现有英文技能、EAP课程学习的历史、自我需求评估、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以及学生教学大纲的理解等。问卷同样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被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所学专业等信息,并统计了学生基础英语课阶段成绩,代表学生学习本课程前的英语水平。我们以卷面成绩75分为标准将全部学生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两个子集。问卷第二部分包括对开设以经济学学科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认识。第三部分包括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接触过的学术体裁及使用情况。第四部分为开放性项目,受访人可填写在本课程之前曾修读过的EAP课程信息以及对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建议。对于选修的学生,还要求填写选修本课程的动机或原因。

需求调查于开课前的一周进行。我们首先通过TASS教学平台通知学生下载电子版问卷,要求最迟于第一周上课前填妥并回复至教师邮箱。注册本课程的126名同学全部回复。剔除信息缺失、回答不全或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实际得到有效问卷共107份,作为本次需求调查的数据来源。其中商务英语专业(必修)69人,英语翻译专业(选修)25人,英语传媒(选修)13人,均为大学三年级学生,且处于从通用英语向高年级商务英语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等高年级专业课程学习过渡的时期,本课程在学生技能结构发展中具有明显的衔接作用。

总体上看,有66.36%受调查的学生认为本课程非常必要,只有10.28%的学生认为不必要,这说明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要性是认可的。而认为“非常必要”的学生占比和认为“不必要”的学生占比分别低于和高于对教师的调查所显示这两个项目的百分比,这说明学生通常倾向于低估此类课程的必要性,而教师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可能夸大课程的价值,这与Hutchinson & Waters(1987)研究的结论一致。此外,我们发现学生现有英语水平与兴趣强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联,这也与Sager(2002)的研究发现基本吻合。另一个现象是,虽然英语翻译和英语传媒两个专业学生选修了本课程,但回答“非常必要”的学生比例仍低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这一方面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英语翻译和英语传媒两专业学生选修本课程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制度性原因,而并非单纯出于兴趣和必要性的考虑。

对学生修读本课程之前曾接触过的学术体裁调查结果显示,三个专业学生此前接触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文献回顾等学术研究类体裁较少,这也说明我们在教学组织专业教材和案例资料的内容和任务。对于广义的学术语言框架下所包含的专业教材、案例资料等体裁,则表现出较明显的专业差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分别有98.56%和47.83%曾经接触过专业教材和案例资料,这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包括工商导论、商法导论等专业课程有关,而其中一些专业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翻译专业学生专业课设置主要以技能型的笔译和口译训练为主,因此对专业教材和案例资料的接触面较小,只有28%的学生接触过专业课教材,8%的学生接触过案例资料。数据表明,学生曾经接触的学术体裁比较有限。

六、定性研究

此外,我们通过非正式访谈了解学生选修本课程的动机。调查显示,学生选修本课程的主要动机和意图包括完成规定的专业课学分、毕业后从事商务或经济管理类工作、对于商务人士身份的认同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修本课程是由于出国转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需要,一方面通过修读商务专业类课程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背景,另一方面国外大学普遍规定申请攻读硕士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必须修读过相关专业课程(如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并达到成绩积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Mohan, B. & G. H. Beckett.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research on content-based language learning: Recasts in causal explanation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3, 87 (3).

[3]陈亚丽. ESP理论与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J]. 中国ESP研究,2011(2).

[4]黄萍. 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袁平华、俞理明. 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
互联网汽车保险需求分析
浅谈商业银行如何提升高端客户服务价值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弹药保障需求分析实验模型输出数据的验证研究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