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良
青少年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民生活的安宁、良好农村风气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及农村所处环境的区域限制,因此社会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理念较为淡薄,直接制约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绕不开的一个课题。现我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经历和感受,从促进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角度谈谈看法。
一、加强宣传,为开展福鼎市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发展应当重视宣传和引导。第一,在内容上,更新教育观念。应澄清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强调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从传统学校明言知识教育转向默会知识的体验式教育,从违法犯罪的预防矫治转向全人发展的社会关怀,引导社会形成积极的社会教育理念。第二,应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座谈会、演讲比赛、板报、社区和企业宣传栏、村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宣传,并通过基层共青团组织、青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加大宣传度,提高农村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视度,真正体现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时代性、主体性、体验性、示范性。
二、构建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完善相关社会教育资源管理。
为促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快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健全规章的步伐,根据农村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尽早制定一部规范的、操作性较强的农村社会教育规章及其实施细则,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中管理体制、法律权限、运行机制、经费保障、工作定位等的指导,并且明确规定有关行政部门对社会教育管理应有的、具体的义务和权力。
在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建立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管理系统,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解决边远地区农村青少年无法接受社会教育“短板”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使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化、网络化、便捷化。最后,应加强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建设,将长期闲置的农村青年中心、文化站、农村书屋整合利用,加强管理,扩大影响和提高服务能力;重视发展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集镇中心文化站等传统社会教育阵地,使它们在科学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层团组织、民间组织、新兴各类社会组织等机构应有的职能,使它们成为服务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支点。
三、以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需求为导向,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以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需求为导向,首先要求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尊重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根据农村青少年群体在社会教育内容方面的需求差异,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的青年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的服务对农村青年社会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首先,要深入了解农村青少年的不同的需求,因材施教,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活动,内容尽涉及素质拓展类、人文科技类、实用技术类、身心健康类等不同方面,采用竞技活动、实务培训、参与体验、主题教育等农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更要注重延续性、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村青少年参加,满足不用层次学生的需求。其次,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模式,积极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教育模式,充分挖掘有条件的、相对成熟的集镇中心或城郊村开展试点,在原有开展活动和原有场所的基础上创新;积极探索社会教育在校生全员覆盖的机制,使农村青少年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参与相关社会教育活动。
四、健全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经费保障。
探索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立足社区、整体联动”的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模式,是政府承担社会教育,特别是农村社会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立足从政府层面推动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长期以来,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的瓶颈,资金投入是支撑农村社会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政府应努力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地筹集社会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把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预算当中,大幅度地增加社会教育投入。另外,还要不断完善财政、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教育阵地建设,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渠道的社会教育阵地经费投入机制,探索“政府资金扶持、吸纳社会资金,推动项目化运作,以成本价或者零收费向社会开放”的模式,为保障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的公益性奠定经济基础。
五、实施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资源与队伍,完善项目评估和导向。
在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队伍上,首先应实现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依靠共青团干部、学校老师辅导员、社会上的专家学者群、实际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多方力量促进农村社会教育的开展。其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探索制定行业标准,健全社会教育工作的人才制度,试行行业准入标准,分级分类给予报酬。最后,推动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项目评估及导向,市政府将农村青少年教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考核目标,同时也将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列为政府各职能部门考核的目标,加大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执行力度,增强模式可操作化的动力。
总之,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一个多元的工程,要满足青少年的多元需求,社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开展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及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明言知识学习的不足,而且可以在社区层面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满足青少年的种种需要,由此促进青少年社会适应力及其社会性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用一个多元服务模式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满足青少年的社会需求,对于促进青少年能力建设与提高青少年个体的发展动力,引导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