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的几点思考

2014-08-18 10:28陈保如
考试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经验探究

陈保如

我省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至今也有几个年头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但目前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受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在阴影下,可谓“旧瓶装老酒”,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在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有些是低效的,有些甚至是无效的。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新颖的教科书,其结果也不可能理想。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才能使初中思想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1.目标定位要准

要面向全体学生,预设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起点要定位于班级的中下层次学生,较高要求的内容及教学时间不得超过全堂课的四分之一。每个班级中都有后进生,这是不容置疑的,凡有人群的地方总有“左中右”,着眼于中下等生,不仅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文本理念的体现。预设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地放在书面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耐心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制定目标时要界定高中低的具体要求。

2.认真做好课堂提问工作

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20人次,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发言,能反映他们的真实内心世界,因而课堂提问很重要。提问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首先教师要认真思考和设计所提问问题,我提的问题学生能不能回答,其次我提问的用意是什么,我要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对下面的教学有没有帮助。另外还要思考这个问题提出后,哪些学生能回答,哪些学生只能回答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哪些学生估计不会,应该先找谁发言,再让谁发言。有些要预先设计,有些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课堂提问的面越广越好,但不能为提问题而不厌其烦地简单提。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合理范围之内,参与面越广越有效。

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生活出发的德育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学生的经验本身不仅是个体的,还是社会性的,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的道德教育符合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营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深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因此,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学生对有关章节的知识点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会感受到所面对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一旦有了完整回答,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挫折”教学中,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曾经碰到的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等加深学生对挫折含义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4.教师适度指导

思想品德课的探究、实践教学中的教师指导的本质是精选、精创一至两个体现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实践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实践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帮助者,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解释阅读材料中的问题,提出问题;二是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并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品德、能力、个性发展,适时给予适当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对学生的探究、实践的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系统地表述问题。当然,教师的指导绝不是将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引向已有结论,而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实践结合起来。

5.积极进行教法研究,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课,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显然适应不了现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5.1教师必须在教法上下工夫。运用贴切的比喻,妙趣的讲述,诙谐的手势和通俗、深动、形象的语言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5.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际情况,穿插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实际例子;提出具有时代感的问题;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活泼的奇闻逸事、引人入胜的寓言、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等,通过这些丰富和生动教材内容,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5.3要注意启用学生所掌握的材料,这样既能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实践延伸。

6.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实践

中学生是社会一员,他们对来源于社会的信息会给予极大关注。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创造条件,实行开放式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对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或知识咨询等,使学生经过切身体验正确认识社会、自己,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讲活讲好,从而使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成效。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经验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