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4-08-18 01:31杜欣
考试周刊 2014年15期
关键词:独创性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杜欣

摘 要: 创新文章的关键是培养发散思维,激发思维的求异性与独创性。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作文教学 发散思维 求异性 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能力的核心。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考试都要求考生写出有自己个性色彩的创新的文章。考试大纲明确把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即“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作为写作的发展等级。可见,文章要取得高分,具有创造性思维就是重要的一条。但是在一些抽查的样卷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现却最为逊色。从作文现状看,某些学生的作文“假”、“大”、“空”,“矫情”“伪情”、“少情”、“无情”;因循守旧,缺少创意;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又称之为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即针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多样的答案的心理活动。“发散”即向四周伸展、散开。“一树梅花万首诗”,这句话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同一个文题,同一则材料,往往有多种思维方式,多个写作角度。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运用这种方法,容易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提出新见解,打开思路,挖掘思维潜能,激发积极联想,大胆想象,因而具有更多的创造性。比如,提到“春”时,引导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展开相关联想,想到花朵、柳丝、绿草、燕子、风筝……展开相似联想,想到婴儿、花季年华、充满生机的祖国……展开类比,想到冬去春来、苦尽甘来、死亡与新生……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得到多种不同的认知,这就是发散思维。又如“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这样学生不仅能想到“渔网”、“蜘蛛网”,还能联想到“电网”、“因特网”、“情网”、“法网”、“关系网”等,由有形到无形,使“网”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这主要是因为发散思维带来的答案比一般思维多得多,并能从种种答案中选择与众不同的独特新颖的内容。

传统的思维训练是单一的呆板的,严重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思维往往只寻求一个答案,创造性思维则不满足于这种状况,努力寻找很多可能的答案,然后筛选,集中力量寻求一个最佳的答案。

如以下一段文字:“今年中山公园桃花盛开。但在胜利路南端却有一棵老的桃树没有开花,只冒出了如豆的叶芽。在美如红霞的桃林里,面对这棵不开花的老树,游人有各种议论,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得出多种不同的理解:

(1)这棵桃树老了,它应该退居二线,让位于年轻的树,像老干部让位年轻干部一样。

(2)自然界中没有永开不败的花朵,人间也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

(3)这棵老桃树在生命的过程中也许遭受过挫折与坎坷,它正在复苏,能长出几支叶芽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4)暂时的沉默也并非坏事,只要不是永远。有谁敢断定这棵老树明年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呢?

(5)且莫寄希望于依靠大树好乘凉,大树也有老死之时,到那时你将依靠谁呢?

(6)这棵不开花的老树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对有过贡献而失去能力的老人应当好好照看。子女应当好好照看年迈的父母。

(7)这棵老树虽然不能开花了,却仍然长出了绿叶,能开花者开花,不能开花者长叶,只要冬尽其能,就应当受到赞美。

(8)既然老树走完了自己的路就应该砍掉,栽上一棵小树,让新生命繁衍起来。

经过这样的联想,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眼前出现一片无限广阔的天地,畅所欲言,思维呈多样化,作文内容异彩纷呈。

学生对于较抽象的材料,发散思维稍有困难,有时只能提出一两种观念,思路较狭窄。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启发、点拨、诱导。如一则关于苏东坡的材料:有一年苏东坡出游游累了,就到一山中小庙稍作歇息,主事老道见来了一位衣着简朴的陌生人,就冷冷地说:“坐。”并对道童喊:“茶!”两人坐定后,老道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才华横溢,料想此人来历不凡,就请客进厢房,客气地说:“请坐!”又叫道童:“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客是赫赫有名的苏学士,忙打躬作揖,引进客厅,说:“请上坐!”并吩咐道童:“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应请题联留念: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老道阅后满面羞愧。这则材料,多数学生只会把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因而发散思维受到限制。如果引导学生把材料分解开来看,结合文中加记号的词语,就会立刻产生几条思路。如分析苏东坡、老道的言行,以主事老道而论,他有看客下菜、趋炎附势的一面,也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面,这两种观点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对于苏东坡而言,也可判断为生活简朴而专治于诗文;平易近人而不有意炫耀声威;敢于直言批评不留情面;生活中也有封建等级观念的残余等。通过这样的启发、诱导,抽象发散思维得以发展。

二、激发思维的求异性与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往往要求打破传统而提出新的观点,因而求异性和独创性就成了创造性思维的两大特征。所谓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答案的一种开放型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主导成分,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辩证思维。传统的作文教学只重视培养求同思维,其结果只会带来封闭性、单向性和趋同性等弊端,产生闭塞、保守、狭隘的文化心理。倡导求异思维,就是摆脱消极定势的束缚,掌握求异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不断变换角度,多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拓展思维空间,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获得了一种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常规模仿的思维方式下解脱出来,打破单向的、刻板的思维定势,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求异性。

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尤其是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独辟蹊径,敢于打破陈旧的构思老路,善于引入创新的汩汩清泉,这样作文构思才能繁花闪眼,五彩缤纷。

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抒性灵”,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我手写我心”,写出特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独创性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试论我国作品独创性的司法认定标准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