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家校联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4-08-18 07:21牛国强
考试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家校联合具体策略成因

牛国强

摘 要: 家庭与学校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相当多的家长认识到位,主观上愿意积极配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担负教育学生重任的学校,采用家校联合实施教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家校联合 成因 背景 具体策略

担负教育学生重任的学校,如何调动家长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强化教育效果,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并狠抓落实的问题。现就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背景加以分析,并提出家校联合实施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社会问题分析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对学校正面、正统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使学校的德育教育遭遇几多尴尬,面临重重困难。那么,当前中学生存在哪些备受社会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呢?

1.缺乏怜爱之心,行为不负责任;

2.缺乏公共道德,是非观念不强;

3.缺乏约束意识,违纪现象频发;

4.团队观念淡薄,漠视集体荣誉;

5.追求新奇享受,消费步入误区;

6.动力不足,学习投入出现倒挂;

7.心理疾患严重,亟待加以纠正;

8.做人意识不强,不良习惯多多。

二、新时期中学生问题的成因及存在背景

中学生存在问题,有着广泛的背景及深层次的原因,只有充分分析与研究背景,深入了解新时期中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分析情况,解决问题。

1.缺乏爱心与责任意识,是导致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内因。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劳动者与接班人,劳动者必须首先身心健康,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必须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因此,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重要,然而令我们感到尴尬的是,中学生恰恰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各种复杂的社会不良诱惑,是中学生产生问题的外因。

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而直接诱因则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来自环境。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约束,一些不良场所对中小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大,一些中学生追求新奇、抵抗力不强,自觉或不自觉地饱受影响,一些经不住诱惑的中学生便沉沦、颓废,甚至滑向泥潭。

3.家长的不正确思想,是加速中学生问题社会化的条件。

中学生存在社会性问题,虽有一定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人文背景,但家长在这些问题的形成中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某种意义上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促成了有些社会性问题的形成,成了中学生问题社会化的条件。

4.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管理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中学生存在社会性问题,办学单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几年来,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压力不断增加,各级普通高中都在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迅速膨胀,住宿、就餐条件远不能满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正是这种选择让我们对这些学生失去了监控,直接导致在外租房的学生成了学校管理的死角与盲点,一些学生在出租房内养成了恶习,荒废了学业。

5.家校缺乏配合,是学校教育难以见成效的最重要因素。

家庭与学校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相当多的家长认识到位,主观上也愿意积极配合,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观念上不完全一致,家长与班主任沟通不及时,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及相关情况,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补救与教育,往往会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家长与学校的要求不统一,学校往往按照学校集体管理的需要提出更具有普遍性的要求,家长往往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更个性的要求,难免发生冲突与矛盾,这势必影响教育效果。

三、家校联合是解决有关问题的首要办法

家长要明确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应该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责任。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无不凝结着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心血与汗水,无不体现出班主任、教师、家长的高度配合与协调。家长与学校要共同做到四个“一”:达成一个共识,孩子是大家的,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担负起育人的责任;明白一个道理,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付出艰辛的劳动;统一一个认识,单方面的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探讨科学方法;明确一个目标,孩子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家长与学校一起努力与奋斗。

1.形成思想认识的统一,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先导。

孩子是家长的,同时又是社会的。家长必须明确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但绝不是唯一的育人场所,社会及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老师,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看家长给孩子示范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最终给孩子留下了什么?学校的培养目标绝不可能靠学校单方面就能够实现,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与熏染。

2.取得教育目标的一致,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

国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事业合格的劳动者与接班人,首先是劳动者,然后才是接班人。学校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但学校却要把所有接受教育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家长的理想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现实,因此,我们必须设法让家长树立平静的心态逐步接受教育目标,而且要把家长的主观愿望逐步统一到我们教育目标或培养目标上。

3.达成教育观念的共识,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行动。要取得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在观念指导下落实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

4.实现家校的高度配合,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条件。

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条件。学校与家长必须取得以下多方面的配合:家长与学校必须互相信赖,家长要支持学校及班主任的具体要求,要配合学校及班级的工作,与学校、班级保持经常性联系。相信孩子并不是完全听从于孩子,要通过与学校和班主任广泛的交流与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成绩,发现问题及时配合学校及班主任加以矫正。家长要配合学校科学地分配与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时间,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家长与学校需要共同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高度配合,严格要求,坚决不能让不良行为有生根的时空,不能让不良习惯有养成的机会。

总之,实施家校联合教育,能让学校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让全社会都自觉主动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还他们安静、放心的成长环境,还他们安全、可靠的活动空间,还他们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猜你喜欢
家校联合具体策略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目标思考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家访工作
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